研究領域
徐偉彪博士長期從事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研究工作,套用地球化學的手段研究天體物理的重大基礎問題,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並已多次被同行在《Science》和《Nature》等國際重要SCI刊物上引用。
主要貢獻
回國兩年來,徐偉彪博士在天體化學和行星科學研究領域又取得了新的進展。2003年,徐博士完成了對我國首次收集到的GRV 99027火星隕石的岩石礦物學,稀土元素和氫同位素的天體化學研究工作;開展了對寧強碳質球粒隕石的富鈣富鋁難熔包體和球粒的短壽期放射性核素的研究工作,找到了短壽期放射性核素26 Al在太陽系早期的分布規律和豐度的證據,確定了太陽系早期所發生的重大物理事件的相對年代表;開展對橄欖石鐵隕石(Pallasites)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布規律的研究工作,找到了微量元素在橄欖石中顯示熱擴散分布的證據,表明該類隕石在高溫階段經歷了快速冷卻過程,指出了傳統理論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成因學說;開展對IIE群鐵隕石中的矽酸鹽包體的岩石礦物學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研究工作,首次發現矽酸鹽包體帶有Yb的負異常,指出IIE群鐵隕石是由小行星內部的金屬鐵核與其他小行星碰撞並混合而產生。
徐偉彪博士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多次發表在國際重要SCI刊物《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和《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