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路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手術

後路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手術屬於骨科/脊柱外科手術/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治療/內鏡輔助下腰椎間盤摘除術。

手術名稱

後路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手術

別名

椎間盤鏡下椎間盤後路摘除術;後路椎間盤鏡下椎間盤摘除術;經後路椎間盤鏡下椎間盤切除術

英文名

microsurgery 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

ICD編碼

80.5107

概述

近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套用小切口和顯微外科腰椎間盤摘除術的方法基本上被後路椎間盤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所取代。而一些極外側椎間盤突出則可採用後外側或側方入路內鏡下腰椎間盤摘除術。

後路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手術手術相關解剖。

適應症

後路椎間盤鏡椎間盤摘除手術適用於:

1.以髓核單純向側後方突出或脫出在椎間隙附近的腰椎間盤突出症為最適宜。

2.椎間盤突出合併以黃韌帶增厚為主的椎管狹窄者。

禁忌症

1.腰椎板外側椎間盤突出。

2.椎間盤突出合併側隱窩狹窄以及椎間孔狹窄者。

3.椎間盤突出合併因退變或峽部不連等導致腰椎不穩而需要同時處理者。

4.椎間盤突出診斷不明確的探查性手術。

隨著微創器械和微創技術的發展,擴大了MED的適應證範圍,上述禁忌證中的1、2、3目前在少數熟練的醫師中已成為相對禁忌證。

術前準備

1.MRI檢查確定突出的部位,有無髓核游離到椎弓根及以下的部位。

2.手術器械和相應配套的椎間盤鏡系統的準備(因各公司的器械不同而不同)。

麻醉和體位

手術可採用全麻、硬膜外或局部麻醉。病人俯臥於拱形體位架上,避免胸腹受壓,並使手術間隙的椎板間孔拉開,以便手術操作。

手術步驟

1.正位透視

正位透視確定椎間盤的水平投影並做標記。

2.切口

常規消毒、鋪單,取髓核突出側的正中線旁開1cm做切口長約2.5cm。切開皮膚、皮下和腰背筋膜。如採用局麻可用1%利多卡因進行麻醉。

3.顯露椎板間隙

用骨刀沿骶棘肌纖維方向插至椎板間隙,並向外側剝離椎板間孔及上下椎板上的軟組織。將帶有鈍性剝離器內芯的工作通道套筒插入到椎板間孔處,安放好工作套筒,將內芯鈍性剝離器拔除,連線並調節光源系統後,用髓核鉗將視野內的軟組織清理乾淨,顯露好椎板間的黃韌帶和上下椎板緣。此時可將神經剝離子插入椎板下再透視定位,確認手術間隙。

4.顯露椎間盤

用椎板咬骨鉗去除上位椎骨的椎板下緣至黃韌帶的附麗處,使黃韌帶的一端呈游離狀態,將黃韌帶與硬膜分離並將其去除。此時即可看到硬膜,用神經根拉鉤將硬膜和神經根向中線方向牽開,即可顯露椎間盤,此時如需要,可再用椎板咬骨鉗去除側方的黃韌帶。

5.摘除突出的髓核

用環鋸在突出部位的椎間盤鑽孔或尖刀切開突出部位的後縱韌帶或纖維環,用髓核鉗將突出的椎間盤組織摘除。

6.縫合切口

用等滲鹽水沖洗切口,(可根據術中出血情況決定是否放置引流條)。拔除工作通道套管。縫合腰背筋膜、皮下和皮膚。

術中注意要點

1.如因工作套筒移位而術野顯露不清,應重新安置工作套筒。

2.在椎間盤鏡下一定要辨認清楚硬膜和神經根,以免誤傷。

3.如遇到出血,一定要在顯示清楚的條件下用雙極電凝止血或採用壓迫止血方法。如遇到出血較多採用壓迫止血方法無效則應立即改為開放式手術進行止血。

術後處理

抗生素治療1次,當天或第2天出院。3~5d所涉及的神經根可能出現反跳痛,給予對症治療,2~4周多自行緩解。

併發症

1.神經根損傷和腦脊液漏

在椎間盤鏡下未辨認清楚神經根而誤傷,很少出現硬膜撕裂而導致腦脊液漏。

2.局部出血

由於神經根的伴行靜脈或突出較大,導致硬膜外的靜脈叢充盈變粗而易損傷,從而導致局部出血。多可自行吸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