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薛村,是濟寧市任城區長溝鎮的一個袖珍型小村。村雖小,但歷史長遠,文化淵源。
後薛村,其實很小,從村北倒瓢水,就能流到村南頭;後薛村,其實又很大,打開歷史的畫卷,能一直鋪到元朝。
聽村中老人說,從前後薛很窮。住的是土坯房茅草屋,有個青磚瓦房就格外顯眼了。小街陋巷,旱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吃的是高梁面、地瓜乾。鹹菜天天有,魚肉月月無,日子過得很苦。
有生產隊的時候,很少能外出打工。在生產隊幹活,掙的是“工分”,男勞力一天能掙七、八分,婦女們更少。沒柴燒,就下坡拾柴禾、掃樹葉。老百姓偷偷地賣幾個雞蛋,換上塊兒八角的,就喜的合不攏嘴。穿的是補丁摞補丁的衣裳,要是能穿上一件的確良的衣服,就可以在村人面前炫耀半天。
後薛村那棵飽經風霜的大槐樹,就成為村民求雨求財、求平安的精神寄託。
窮日子就這么熬過來了,一轉眼就到了眼前。如今的後薛村舊貌換新顏。泥濘的小路一轉眼變成了公路,一棟棟二層小洋樓越來越多,磚瓦平房越發顯得寒愴了。村里人現在吃的是雞鴨魚肉、生猛海鮮。小伙子們西裝革履,大姑娘們花枝招展……現在,後薛村還上了電視呢,就因為後薛村是長溝有名的粽子專業村。後薛村的粽子不僅火了濟寧,而且在北京、濟南、萊蕪、合肥等40多個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能聽到後薛人“又香又甜的江米粽子”的叫賣聲。家家散發著葦葉味,戶戶飄溢著江米香。而且後薛粽子的生產流程越來越像專業化方向發展,有專門賣粽子、批發粽子的,有專門賣米、賣棗、賣葦葉的……專業化分工、流水線作業。整個村莊就是一座高速運轉的工廠,就是一台“造錢的機器”,就是一個培養新後薛人的大學校……
一個村莊的進步,也要有歷史的支撐。我們村的那棵大槐樹,依然蔥蘢挺拔、鬱鬱蒼蒼。大槐樹依舊是後薛人精神家園的基石。逢年過節,大槐樹下,一柱香、一掛鞭,燒得是紅紅火火的小日子,響的是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假如說後薛過去的歷史還透著一絲蒼涼,染著一縷哀傷;那么將來的後薛村在後薛村人的手中將會變得更加燦爛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