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5月,在遼寧省博物館文物工作隊許玉琳主持的後窪遺址發掘中發現:後窪遺址下層房址層層疊壓,分布密集,有33座之多,屬半地穴式。室內有石塊砌成的圓形或方形灶址,居住面有一層燒灰層,燒灰層下,有厚達20―30厘米的墊土層。在發掘出土的文物中,有壺、碗、杯、石磨盤和滑石雕刻的動物等農業生產工具、生活陶器、手工工具和裝飾藝術品。製作水平較高的是生活用陶、手工工具和裝飾藝術品。裝飾藝術品中的滑石雕刻是已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藝術精品,其中的虎、豬、狗、雞、鵝等動物造型單純而生動,滑石雕刻的蝗蟲被中國農業數字博物館收藏。為我們展示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生活的磨粟用具的花崗岩質石磨盤,現藏於大孤山文物管理所陳列室。說明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的東港先民們已經過上定居生活,農業成為他們的主要經濟生活來源。該遺址為遼東地區目前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較早的一處原始村落遺址,對研究6000前母系氏族社會制度和原始社會文化發展,及鴨綠江流域與中原文化的關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後窪遺址的上層文化遺存發現房址14處,也多半地穴式,其中大房址為方形,小房址為圓形。大房址長8米,寬6米,以生土為壁,室內較平,中間有柱洞4個,門向南;小房址長3―4米,室內柱洞較多,門向南,有一步台階,每座房址靠進門處均有方形石砌灶址,灶面遺有一層黑色燒土層,房址內靠近四周牆壁有陶罐和陶壺等器物。出土文物主要是各種石、陶質的網墜、石球、石鏃及大量漁具,房址分布較分散,說明當時後窪周圍有水,便於捕撈,也說明當時人們主要的生活來源以漁獵經濟為主。後窪遺址的上層文化的陶器製作和手工工具以及裝飾藝術品不如下層文化發達,但仍可作為遼東半島黃海沿岸新發現的一種“新的文化類型”。後窪遺址的上層文化不僅是陶器類型,還是陶器上紋飾,都有其自身的特點,為研究遼東地區原始文化增添了新的內容。
1988年12月20日,後窪遺址被遼寧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
興隆窪遺址
興隆窪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東南1.5公里的台地上。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總面積約20000餘平方米,它是西遼河流域和內蒙古...
概述 興隆窪文化 考古價值 -
孟窪漢墓遺址
位於朝城鎮孟莊村北的孟窪為漢代東武陽舊城遺址。遺址為一盆地,比四周低近1米。其西部為南北向人行道,路西有磚窯,北部為東西向水渠和人行道,占地面積180萬平方米。
前言 簡介 -
興隆窪
興隆窪文化代表-----玉石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敖漢旗寶國吐鄉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
文化簡介 經濟狀況 考古挖掘 文化演變 發現意義 -
莘縣孟窪遺址
莘縣孟窪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莘縣朝城鎮孟莊村。
莘縣孟窪遺址 -
興隆窪文化
興隆窪文化因首次發現於內蒙古自治區原敖漢旗寶國吐鄉(現興隆窪鎮)興隆窪村而得名,距今約8000年,經濟形態除農耕外兼狩獵、採集。興隆窪遺址是內蒙古及東北...
介紹 文化 經濟狀況 考古挖掘 文化演變 -
後窪文化
後窪文化是指生產的陶器主要是夾砂紅褐陶和黑褐陶,都含滑石粉,手制,火候較高。陶器上的紋飾有壓印紋和刻劃紋。
簡介 -
尹窪村
尹窪村位於歡城鎮北部,距鎮政府3公里。東靠棗莊礦業集團田陳煤礦,北鄰滕州市西崗鎮,西接棗莊礦業集團蔣莊礦,南連山東省微湖監獄。
地名來歷 基本介紹 大事記 經濟發展 社會進步 -
黃泥窪鎮
黃泥窪鎮位於遼寧省遼陽縣西部,東鄰沙嶺鎮,南與柳壕鄉毗鄰,西與小北河鎮接壤,北鄰燈塔市界。鎮政府駐地黃泥窪村,距縣政府(直線距離)24公里。黃泥窪鎮總面...
行政區劃 地方企業 漁業發展 經濟發展 土地治理 -
興隆窪鎮
興隆窪鎮的管轄範圍為原寶國吐鄉的管轄範圍,面積548.61平方公里,人口35069人,轄16個村,鎮人民政府駐寶國吐。興隆窪鎮實行鎮轄村的管理體制,其隸...
基本概況 生態建設 蕃茄之鎮 綠色雜糧 畜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