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後王莊位於菏澤城西南22公里處,220國道西3公里,王浩屯鎮政府駐地西北4公里。後王莊村現有兩條東西街,三條南北街。居民150戶620人,全是漢族,王姓占75%,孔姓占25%。耕地912畝,農機具80餘台套,高標準國小一所,衛生室一所。
村莊簡史
據家譜記載後王莊王姓始祖王氏與明洪武年間(1368)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占地開荒,蓋小廟一座,後人口漸多,起村名為獨立廟王莊,建國後改名為後王莊。公元1560年,孔姓人家遷入本村居住,與王姓和睦相處。解放戰爭時期屬菏澤縣第二區(馬嶺崗區)管轄,1958年由菏澤縣王浩屯公社管轄,1984年改為村民委員會。
經濟狀況
村民以農業為主,人民公社時期,全村編為一個生產大隊,下分四個生產隊。改革開放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興建水利,打機井,科學種田,機械化作業,糧食單產大幅度提高。木材加工業、養殖業、建築業也迅速發展,村民經濟成長顯著。國家出台了多項惠農政策後,免除農業稅,實施種糧補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為進一步改善生活條件,提高收入,勞務輸出漸成重要渠道。村中每年外出打工者達二百多人,經濟效益明顯,小樓房一座座拔地而起,農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現代名人
王萬榮男,漢族,1919年出生,國中文化,中共黨員,解放戰爭期間參加工作,曾任菏澤縣第三區區長,在菏澤縣三區、二區、七區一帶為解放戰爭做出了不少貢獻,當時是國民黨的眼中釘。1947年在張灣立本屯村被國民黨發現,躲藏在地道中,被辣椒煙燻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29歲。
王玉英男,漢族,1925年出生,國中文化。1942年3月參加工作,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大楊胡戰鬥,後任馬嶺崗鄉鄉長,1946年因病離休,現為正縣級,身體健康。
王萬鈞 男,漢族,1928年1月24日出生,第三抗日中學畢業,1945年1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八路軍,東北抗日民族聯軍七統隊,任排長,參加過遼瀋戰役,1955年先後任營長、團長。解放後1959年轉地方工作,任吉林省長春市中醫學院人事科科長,統戰部部長,黨委書記。1988年退休,廳級幹部,身體健康。其子王躍,1958年出生,大學畢業,1981年參加工作,中共黨員,現任長春市衛生局辦公室主任,人事處處長。
王合奎 男,漢族,1925年出生,國中畢業,1945年參軍入黨,參加過遼瀋戰役,曾任部隊營長、團長,解放後轉入地方工作,任哈爾濱工程大學教授,院長,已退休,身體健康。
孔洪殿 男,漢族,1927年4月23日出生,國小畢業,1941年參軍,曾在南京軍事學院進修,1946年1月入黨,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任陸江邊防軍區司令員,已退休,身體健康。
王藝達男,漢族,又名王占方,1957年12月9日出生,中共黨員,中專學歷,現任王浩屯鎮副鎮長,山東菏澤藝達建築公司總經理。1989年春王藝達在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組建民工建築隊,開始以建民房為主,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由於他重契約,守信用,建築隊日益壯大,於1993年在家鄉組建了菏澤市王浩屯建築公司。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2005年更名為山東菏澤藝達建築工程公司。王藝達富了不忘家鄉人,1994年春將自己僅有的20萬存款全部拿出,修建了三華里的占方路,使村東的泥濘路變成了柏油路,方便了村民出行。1995年他又拿出5萬元修建藝達學校,解決了附近村莊的孩子上學難的實際問題。2006年再次拿出5萬元,修建高標準教學樓。後來又先後出資數萬元修建高標準街道,鋪下水道,安裝路燈,資助困難戶,改善敬老院生活環境。2008年又出資數十萬整修占方路,2009年出資5萬修建村衛生室。王占方同志尊師重教,尊老愛幼,扶危解困,得到了眾鄉親的擁護和愛戴,並多次受到省、市、區各級政府的獎勵。
風土人情
1、飲食生活
改革開放後,農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主要以麵食為主。
2、婚嫁
過去,娶親大多用花轎。現在娶親已改用小轎車等現代交通工具。婚禮比較隆重,擺酒設宴,招待親朋。
3、喪葬
過去,一直採用土葬方式。各家根據家境採用適當方式祭奠。富有者擺貢納禮,禮儀隆重;貧寒者,程式簡單,入土為安。現在加大喪葬方式改革力度,要求城鄉一律實行“火化”,禁止大操大辦。
傳統節日
春節、清明和中秋節是傳統的三大節日。
春節
春節是傳統節日,習俗與全區大體一致。
清明
清明各家各戶都到先人墳塋上添土燒紙,獻花,表示對先人的懷念和哀思。
中秋節
中秋節是傳統節日,鄉里鄉親走親訪友以示祝賀。家家戶戶吃月餅,象徵團團圓,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