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孔奮傳

後漢書·孔奮傳是南朝詩人范曄所作散文之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後漢書·孔奮
創作年代:南朝
作者:范曄

作品原文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也。曾祖霸,元帝時為侍中。奮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謂門人曰:“吾已從君魚受道矣。”遭王莽亂,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惟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操,而奮力行清潔,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治貴仁平,太守梁統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於大門,引入見母。隴蜀既平,河西守令鹹被徵召,財貨連轂彌竟川澤。惟奮無資,腳踏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曰:“孔君清廉仁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既至京師,除武都郡丞。時,隴西余賊隗茂等夜攻府舍,殘殺郡守,賊畏奮追急,乃執其妻子,欲以為
質。奮年已五十,唯有一子,終不顧望,遂窮力討之。吏民感義,莫不倍用命焉。郡多氐人,便習山谷,其大豪齊鍾留者,為群氐所信向。奮乃率厲鍾留等令要遮抄擊,共為表里。賊窘懼逼急,乃推奮妻子以置軍前,冀當退卻,而擊之愈厲,遂禽滅茂等,奮妻、子亦為所殺。世祖下詔褒美,拜為武都太守。奮自為府丞,已見敬重,及拜太守,舉郡莫不改操。為政明斷,甄善疾非,見有美德,愛之如親,其無行者,忿之若仇,郡中稱為清平。弟奇,遊學洛陽。奮以奇經明當仕,上病去官,守約鄉閭,卒於家。奇博通經典,作《春秋左氏刪》。奮晚有子嘉,官至城門校尉,作《左氏說》雲。

作品譯文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曾祖孔霸,在漢元帝時任侍中。孔奮少年時隨從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劉欲稱讚他,對學生說:“我已從君魚那裡學到了大道。”遭王莽之亂,孔奮與老母親和幼弟到河西地區躲避兵禍。建武五年,河西將軍竇融邀請孔奮為自己官署的議曹掾,擔任守姑臧長。八年,賜爵位為關內侯。當時天下紛擾混亂,唯有河西地區較安定,姑臧被人們稱為富縣。這裡與羌胡通商貿易,每天有四次集市。每一任縣官,沒有幾個月便都富裕起來。孔奮任職四年,財產卻一點沒有增加。他侍奉母親非常孝敬謹慎,雖然自己生活儉樸,卻極力以美食孝敬母親。親自帶著妻子兒女一同以普通飯菜為食。當時全國仍未安定,士大夫都不注重操守,而孔奮卻盡力以清廉行事。因此被眾人所笑,有的人說他身處富庶地區,不能使自己富裕起來,只是徒然自討苦吃。孔奮注重節操,施政以仁義平和為本,太守梁統對他深為敬重,不以官屬的禮節對待他,常到大門口迎接,領入內室引見給自己的母親。隴西和蜀地被平定後,河西地區的太守、縣令都被徵召入京,官員的財物連車滿載,塞滿了山川。只有孔奮沒有資財,乘一輛空車上路。姑臧的官員百姓以及羌胡都說:“孔君清廉仁義賢惠,全縣都蒙受他的恩惠,他如今離去,我們為什麼不報答他的恩德!”於是共同湊集收斂了成千上萬的牛馬器物,追了數百里送給孔奮。孔奮只是拜謝而已,一點都不接受。孔奮抵達京城後,授職為武都郡丞。當時隴西殘餘的賊人魄茂等人在深夜攻擊官府殘殺了郡太守。賊人害怕孔奮窮追不捨,於是抓住他的妻子兒女,企圖作為人質。孔奮當時年已五十,只有一個兒子,但他一心為國,毫不被賊人所動,仍盡力征討。官員、百姓被他的精神所感動,都拼力與賊人作戰。郡中居住著許多氏人,熟悉山川道路,大首領齊鍾留,深為氏人信賴。孔奮便率領督勵齊鍾留等人,命他們在要道阻擊抄掠賊兵,與官軍互相呼應,裡應外合,賊人窘迫惶恐,被逼急了,於是把孔奮的妻子兒女推到陣前,希望孔奮退兵,而孔奮卻攻擊得更加急迫,終於擒獲消滅了魄茂等人,但他的妻子和子女卻被賊人所殺。光武帝因此而下詔褒揚讚賞了孔奮,拜他為武都太守。孔奮在任府丞時,已深受官民敬重,他擔任太守後,全郡的人都以他為榜樣,修行操守。孔奮施政清明有決斷,甄別和表揚善行,痛疾錯誤行為。見到人有美德,愛之如同親人;對不良行為,則疾惡如仇,郡中的人都稱他清廉公平。他的弟弟孔奇,曾在洛陽求學。孔奮認為孔奇熟悉經典,應當為官,他自己則稱病辭官,居於家鄉,在家中去世。孔奇博通經典,著有《春秋左氏刪》。孔奮晚年有兒子名孔嘉,官至城門校尉,著有《左氏說》。

相關人物

孔奮,字君魚,東漢初扶風茂陵(今陝西西安西北)人。少年時跟隨劉歆學《春秋左氏傳》。遭王莽之亂,與老母和幼弟到河西地區躲避兵亂。東漢建武五年(後29),任河西大將軍竇融官署議曹掾,寧姑臧長。任職四年,雖在富庶地區為官,財產卻無所增,為時人所笑。侍奉母親極孝。他自己生活極儉,卻尋求珍膳侍奉老母。後任武都太守,告病去官後,死於家中。所到之處,以廉潔著稱。[1]

作者簡介

范曄(公元398—446年),字蔚宗,祖籍順陽(今河南淅川縣),范家自西晉永嘉之亂後移居山陰(今浙江紹興市),范曄是南朝劉宋時期的傑出史學家,史學名著《後漢書》的作者。[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