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德化縣上涌鎮後宅村
![後宅村一角](/img/1/678/nBnauM3X2QjM2MDOyUzN3kzM0MTMxkDO4IDMwADMwAjMxAzL1c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1963年定名為後宅大隊,1965年定名為上林大隊,1966年撤銷上林大隊,建1963年定名為後宅大隊,1965年定名為上林大隊,1966年撤銷上林大隊,立後宅大隊,1985年建立後宅村委會。
後宅村地處低下山坡地帶,海拔500多米,東有復鼎山、芒仔席,西有尖峰山(海拔1038米)、後頭山、戴雲山主峰(海拔1856米),南有尖貢侖、環立四周的蓮花池山脈。森林茂盛,山青水秀,鳥語花香,空氣新鮮,四季如春。全村以農業、林業為主要產業,耕地面積1460一畝,林地面積36194畝,其中毛竹面積6000畝、果園面積311畝。引進技術擴大畜禽養殖規模。基礎設施、科教文衛、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穩步發展。後宅村是個偏僻又邊遠的山村,1992開通上涌至後宅公路12公里,2006年路面全部硬化。
新近發現的多級瀑布。因尚未開通道路,人跡罕至,瀑布深藏在森林茂密、雲鎖霧繞、海拔900多米的山上,分四級從密林深澗里逶迤輾轉,最後傾瀉於宛如碧玉的龍潭裡。瀑布總落差達兩百米,既有幽深陰冷之景,也有開闊向陽之美,或如脫韁奔馬,或如浣紗仙女,恍若仙境。
福建省泉州晉江市龍湖鎮後宅村
![](/img/e/93e/nBnauM3XwITO2ETOyUzN3kzM0MTMxkDO4IDMwADMwAjMxAzL1czLz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村委會設後宅。150戶,700人,耕地350畝(水田60畝,農地290畝)。農作物有甘薯、花生、大豆、水稻。礦產有高岑土。有國小。地名含義
後宅村為古地名,因該宅居地處“陽溪”之後,故名“後宅”。
歷史沿革明、清屬十七、十八都。民國33年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1944年)屬霞坡鄉前港保;建國後,1956年屬棲梧區湖北鄉;1961年屬龍湖公社陽溪大隊;1984年改龍湖鎮陽溪村委會;1985年由陽溪福建省石獅市寶蓋鎮後宅村
坐落在鄭厝之後,故名“後宅”。南宋,九牧林氏派下原庵公開基於此,稱後宅為“桃林”(又稱桃源)。村中林氏族譜即命名為《桃林宗譜》。“桃林”一名也曾見於文獻記載。清代《侖峰黃氏介石房譜》記載,明崇禎年間,侖後黃應凱生育二女,長女“適桃林林家”。
林氏遷居後宅,寓“厚德載物,德澤後昆”之意,取“厚澤”為“後宅”的雅稱。明清時期,林氏人丁興旺,陸續前往台灣鹿港、笨港、台南以及廈門、漳州、安溪、晉江等地。外遷的林氏族人為了銘記木本水源,便將“後宅”、“厚澤”等名稱帶到新聚居地。如遷居漳州江東橋頭林氏支派,稱為“後宅林”。遷往邱下林氏始祖,稱為“厚澤公”。
另據《鹿港鎮志·氏族志》記載,鹿港著名中藥鋪“陽春號”系由來自“晉江龜湖厚澤鄉”林氏所創辦。據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厚澤林楚率三子渡台,先擇居彰化縣山仔腳,傳至林深恩移居鹿港,在福興街開設“陽春號”中藥鋪。從此,“陽春”演變為鹿港厚澤派林氏堂號。村析出自成龍湖鎮後宅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