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衢山鎮培蔭後墩,新石器時代。]面積約3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米。採集有夾砂紅陶和泥質灰陶殘片,可辨器形有釜、鼎、罐、象鼻形支座和豆等,紋飾有繩紋、劃紋和凹凸堆紋,陶質較硬,火侯較高。破壞嚴重。出土文物與河姆渡第一文化層至良渚文化相同。
相關詞條
-
大舜廟後墩遺址
大舜廟後墩遺址屬新時器時代文化遺址,位於浙江省岱山縣岱東北二村,為岱山三大古文化遺址之一,1983年發現,文化層厚約一米,面積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1米,...
概述 相關研究 文化 文物保護 -
大墩台遺址
古代,就要害處設墩台,以夜舉火、日舉煙,傳遞軍事信息。明代,為防禦倭寇侵犯,以城廂為指揮中心,設定烽燧墩台。墩台的作用就是瞭望敵人,見有敵來,就點狼煙報...
簡介 考證 小墩台遺址 -
墩後古遺址
墩後古遺址,位於王家溝鄉墩後村南250米處,面積約3萬平方米。
簡介 -
涼帽蓬墩遺址
涼帽蓬墩遺址位於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馬岙鎮姑娘墳墩北側40米。1983年發現,現存面積約1700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5米。採集有夾砂紅陶、泥質紅灰陶、夾...
簡介 發掘保護 文化特徵 考古研究 社會意義 -
老虎墩遺址
老虎墩遺址位於靖安縣高湖鎮中港村委鄧家自然村老虎墩,屬於土墩類型,高出周圍稻田約1.5~2.5米,受長期農耕破壞,殘存面積約3000平方米。遺址北300...
簡介 二次墓葬 彩陶 老虎墩遺址出土文物 遺址出現的意義 -
磨臍墩遺址
磨臍墩遺址是四五千年前的商周時期的遺存。經專家調查和勘探表明,當時磨臍墩地區已經相當繁榮,為江淮地區早期歷史文明最為發達的區域之一。它的發掘對於理解商周...
遺址介紹 遺址調查 調查表 價值意義 -
寶墩文化遺址
寶墩文化遺址是成都平原的一支重要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分布在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與三星堆文化有密切的關係。
遺址概況 遺址發掘 遺址特點 發掘文物 文化意義 -
青墩文化
1978年4月,位於江淮之間的海安青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一把帶柄穿孔陶斧,因其解決了考古界長期爭辯懸疑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主要勞動工具石斧的穿柄問題,被定為...
內容 歷史價值 保護與利用 弘揚文化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