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一個地道的夏威夷人、律師—— 馬特.金 (喬治-克魯尼飾) 他是個非常不稱職的父親和丈夫,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自己只是“兼職”父親。和妻子在美國相識並結婚,但婚後十幾年,他埋頭工作,忽略家庭導致和妻子感情日漸疏離。當妻子滑浪出意外,變成植物人後,醫生根據她生前意願準備拔去維持生命的儀器。自此他決心做回好老公、好父親。但昏迷的妻子留下了一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大女兒17歲正值青春期,任性叛逆,喝酒、嗑藥、交男友。小女兒10歲,雖然年紀小但也不讓人省心,思想早熟,天生鬼馬難馴。光是這些還不夠他煩的,從祖先那裡繼承的大塊地皮等著作為信託人的他決定買主,更有大批表兄弟姐妹等著分財產。屋漏偏逢連夜雨,誰知大女兒告知他妻子並非想像中的賢妻良母,而背著他出軌的事實。備受打擊下他跑去質問友人、在醫院對著毫無意識、臨死的妻子一通質問發泄、尋找姦夫追問通姦細節。在此過程中,他發現姦夫可能在自己賣地皮的過程中獲得很大一筆利益。也在這個時候,他也和孩子們在這段過程中,重新體驗到人生的另一個新境界。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喬治·克魯尼 | 馬特.金 | |
謝琳·伍德蕾 | 亞歷山德拉.金 | |
阿瑪拉·米勒 | 斯科特.金 | |
博·布里吉斯 | 休米表姐 | |
凱·哈特·赫明斯 | 馬特的秘書 | |
尼克·克勞斯 | 希德 | |
帕蒂·海斯蒂 | 伊莉莎白.金 | |
基姆 | 學校輔導員 | |
凱倫海容 | 巴布希金斯 |
職員表
導演 | 亞歷山大·佩恩 |
副導演(助理) | 史葛 |
編劇 | 亞歷山大·佩恩、奈特·法松、吉姆·拉什、凱·哈特·赫明斯 |
剪輯 | 凱文 |
選角導演 | 約翰 |
藝術指導 | 簡·安·斯圖爾特 |
美術設計 | T.K.柯克派屈克 |
服裝設計 | 溫迪 |
視覺特效 | 馬克 |
布景師 | 馬特卡拉漢 |
(演職員表資料)
角色介紹
後人[電影《後裔》] |
|
後人[電影《後裔》] |
|
後人[電影《後裔》] |
|
(角色介紹資料)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數 | 獲獎名稱 | 獲獎者 | 備註 |
2012年 | 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 | 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 | 奈特·法松、亞歷山大·佩恩、吉姆·拉什 | 獲獎 |
奧斯卡獎-最佳影片 | Jim Burke、亞歷山大·佩恩、吉姆·泰勒 | 提名 | ||
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 喬治·克魯尼 | 提名 | ||
奧斯卡獎-最佳導演 | 亞歷山大·佩恩 | 提名 | ||
奧斯卡獎-最佳電影剪輯 | Kevin Tent | 提名 | ||
第69屆美國金球獎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影片 | 獲獎 | ||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 喬治·克魯尼 | 獲獎 | ||
電影類-最佳女配角 | 謝琳·伍德蕾 | 提名 | ||
電影類-最佳導演 | 亞歷山大·佩恩 | 提名 | ||
電影類-最佳編劇 | 奈特·法松、亞歷山大·佩恩、吉姆·拉什 | 提名 |
(獲獎記錄資料)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影片根據女作家凱·哈特·赫明斯的處女作小說改編。
拍攝過程
影片於2010年的3月15日開始在夏威夷拍攝,同年6月14日殺青。後期工作在2011年的2月完成。
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夏威夷的當地音樂,很多當地的音樂家都參與到了影片的製作中,這其中有Gabby Pahinui、Ray Kane、Keola B。
影片原計畫於2011年的12月16日舉行小規模的放映,後來提前到了11月23日,最後則被定在了11月18日。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Ad Hominem Enterprises | 福斯探照燈公司[美國](2011) (USA) (theatrical) |
福斯探照燈公司[美國](presents) |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新加坡](2012) (Singapore) (theatrical) |
Forumcinemas(2011) (Lithuania) (theatrical) | |
Twentieth Century Fox C.I.S.(2012) (Russia) (theatrical) | |
20世紀福克斯公司[日本](2012) (Japan) (theatrical) | |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美國](2011) (worldwide) (all media) | |
20th Century Fox(2011) (Canada) (theatrical) | |
20世紀福克斯澳大利亞分公司[澳大利亞](2012) (Australia) (theatrical) |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澳大利亞Australia | 2012年1月12日 | 德國Germany | 2012年1月26日 |
中國香港Hong Kong | 2012年1月26日 | 英國UK | 2012年1月27日 |
法國France | 2012年2月1日 | 愛爾蘭Ireland | 2012年1月20日 |
新加坡Singapore | 2012年1月26日 | 俄羅斯Russia | 2012年1月26日 |
波蘭Poland | 2012年2月17日 | 義大利Italy | 2012年2月24日 |
(上映日期資料)
影片評價
報刊評價
在這部講述家庭生活的悲喜劇的電影中,佩恩提供出了完善、充滿了細節的情感,而且喬治·克魯尼的表演也絕對可圈可點。 (《衛報》評)
影片的故事充滿了戲劇性,但是一點也不做作。熟悉家庭生活的觀眾一定會對這部電影讚不絕口,而且很多成年人會從這部電影中淨化自己的心靈。 (《綜藝》評)
媒體評價
影片就這樣將一個原本很常見的家庭里的苦樂中年的故事,很自然很平靜的表現出來,即使是原本可能是較大衝突的丈夫與妻子的情人一起的那一場戲,也表現的很低調很生活化。 (網易評)
影片在極度戲劇化的結構中,反而採用了去除戲劇化的手法,這使得整部片子的氣氛格外自然。 (金鷹評)
這並不是部常規喜劇,它的魂關於生活,混亂的生活、真實的生活,關於一幫失敗者,普通人,大人小孩都是。要說搞笑,也絕非刻意,只因生活有時荒謬得可笑,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被迫成了笑話。 (新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