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井水庫

後井水庫位於仙遊縣蓋尾鎮後井村,距鎮8公里,集雨面積5.37平方公里,植被覆蓋良好。土壩高24.9米,總庫容1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8萬立方米。

仙遊縣後井水庫

水庫位於仙遊縣蓋尾鎮後井村,距鎮8公里,集雨面積5.37平方公里,植被覆蓋良好。土壩高24.9米,總庫容10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78萬立方米。

涵洞位於大壩右側山坡岩石上,砌石箱形結構,高1.2米,寬0.7米,採用鑄鐵轉動門蓋啟閉。溢洪道位於大壩左側山坡上,土質基礎,塊石漿砌,寬頂堰型式,寬26米,防洪標準按“五十年一遇”設計,洪峰流量為120.5立方米/秒;“五百年一遇”校核,為139.1立方米/秒,下游末端設1道消力池,長10米,寬8米。渠道長17公里,灌溉面積0.43萬畝。

漳浦縣後井水庫

後井水庫位於漳浦縣梁山東麓杜潯鎮過洋村龍曇,控制鹿溪支流龍曇溪流域面積20.5平方公里,總庫容2185萬立方米,正常庫容1605萬立方米。灌區主要是霞美鄉和綏安、舊鎮、杜潯等鎮及大南坂農場,有效灌溉面積2.3萬畝。是一座以灌溉為主結合發電、養魚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庫。

建設過程

工程於1959年12月動工,是當時全省32個重點項目之一。建設中,開展以工具改革為中心的技術革新運動,提高工效,加快施工速度,使原計畫2年完成三大建築物(大壩、輸水設備、溢洪道),縮短在100天內基本完成,於1960年2月竣工。工程建設速度較快,國務院曾授予“全國水庫施工先進單位”稱號。1961年進行大壩背水坡壓載加固。1964年在大壩迎水坡再築粘土斜牆,進行壩端左右山坡粘土鋪蓋。1978年保壩加固時,大壩加高1米。1982年建壩後電站。工程總投資831萬元,其中國家補助680萬元。共使用勞力273萬工日,使用勞力273萬工日,完成土石方807萬立方米,投資881萬元(國家投資680萬元)。

樞紐工程

大壩為均勻土質壩,壩高27.5米,壩頂長287米。

溢洪道為開敞式無閘寬頂堰,淨寬25.3米,最大泄洪量187立方米/秒,尾部消力池消能。

輸水涵洞原為砌石箱涵,斷面1.1×1.6米。1964年進口接長15米並包築混凝土涵衣。1982年建壩後電站襯套鋼管,直徑0.9米,最大輸水流量4.05立方米/秒。

灌區渠道總長66.6公里,其中總乾渠0.1公里,流量5立方米/秒;左乾渠15公里,流量1立方米/秒;右乾渠41.5公里,流量1.6立方米/秒;“倒灌渠”長7.33公里和支渠3條共長24.1公里,1983年,右乾渠首段進行改造,打隧洞長1812米,縮短渠線25.5公里,減少空流段滲水損耗,提高霞美片農田抗旱能力。恢復和新增加霞美鄉、杜潯鎮等13個受益村,灌溉農田1萬多畝。水庫灌溉霞美、舊鎮、杜潯3個鄉(鎮)和大南坂農場20個村共2.3萬畝耕地,最多曾灌溉3.33萬畝。

水庫電站

1961年在左乾渠興建全縣第一座國家投資的中型水電站,裝機容量115千瓦/1台,後又興建壩後電站,裝機容量160千瓦/1台。可養魚水面1605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