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姓

很姓

很,讀音作hěn(ㄏㄥˊ),亦可讀作liáng(ㄌㄧㄤˊ),但不可讀作hěng(ㄏㄣˇ)。很姓做為多源流的古老姓,擁有4種不同的淵源故事流傳至今;很姓遷徙分布較廣,人口少,未入百家姓三千位之內。

基本介紹

很姓 很姓

很,讀音作hěn(ㄏㄥˊ),亦可讀作háng(ㄌㄧㄤˊ),但不可讀作hěng(ㄏㄣˇ)。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之臣浪氏,屬於以帝王賜姓改姓為氏。浪氏,傳說為遠古時期的黃帝所賜,是黃帝屬下的一名臣子,之後世代相傳。到了魏、晉之際,還有一位著名的西晉將領叫浪逢。在典籍《辭源》中有記載:“三國時期,張平被浪逢所殺。”張平是范陽方城人(今河北固安),當時為曹魏國的漁陽郡守,不服司馬氏篡魏,結果被浪逢所殺。浪氏一族人有在西晉朝爆發時持曠久的“八王之亂”時期(西晉元康元年~光熙元年,即公元291~306年),因避中原戰禍,而改取與“浪”字型相近之“很”為姓氏者,稱很氏,正確讀音作héng(ㄏㄥˊ),世代相傳至今。

改支浪氏族人大多分布在甘粛省的定西市臨洮縣一帶,其家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焚毀,世系不清待考。

第二個淵源

源出待考,屬於避難改姓為氏。有一支瓦礫壩很氏大家族,自元朝時期開始,歷經明、清、民國,世代相傳至今。瓦礫壩,為元朝末期流民之間自發建立的龐大移民區,在當年名頭甚是響亮,稱鄱陽舊縣瓦屑壩,亦稱瓦燮嶺、瓦燮壩、鴉雀壩,故址在今江西省的饒州市瓦雀壩為中心的一大片地區,原住民的姓氏中有黃氏、呂氏、祿氏、智氏、羅氏、殷氏、袁氏……等等,他們中間的一部分族人皆因避難而改姓氏為很氏,正確讀音亦作héng(ㄏㄥˊ)。眾所周知的歷史上大移民之源,除了山西洪洞大槐樹,就屬江西瓦礫壩最為著名,是中國十大尋根源地之一,至清朝中葉以後漸漸消失其稱。“大槐樹”移民在明朝初期的“洪洞播中原”過程中曾發揮了巨大作用,而“瓦礫壩”移民則在清朝初期的“兩湖一贛填四川”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甚至可以說,如今的四川、重慶居民中,其先祖中有相當的一部分基本上都源出“瓦礫壩”。

本書筆者曾因公務,專門取道去江西省饒州市瓦雀壩地區,探討包括該支很氏的許多姓氏根源和改姓起因,收穫頗豐。但只有該支很氏的老輩之人皆三緘其口,而年輕幾輩之人則懵懂不知。因時間無多,只好待今後有暇再行詳考。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該支很氏源出瓦礫壩。

第三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公子去疾子良,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古今姓氏書辨證·十陽》中記載:“良氏,姬姓。鄭大夫。其族有良佐。”在史籍《左傳》中記載:“鄭大夫良霄。鄭穆公之子字良之後。”在史籍《鄭通志·氏族略》中也記載:“良,姬姓。鄭穆公子子良之後。”春秋時期,鄭國鄭穆公有庶子姬去疾,字子良。顯然良氏是黃帝的後裔一脈。周文考之裔,始於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今河南新鄭),是為鄭桓公。數傳至鄭文公,其庶妃夢見了蘭花,而生鄭穆公,知其必昌達姬氏之裔。後果然生子有十三人,即:世子姬夷、公子姬堅、姬去疾(字子良)、姬喜(字子罕)、姬馴(字子駟)、姬發(字子國)、姬嘉(字子孔)、姬偃(字子游)、姬舒(字子邱)、姬豐、姬羽、姬然、姬志。

姬去疾的後裔子孫中,有取其祖之字(子良)為姓氏者,稱良氏,世代相傳,後有良氏族人因避難而增添雙人“彳”偏旁,稱很氏,但姓氏讀音仍作liáng(ㄌㄧㄤˊ),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宣王熊良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按史籍《史記·帝世本記》的記載,自少典氏第三子黃帝始→顓頊→稱→老童(卷章)→吳回→陸終→季連→時敘(附沮)→春秋時期的楚國君主世係為:鬻熊(穴熊)→熊師→熊狂→熊繹→熊艾→熊黑→熊旦→熊甚→熊揚(煬)→熊渠→熊延→熊嚴→熊徇(季徇)→熊鄂→熊儀(若傲)→熊坎(霄傲)→熊通(楚武王)→熊貲(楚文王)→熊惲(楚成王)→商臣(楚穆王)→熊侶(楚莊王)→熊審(楚共王)→熊居(楚平王)→熊珍(楚昭王)→熊章(楚惠王)→熊中(楚簡王)→熊當→熊疑(楚悼王)→熊良(楚宣王)→熊商(楚威王)→熊槐(楚槐王)→熊橫(楚頃襄王)→熊元(楚考烈王)……在楚宣王熊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良氏。

先秦末期,楚國被秦始皇所滅,其王族貴胄分散四逃藏匿,其中的良氏族人有改稱很氏者,以避秦軍相逼之難,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浪氏、姬去疾、熊良、浪逢。

遷徙分布

很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以隴西、鄱陽為郡望。

今很氏族人大多分布在四川省的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會東縣,甘肅省的定西市臨洮縣,江西省的饒州市鄱陽縣等地,人口總數很少。

郡望堂號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今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鄱陽郡:本為春秋楚之番邑,秦朝時期置番縣。西漢時期改名為番陽,三國時期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轄境為今江西省東北部地區。其地的東部和東南部緊鄰浙江、福建省,西部和西南部毗鄰九江、南昌、撫州、鷹潭市,北部連線安徽省環接景德鎮市。治所在今江西省波陽市一帶地區,境內有著名的鄱陽湖,下轄信州區和上饒、廣豐、玉山、鉛山、橫峰、弋陽、餘干、鄱陽、萬年、婺源十縣,代管德興市。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改鄱陽郡為饒州,後罷饒州復鄱陽郡。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是域屬饒州、衢州、翕州。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三縣置信州,是域屬饒州、信州、歙州,隸江南東、西兩道。宋朝時期主屬信州上饒郡、饒州都陽郡,隸江南東路。元朝時期主屬信州路、饒州路及鉛山州,隸江浙行中書省。明朝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分江西為五道,是域主屬九江道饒州府、湖東道廣信府。清朝事情沿明制。民國初期主屬豫章道、潯陽道。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主屬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區。1949年屬上饒、樂平二專區,轄景德鎮市和上饒、弋陽、橫峰、鉛山、餘江、廣豐、東鄉、玉山、貴溪、樂平、德興、鄱陽、萬年、餘干、婺源、浮梁十六縣。1950年樂平專區更名為浮梁專區,上饒專區增設縣級上饒市。1952年上饒、浮梁兩個專區合併設立鷹潭專區,旋改稱上饒專區。1953年景德鎮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1957年鄱陽縣更名為波陽縣。1958年浮梁縣劃歸景德鎮市。1960年上饒縣併入上饒市。1964年恢復上饒縣。1968年東鄉縣劃歸撫州專區。1970年上饒專區改稱上饒地區。1983年樂平縣劃歸景德鎮市,貴溪、餘江二縣劃歸鷹潭市。1990年德興縣改市。2000年撤銷上饒地區,設立地級上饒市,原縣級上饒市境置信州區。2003年波陽縣名恢復為鄱陽縣。以前,洞庭湖為我國第一大淡水湖,後被人為破壞,湖面劇減,而今鄱陽湖成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湖區周圍有許多奇峰異洞,密林幽谷,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如今已被併入饒州市。

堂號

隴西堂:以望立堂。

鄱陽堂:以望立堂。

歷史名人

很清安

(公元1959年~今),四川雷波人。著名地方公務員。四川省雷波縣扶貧開發兩項資金辦公室主任科員,助理工程師。他在扶貧戰線上工作十年,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始終把扶持貧困戶工作放在首位,積極協助縣委、政府和該單位領導工作,不怕苦、不怕累,經常深入工作第一線,搞好調查研究,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了扶貧工作,他不知熬了多少夜,一心一意為了貧困戶,處處為貧困戶著想,跑項目、跑資金,幫助貧困戶搞規劃,同時不斷用新的知識武裝自己,用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獲1997年四川省扶貧開發先進個人。

很閏月

(公元1963~今),四川會東人。著名地方金融工作者。四川省會東縣聯合社新馬信用社會計員。他在工作中兢兢業業,把握時機,辦了不少實事。在他負責領導工作期間,曾榮獲三次先進集體稱號。

1997年他在保衛國家財產的生死鬥爭中,與三名歹徒進行了搏鬥,為新馬人民譜寫了一曲英雄凱歌。受到省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表彰,1997年又被縣治安領導小組、見義勇為基金會聯合評為見義勇為積極分子,1991年獲農業銀行會東支行先進工作者稱號,1997年被評為精神文明職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