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不寂寞》

《往事不寂寞》

《三聯生活周刊》迎來自己創刊號出版十年之際,我們編輯了這本文集,想給刊物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編輯部工作的同事們提供的,他們從個人角度講述的故事,涉及周刊從創刊至今各個時期的生存狀態,酸甜苦辣,五味雜陳。限於篇幅,我們刪去了部分重複的內容和過於冗長的感想。數十位讀者朋友也寫來文章,他們對周刊的期待我們已經銘記在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李菁引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頁碼:512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108031259
往事不寂寞往事不寂寞

條形碼:9787108031259
版本:1版
裝幀:精裝
開本:16
中文:中文
叢書名:三聯生活周刊文叢

內容簡介

《三聯生活周刊》迎來自己創刊號出版十年之際,我們編輯了這本文集,想給刊物的成長留下一點記憶。
文章是由曾在或正在編輯部工作的同事們提供的,他們從個人角度講述的故事,涉及周刊從創刊至今各個時期的生存狀態,酸甜苦辣,五味雜陳。限於篇幅,我們刪去了部分重複的內容和過於冗長的感想。數十位讀者朋友也寫來文章,他們對周刊的期待我們已經銘記在心。

作者簡介

李菁,2001年5月進入《三聯生活周刊》,現任社會部主筆。

編輯推薦

刺殺孫傳芳的傳奇女性施劍翹,追隨司徒雷登40年,袁世凱之子袁克定的殘燭之年,我的母親龔澎,1976中國政治大地震,我所經歷的東京大審判,父親儲安平之死。

目錄


傳奇
最後的格格金默玉
袁克定的殘燭之年
施劍翹:刺殺孫傳芳的傳奇女性
嚴幼韻與她的世紀人生
邵洵美,被遺忘的名字
人生長恨水長東我的父親張恨水
傅涇波:追隨司徒雷登44年
我的母親龔澎
不盡往事紅塵里——回憶我的母親上官雲珠
李濟:被淡忘的“中國考古學之父”
一代報人鄧季惺:被湮沒的傳奇
解密
1976年10月6日,中國政治大地震
趙煒:我的西花廳歲月
我所經歷的東京大審判
我的父親陶希聖與“高陶事件”始末
我所親歷的“9·13”
父親儲安平之死
張志新:我們民族那份帶血的記憶
名流
唐德剛:活在別人的歷史裡
梁漱溟:逝去的儒者
我的父親梁實秋
一生的守候我的父親常書鴻與他的敦煌情緣
楊憲益:破船載酒憶平生
我的父親羅家倫
呂恩:往事悠悠
黃宗江:我的戲劇人生
我的父親鄭君里
往事
毓贍:我所知道的溥儀
美麗與哀愁——我的母親浦熙修
我的父親劉文輝
我的父親佟麟閣
我的父親衛立煌
我的公公陳立夫
後記
……[看更多目錄]

序言

李菁是2001年到的生活周刊,2001年我們剛被趕出淨土胡同,在安貞大廈找到了一個安逸的家,她就來了。剛來時候,我對她沒有印象,依稀中似乎聽李鴻谷介紹,她是剛來的記者。那時候李鴻谷也是剛從武漢到周刊不久,立足未穩。社會部有一個與高昱幾乎同一年入職的老兵王琿,李鴻谷難以調教。隨後幾位都是在李鴻谷之後入職,如巫昂,本名陳宇紅,福建人,這個筆名可充分展示她身上那種不會枯竭的欲望。如酈毅,個子高高,說話似乎總膽怯著細聲細氣,她是高昱的同學。如金焱,一個喜歡穿靴子的哈爾濱姑娘。2000年我說服李鴻谷到北京,就是希望他能拉出一支可在周刊開始採訪突破的隊伍,改變周刊原來不以事實輕易地說三道四的習慣。為了充分調度他的可能性,我把原來做社會報導已經形成定勢的高昱專門調去搭起一個經濟部,把地盤騰給李鴻谷。與社會部相對,經濟部當時幾乎全是男丁:高昱加上陸新之,加上李偉與黃河。
社會部這些女子中,當時李鴻谷自然最看好與親近金焱,金焱也確實在周刊新聞突破的開端充分展示出了其魅力。我記得她第一篇令我們激動的稿子,是通過採訪各種當事人,還原了鄭州一家銀行4分鐘的搶劫案所有的細節。在當時要從半月刊轉向周刊的迫切氛圍中,這樣的報導顯然有里程碑的意義。隨後,石家莊凌晨發生爆炸案,她當天晚上23點趕到現場,一個小女子,要了一輛計程車就闖進當時被封鎖的禁區,以致警察在後面驅車追趕,直到將她俘獲。

文摘

沒落皇族
父親去世3周年時,被運回北京安葬。記得當時給準備了一輛火車,父親的棺木在前頭母親在後頭。幾乎所有旅順人都出來看,附近的農民頭一天趕著馬車來、晚上住在馬車裡就為了等著看熱鬧。據說現在有些老人還能記得當時的“盛況”。送葬的隊伍很長,按照規定,抬靈柩的人要64人,加上路上換班的那套人馬,一共128人。佇列的最前面是“金…”、“銀山”、“馬”、“車”;為了趕製這些供品,旅順所有紙店裡的存貨都被搶購一窄。送葬的親友多達數百人,因為隊伍太長,從旅順家中到火車站整整用了一天。
那一次也是我第一次到北京。父親被葬在“架松”,也就是現在的勁松一帶。我們家的墓地有兩處:十八里店有一處,在架松也有一處。因為墓地咀有一棵數人合抱粗的松樹,松枝用上百根木料支撐,所以才有“架松”之名,雖然這棵樹已在40年代末枯死了,但地名沿用至今。父親去世時,正在東京御茶水女子高等師範留學的三姐顯珊也回來奔喪,之後她再也沒回去,偌大的家後來就剩下三姐、十六姐——我喊她“小姐”和我3個人,加上十幾個傭人。按照那時的規矩,王爺身邊的女人如果沒生男孩就不能被冊封,像我母親17歲生了我大哥,因為頭胎就是男孩,所以她被冊封得早。而三姐的母親剛生下她就去世了,我父親挺可憐她的,所以父親在世時她在家裡耀武揚威的,大家對這個三格格有點又恨又怕。父親一去世,她沒什麼靠山,也沒地方可去,就把我倆要過去,我倆分的家產都歸了她——她如果不爭取我們,她也沒什麼財產。三姐後來辦了一所學校,還買了個農場,但她什麼也不懂,她養的果樹起初還結挺大個兒的蘋果,到了後來卻變成像海棠果那么大。三姐後來認識一個女傳教士,每次來家裡教我英文,存她影響下,三姐和十二姐、十五姐都信了基督教。三姐終身未嫁,最終死在教堂里。
我在旅順待到13歲。我畢業那年,溥儀的“滿洲國”也成立了,我去長春上了很短一段時間的學。那時我幾個哥哥在“滿洲國”謀得了.一官半職——同母的大哥金憲立任“齊齊哈爾市長”,後來他跟人鬧彆扭也不幹了,要去日本;當時川島芳子也在長春,哥哥們也怕我受她影響,就把我一起帶到日本了。
我們到日本被安排讀日本的貴族學校。一起去留學的都是滿清後代,比如婉容的弟弟潤麒,溥儀的妹妹、醇親_乇府的三格格都是我們同學,他倆後來成了一對夫婦潤麒年輕時候特別淘氣,一不高興就掏出槍沖天上放兩槍,不過後來經歷了那么多磨難,他的脾氣也變了。前一段聽說他還好好的,沒想到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