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簡介
彼列科普—瓊加爾戰役(俄語Перекопско-Чонгарская операция-1920)是1920年11月7—17日,在蘇聯國內戰爭時期,南方面軍為粉碎弗蘭格爾將軍的軍隊、解放克里木而實施的進攻戰役。
雙方計畫
費迪南德·彼得羅維奇·弗蘭格爾在克里木的兵力總計有步兵2.3萬餘人,騎兵近1.2萬人,火炮213門,機槍1663挺,裝甲汽車和坦克45輛,裝甲列車14列、飛機42架。伏龍芝指揮的南方面軍擁有步兵146400人,騎兵40200人,火炮985門,機槍4435挺,裝甲汽車57輛,裝甲列車17列、飛機45架。紅軍有5倍的兵力優勢,但被天險扼制無法展開。南方面軍面臨強渡錫瓦什湖和突破敵人強大防禦的任務。
敵軍防禦包括彼列科普2個防禦地帶:彼列科普地帶和伊順(尤順)地帶。第一地帶的主體是土耳其壁壘。第二地帶距第一地帶20—25公里,由6道設定鐵絲網的散兵壕防線組成。在瓊加爾方向和阿拉巴特沙咀築有5—6道散兵壕和塹壕防線,並設定鐵絲網障礙物。利托夫斯基半島的防禦比較薄弱,只有一道由散兵壕和鐵絲網障礙物構成的防線。敵軍主力(約1萬人)防守彼列科普和伊順陣地,部分兵力(近3000人)掩護瓊加爾、錫瓦什湖兩渡口及阿拉巴特沙咀。敵軍強大的預備隊(1.4萬餘人)部署在伊順陣地後方,準備增援彼列科普和瓊加爾方向。還抽調部分兵力對克里木游擊隊作戰。弗蘭格爾想憑藉克里木天然障礙和築壘陣地,依靠法國分艦隊的支援,以頑強的防禦戰守住克里木這塊基地,與蘇維埃共和國鬥爭到底。
伏龍芝最初計畫對瓊加爾方向實施主要突擊,但由於冰凍,無法利用亞速海區艦隊,因而把主要突擊改在彼列科普方向。諸兵種合成第6集團軍,騎兵第1和第2集團軍(司令分別為·奧古斯特·伊萬諾維奇·科爾克、·布瓊尼和米羅諾夫)受命進攻彼列科普。第4集團軍(司令為拉扎列維奇)和騎兵第3軍(尼古拉·德米特里耶維奇·卡希林指揮)經瓊加爾和阿拉巴特沙咀實施輔助突擊。突破敵彼列科普築壘陣地的計畫是:步兵第15和第52師,步兵第51師所屬步兵第153旅和獨立騎兵旅橫渡錫瓦什湖實施迂迴;步兵第51師的另兩個步兵旅從正面進攻。突破敵築壘陣地後,方面軍各部應向葉夫帕托里亞、辛菲羅波爾和刻赤發展進攻。鑒於地形複雜,需要突破敵堅固築壘防禦並迅猛向縱深發展進攻,方面軍各部採取了縱深梯次配置。
戰役準備階段,軍隊部署作了重大變更,加強了對敵偵察。黨政工作的重點是揭穿白衛軍散布的其築壘堅不可摧的謊言,動員蘇軍迅速突破敵人築壘陣地。
戰役進程
11月7日夜間,第6集團軍突擊群強渡7公里長的錫瓦什湖水障礙,11月8日晝間攻占利托夫斯基半島。11月9日布柳赫爾指揮第51師攻克土耳其壁壘,繼續擴大戰果,協同突擊集群把弗蘭格爾守軍擊退至伊順陣地,並局部楔入該陣地。第4集團軍突破瓊加爾築壘陣地,插入敵後,對伊順陣地造成威脅。這種形勢使第6集團軍很快占領了伊順陣地。驚慌失措的弗蘭格爾守軍於11月12日開始撤退。敵人匆忙退卻,擺脫蘇軍有1—2天的行程。結果白衛軍和流亡分子約8萬人得以渡海逃亡土耳其。南方面軍於11月13日解放辛菲羅波爾,15日解放塞瓦斯托波爾和費奧多西亞,16日解放刻赤,17日解放雅爾達。10天之內解放了克里木全境。在粉碎敵人的進程中南方面軍得到游擊隊(莫克羅烏索夫的克里木起義軍)的大力支持。
戰後點評
正如列寧在評價這次戰役時寫道:“我們徹底地、堅決地、非常迅速地打敗了弗蘭格爾,這個勝利是紅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這次戰役的教益是在極其複雜的氣象條件下組織突破敵預有準備的堅固防禦,各級指揮(從師到方面軍)靈活機動。蘇軍廣泛運用了以下作戰方法:迂迴和正面突擊相結合,集中兵力兵器於主要方向,在突破防禦和發展進攻時,為增強突擊力量將兵力兵器作縱深梯次配置。為了表彰這次戰役中表現的英雄主義和勇敢精神,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向方面軍所屬40多個兵團、部隊、分隊頒發了勳章和榮譽紅旗。很多指戰員榮獲紅旗勳章。戰功卓著的師獲得榮譽稱號:第15師——錫瓦什湖師,第51師——彼列科普師,騎兵第30師和騎兵第6師——瓊加爾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