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澤鯽無公害養殖技術

10—15天,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乾法清塘,消毒除野。 (三)成魚養殖1.放養每畝水面放鯽魚冬片3000—5000尾,搭配白鰱冬片200—300尾。 每月調節水質1-2次,注入部分新水,每次10-25厘米,保持水體的肥度和溶氧。

一、技術簡介

彭澤鯽原產於江西省彭澤縣丁家湖、太泊湖、芸湖等天然水域,是江西省水產研究所和九江市水產研究所從野生彭澤鯽中,經7年多6代的精心選育而篩選出的優良品種。由於其具有生長快、產量高、個體大、易運輸、養殖效益好等優良特性,目前已成為淡水養殖的一個重要品種,已在全國廣泛推廣養殖。主要養殖技術如下。

二、技術要點

(一)池塘的選擇、清整和施肥

魚種池面積以3-5畝為宜,水深2米,成魚池面積以 10畝為宜,水深2—2.5米。要求水源充足,無污染,排灌方便,每3—5畝池塘配備 3.0千瓦的增氧機1台,每個池塘配備自動投餌機1台。池塘平整無滲漏,無雜草。在魚苗、魚種下塘前 10—15天,每畝池塘用生石灰75—125公斤或3—5公斤漂白粉乾法清塘,消毒除野。5— 7天后注入70—80厘米深水,注水時用60目聚乙烯網過濾,以防野雜魚及其卵進入。

魚苗、魚種下塘前7天施肥,每畝施發酵好的有機肥300公斤做基肥,培肥水質,為魚苗提供豐富的浮游生物及有機物碎屑等適口餌料,提高成活率。

(二)魚種培育

1.放養放養密度每畝池塘放烏仔0.8—1.2萬尾或夏花7000-9000尾,出池規格 50—100克/尾。魚苗下塘後10— 15天,放白鰱夏花2000—3000尾,作為搭配種類來調節水質(但不能搭配鯉魚、羅非魚等),成活率可達 90%以上,每畝產魚種500— 750公斤。

2.飼養管理 魚苗下塘後根據水質的肥瘦情況追施有機肥或投餵豆漿。根據魚的生長情況投餵豆餅粉、細麥粉、米糠等餌料,經過20天左右的培育,可長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

夏花培育成大規格魚種,需投餵全價配合顆粒飼料,蛋白含量 30%以上,餌料係數1.4—1.7,粒徑0.2—2.0毫米,前期小些,後期大些。日投餌率按魚體8%左右進行馴化投餵。經過15天左右的訓化就可集群上浮搶食。投餌量應根據水溫、天氣情況、水質肥瘦、魚吃食情況靈活掌握。

3.日常管理 主要是加強水質管理,保持池水透明度25—30厘米,使池水肥、活、嫩、爽。魚種培育期間,特別是高溫季節,必須經常換注新水,以防水質過肥。前期20— 25天注新水一次,每次10—15厘米,後期7天換水一次,每次15— 20厘米。在養殖過程中,當透明度大於30厘米時,應適時追肥,原則為“少施勤施”,每畝可施有機肥50公斤或尿素3公斤。每半個月全池潑灑生石灰改善水質, 每畝用生石灰15公斤。定期防病治病。

(三)成魚養殖

1.放養每畝水面放鯽魚冬片3000—5000尾,搭配白鰱冬片200—300尾。

2.飼養管理魚種下塘後7天開始馴化投喂,餌料為全價配合飼料,蛋白含量大於28%,粒徑 2.0—4.0毫米,每日投餌4次,上下午各兩次,投餌量為魚體重3%—5%,每次以80%魚吃完為止。

每月調節水質1-2次,注入部分新水,每次10-25厘米,保持水體的肥度和溶氧。經過精心的飼養管理,可實現每畝產規格 0.35—0.5公斤商品魚750-1000公斤,效益2000-3000元。

(本文已被瀏覽 652 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