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42畝(其中:田2804畝,地238畝),人均耕地0.62畝,主要種植優質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02.0畝,其中經濟林果61.1畝,人均經濟林果0.01畝,主要種植柿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有礦石等資源。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已全部通自來水。有1289戶通電,有36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22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28.7%、和95.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9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48戶(分別占總數的38.9%和19.5%)。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7公里,沒有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13輛,機車177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804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0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8畝。
到2009年底,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22戶。全村已全部通自來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1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5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0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6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00萬元,占總收入的43.0%;畜牧業收入170萬元,占總收入的9.1%(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400頭,肉牛80頭);漁業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0.9%;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7.1%;第二、三產業收入712萬元,占總收入的38.2%;工資性收入58萬元,占總收入的4.8%。農民人均純收入2716元,農民收入以農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0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50人,到省外務工15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89戶,共鄉村人口5243人,其中男性2519人,女性2724人。其中農業人口5185人,勞動力2432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白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漢族4888人,白族11人,傣族6人,其他民族2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76人,參合率92.1%;享受低保6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6.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25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856戶,占農戶總數的7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4所,中學一所,校舍建築面積6.5平方米,擁有教師28人,在校學生621人,距離漢莊鎮中學3.2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72人,其中小學生621人,中學生351人。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2人,黨員總數中男黨員95人、女黨員17人。其中少數民族黨員人。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上海子、富糧、新農村、水碓等1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3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