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泉

PP第一次上網是在電信多媒體中心,主要是那裡有他的朋友。 kie是在這個時候推動了他,使他從有限的黑客技術延伸到無限的網路安全防患上去了。 PP也從容的渡過了由黑客到安全的轉變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反黑專家彭泉
網名:PP
真名:彭泉
性別;男
年齡;27
擅長:入侵和反入侵課題的研究
公司;安絡科技公司
站點:http://www.cnns.net/
在中國的Internet範圍里,黑客沒有具體的定義,大多時候黑客也僅僅屬於一個強硬的且自由開放的部落。而由黑客再延展到安全專家的時候,真不知道這是一種升華還是一種轉變。但不管怎么樣,有陽光的地方的色彩都應是透明和鮮活的……
1997年9月份,因弱小而偉大的黛安娜王妃死於莫名的車禍之中,這個不但讓英國人感到心碎的訊息,也著實令世界人難忘。當然,還在大學混跡青春時代的PP也在其中。
其實在採訪PP之前我們都認識,我實在無法相信黛安娜的生命會牽動他的心,至少在我對他沒深刻了解之前是這么認為的。可事實就是如此,PP告訴我,他 接觸網路就是因為黛安娜王妃的死訊--希望能在網上獲得更快更詳細的關於王妃的資訊。從PP細微的舉動中完全可以取消以前對他的“誤解”。在那個時 候,PP並非對網路有濃厚的興趣,就在黛安娜王妃死於非命的第二天,他通過電視獲得了這個訊息,當他把這個不幸的訊息傳達給他的同室密友的時候,密友卻告 之昨天他就在網上獲得這個訊息了。也正是因為這樣,網路才引起了PP的目光――獲得訊息的最快途徑。接觸網路之後,PP對網路有了一個很單純認知,他認為 網路與生活有著很密切的關係。至此之後,PP對網路的熱情逐漸變的濃厚,從聊天、玩遊戲……慢慢的演變到黑客這個環節上了。
其實很多時候在我們國家,大部分黑客的成長都有某一些共同點――好奇心的驅使,PP也是。去國外一些黑客站點下載工具攻擊聊天室,目的只有一個――純粹好玩又或是與眾不同。
跟著時代步伐前進
說起第一次上網的時候,我能感覺得到PP臉上涵蓋著一絲醇厚,猶如對陳年佳釀的追憶一般,也許是成熟者對未成熟的時代的那種純真的回味吧。
PP第一次上網是在電信多媒體中心,主要是那裡有他的朋友。這點令我羨慕,至少他初次網路生涯就是在急速的寬頻上渡過的。因為是學計算機的緣故,所以他初次的網路生涯還不算太尷尬。
在漂流中的網路生涯已經難以籠絡住PP的心的時候,他決定購買自己的電腦。死纏著父母為自己購買了一台在那個時候還算配置蠻不錯的計算機。隨著我國網 絡事業如雨後春筍般前進的步伐,PP的計算機網路技術也逐步嫻熟。一般情況下,他呆的聊天室里,網管都是影子。人的上進心是隨著事務的實現而提升的,已經 對在聊天室里稱王稱霸的日子厭煩之後,黑客文化就開始完整的侵襲了他。從Windows到UNIX,從一個通用系統平台轉變到專業伺服器平台,PP開始走 向了另外一個輝煌。
同在一片天空下
每個事務都應當有著自己一個特定的圈子,黑客技術也一樣。最為突出的在於中國黑客這個圈子是相對穩定的,但穩定的同時又承載著一種浮躁和不安分。
PP 在網路中也有著自己特定的圈子,他們相互學習又相互交流。技術的延展是在流動中進行的,只有流動才有更高的提升空間。當然,PP在那個時候網路安全的概念 還並未在他的腦子裡成形,圈子裡探討最多的還是關於攻擊。這點我有更深的理解,畢竟“攻”這個行為要比“防”來的更加有力度,也更加符合年輕人不成熟的心 態。PP也有過這樣的經歷,這種經歷在他現在看來是一種浮躁和不安分的體現。已經過了那個年代的他,更多的成熟表現在於對以前的行為進行客觀理性回顧,畢 竟那條路不是他想要走的。
那個時候中國黑客還處在發育期,一切關於黑客的都存在著太多的新奇和浮躁,來自國外的技術文獻、工具等等。國外著名的 BO木馬出現不久,中國就誕生了自己的木馬程式――NetSpy。其實網路間諜只是中國黑客的一個開端,它並未引發中國黑客的震動。而真正大規模引爆中國 黑客攻擊熱潮的則是第二次印尼屠殺華人事件開始,從“中國黑客緊急會議中心”到“綠色兵團”,而 PP自這次事件之後開始在中國黑客圈裡嶄露頭角。
PP 用現在的思維和技術狀態去回想那次事件,最大的感慨就是當時的幼稚。轟轟烈烈的中國黑客大團結的局面下,存在的技術核心卻是簡單的、在外國黑客看來甚至已 經被拋棄的方法。之後,PP回歸了冷靜,追求使他有了新的理想,也同時存在了新的困惑。那種軟弱無力的反擊帶給他的是更多的反省――他需要更多的技術成 分。
1999年又是中國黑客發展的里程碑。美國霸權主義將它那無恥的炸彈拋向我們三個無辜的民眾身體上之後,網路掀起了又一次攻擊熱潮。有過更深經歷的PP在這次事件上保持了令人驚嘆的沉穩――多元化的技術性攻擊充實了他們這個群體,PP轉變了。
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在那種困惑和不知前景的發展中,PP遇到了改變他前途的人――Frankie。當時Frankie是一位老師,是他給PP的腦子植入了網路安全這個概 念。第一次見Frankie是1999年,當時他們是在一次聚會中認識。Frankie在初步了解了PP之後,告誡PP“黑客是沒有專職的,除非你要去一 輩子從事那種不見天日的而且不能為陽光社會所接納的職業,可惜的是你現在也根本沒有想像過自己是否會為黑客而放棄什麼,又或為了什麼而放棄黑客。當你在這 些方面都沒有決策的時候,你要么是玩玩而已,要么就是將所學之技術運用到網路安全的領域中,網路安全是可商業化、可多方面研究並且可以為社會所能貢獻的真 正職業”。Frankie一番經典的談論使PP頓感嚴肅。是啊,在這之前他根本從未考慮過要做點什麼,只是為了興趣而去鑽研這些技術,對網路安全似乎覺得 並非己任且很遙遠的事情。
那次以後,Frankie成了PP的良師益友。PP也由對黑客攻擊技術的興趣轉化到網路安全防禦上了。第二年,他和 Frankie一起到深圳,與天行、sunx、Sunny等國內比較有名氣的黑客、安全專家創辦了“安絡”科技。現在PP在回想的時候認為這是一種自然而 然的轉變,黑客的發展是有限的,Frankie是在這個時候推動了他,使他從有限的黑客技術延伸到無限的網路安全防患上去了。
陽光下展開的翅膀
最初的起步永遠都是艱辛的,PP在安絡科技也經受著從學校走向社會之後的第一次洗禮。早期的安絡條件跟現在比起來有相當大的出入,那個時候他們擠在一 個小小的民居之中,公司也以以開發為主,做了兩個產品之後開始策劃全防衛的網路安全服務。發展是從為某電信的一次安全評估開始。兩年後的現在,在他們的努 力之下,安絡擁有了深圳科學館內一套完美的辦公環境,實現了PP和他的夥伴們早期定下的階段性飛躍的夢想。
其實PP在這加入安絡之前就精通各種計算機語言,擅長於入侵和反入侵課題的研究。99 年的時候,還在讀大學的PP就在獲廣東省公安廳的授權,對國內一些重要站點作了一次大規模的安全監測工作。PP由黑客走向了安全專家之後,陽光下的鬥志往 往要比以前來的更加迅猛和激昂。2000年的網路是不安分的年代,從CNN到YaHoo,從亞馬遜到新浪,一個個著名的站點都相繼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攻擊。 這給PP他們帶來了最嚴厲的考驗,畢竟矛與盾的轉換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幸運的一點在於PP擁有紮實的黑客技術,在鑽研安全防禦方面也相對得心應手, 因此在那個時候面對各種攻擊,能夠一步步的進行技術分析、實戰演練,然後再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PP深刻的感到網路的脆弱性,這也使得他增加了緊迫感。他意識到網路安全將面臨一個新形勢――與他以前所保持的那種黑客文化以及攻擊有著不同的層面, 絕對有組織有目的的大規模網路攻擊。他們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了。經過深入的鑽研和測試,PP和他的合作者們繪製出了“國際網際網路安全預警系統”的藍圖。沒 過多久,PP他們在熬了無數個日夜之後,世界上第一套 “網路安全線上評估系統”在深圳洪湖一個狹小的辦公室誕生。緊接著一個月,他們又推出了“網警”--網路入侵預警監測系統。同年,兩套產品獲得了通過了公 安部的認證,終於可以從容的走向市場了。PP也從容的渡過了由黑客到安全的轉變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現在,PP在安絡公司擔任信息部經理。一切都在良性的 發展,往日那些非技術的浮躁已經完全在他身上消失了。而他們這個部門,黑客習氣被列為不可有的職員素質。在談論起未來的發展的時候,PP顯得很有自信。他 為自己規劃了一條清晰的發展路線,在未來幾年裡,他將繼續研究網路安全技術,當層次提升到一定空間的時候,他的目標就是CTO。他認為CTO是一面旗,在 某一個方面很強,在公司的整體發展戰略上要把好關。
陽光下,往日的黑客展開飛往信息安全道路上的翅膀。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