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林(1944-2012),1944年生於江西修水,成都人,職業畫家,別號長明先生、半邊茅屋主人,得意樓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分會會員,農工四川畫院副院長,四川中國畫研究院畫師。早年自習,75年師從著名畫家馮建吳教授及其胞弟石魯先生,主攻水墨山水畫。曾在成都、重慶、上海、南京、香港、台灣和新加坡、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等地舉辦個展和聯展。作品入選全國第六屆美展、全國首屆山水畫展,並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政府。《中國畫》、《迎春花》、《書與畫》、《江蘇畫刊》、香港《文匯報》及海內外數家報刊雜誌曾作《彭林的繪畫藝術》專欄介紹及作品發表。
其作品分別為上海美術館、江蘇省美術館、上海畫廊、日本山梨縣立美術館和海內外多家專業機構及知名人士所收藏。其作品和傳略被編入《世界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92-93中國藝術收藏年鑑》、《92中國美術家》、《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世界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等專業類書籍。出版有《彭林山水畫輯》、《彭林畫集》、《四川九人畫集》、《二十一世紀畫壇精英》畫集。
扣響心靈的吶喊-------讀彭林先生畫作小記
第一次看到彭林先生作畫是在九八年一個擁軍筆會上。當時先生擄了擄凌亂的長髮集萬千情感於筆端,恣意地宣洩於素幅,我甚至可以聽見毛筆與宣紙摩擦時發出的嗤嗤聲!我驚嘆於畫家的激情,感慨於蒼茫的靈動。八年過去了,我第一次想寫一段關於彭林的文字,因為在這八年中我終於明白,看彭林的畫作那是扣響心靈的吶喊!
在我的感知世界裡,彭林一直如同一位苦行的僧人獨自享受著寂寞的摸索和孤獨的吶喊。彭林在生活中是一個極其納言的人,與他面對,他的不善言辭有的時候甚至令人感到尷尬。他的語言幻化於筆端墨痕,這種語言來源於畫家踏風雲越蒼茫的雄渾壯闊,來源於涉荒野走奇峰的磅礴奔放。畫家曾漫遊塞北江南,飽覽名山大川以搜盡奇峰打草稿。也曾經不斷地往復著破壞否定、重建認知的過程,這令他的畫風隨心境的變化而變化,隨情感的遞進而遞進。這就是為什麼我總也摸不清楚畫家心跡的原因,總也找不到一種恰當的語言來描述他的畫風。而畫家在面對素幅時表現出的幾近瘋狂的創作狀態,卻令人感到一種來自原始的震撼,讓你明明白白地感覺到平和寡言的軀體下那顆悸動滾燙的心在熱情地訴
我反覆地折磨著我的思維神經,試圖理順一個完整的對畫家的認識。透過他的畫我似乎聆聽到他那因苦與甜、愛與憎、歡樂與憂傷、激情與感懷所發出的低吟與吶喊,似乎還能觸摸到他那隨著心靈顫動而起伏或振盪的脈搏,但是終究不能。不能準確的說明白我對畫家的認識和理解。或許畫家本身也在不斷地自我否定中尋找著性靈中的自我,所以畫家才會有十餘年的沉寂,沉寂到甚至令人忘記。他更像位隱居於繁華都市的老者閒適的生活著、痛苦的思考著、不懈的追尋著,揉一揉酸脹的眼睛閱盡人間春色秋容,卻期待著鳳凰涅槃的重生。畫家不經意間流露出孤傲的性情、蒼涼的心境卻反映出現代人了解世界後對返樸歸真的嚮往。
讀彭林的畫,會為酣暢淋漓的藏鄉風情而熱血澎湃;會為霧靄迷迭的峨嵋煙雨而心曠神怡;會為飄逸清遠的高士松古而兩腋生風。讀懂彭林的畫就讀懂了彭林,那是生命的讚歌、靈魂的衝動,那是蒼莽高原上傳來的一聲聲孤獨的吶喊!我終於明白,其實用八年的時間讀懂一個人並不容易,也並不算晚……(郭紅元2006-10-30於成都)
彭林藝術大事記
1963年—1974年:以創作西畫為主並有作品發表及展出。
1975年:投師著名畫家馮建吳教授及其胞弟石魯先生主攻水墨山水畫。
1983年:作品《晨》由中國展覽公司選送法國參加“中國青年畫展”。
1984年:3月由四川美術家協會主辦在成都、重慶等地舉辦“八人畫展”,出席開幕式的有譚啟龍書記、蔣大為先生。四川日報、成都晚報、四川工人日報、重慶日報、四川畫報、文明雜誌、大眾文藝、四川文學等曾作專題報導。
作品《草地暮情》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並由四川省美協送往日本山梨縣美術館展出收藏。
作品《新芽》獲成都藝術節優秀獎。
作品《蜀相祠堂》由中國展覽公司送往英國參加“中國園林畫展”。
代表作品有《橫絕峨眉巔》、《新芽》、《吶喊》等。
1985年—1986年:漫遊塞北江南,飽覽名山大川,視野為之大開,畫風由之一變。
86年作品《蘇州留園》、《寒山寺全景》等由中國出版對外貿易總公司藝術中心主辦的“中國園林風光畫展”在香港集古齋展出。
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全國十位畫家赴英國舉辦“現代中國畫展”。
巨幅作品《峨眉朝輝圖》應中國美術家協會之邀稿,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新加坡政府。
被成都畫院聘任為特邀畫師。
1987年:由中國出版對外貿易公司主辦,與胡振崐、鍾長生、李寶林共同在新加坡舉辦“春光秋色” 中國畫聯展。
1988年:先後幾次深入四川北部一帶體驗生活、收集素材,作品面貌日趨個性化。
代表作品有《小憩》、《春》、《小院》、《秋野》等。
1989年3月:被吸納為中國農工黨黨員。
9月參加榮寶齋“香港”主辦的四川九人畫展並出版“四川九人畫展”。
12月在台灣長流畫廊舉辦個人畫展,包括歷年代表作品共120幅。並出版《彭林山水畫輯》,台灣藝術家雜誌刊用報導。
1990年1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由李可染先生題字《彭林畫集》。
1989年—1991年:數次深入藏區體驗生活,深受感悟由此繪畫作品以創作藏區風土人情為主。
1991年:近兩年新作百餘幅10月在上海美術館舉辦“彭林畫展”,發行首日封,唐雲、程十髮先生為開幕式剪彩並題詞。上海《新聞報》、四川《成都晚報》曾專欄報導,作品《林中》被上海美術館收藏。
作品被編入《世界當代書畫名家作品集》。
1992年:上海《書與畫》雜誌專欄刊登彭林作品數幅及刊登由鄧代琨先生撰寫的文章“生的愛戀、情的宣洩”。
4月在南京“江蘇美術館”舉辦“彭林畫展”南京軍區司令員向守志大將、江蘇省副省長官維楨為畫展剪彩,出席著名書畫家有陳大羽、趙緒成、張文俊、陳大利、黃養輝、常進、傅小石、傅二石、劉二剛等。南京“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周末”、“南京日報”、“南京廣播電視報”、“現代家庭報”、“浙江青年報”、“四川成都家庭與生活報”、“香港文匯報”、南京電視台曾作為專題專欄報導。
11月,參加由上海香港三聯書店上海畫廊紐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中國青年知名畫家作品展”在紐約展出,《僑報》、《世界日報》、《星島日報》做專欄報導。原中國駐聯合國特命全權大使李道豫出席開幕式。
作品及傳略被收入“92中國美術家”、“中國當代美術家名人錄”、“世界當代書畫名家大辭典”。
1992年:作品《九寨溝》、《羌道》被江蘇美術館收藏。作品《歸里》被上海畫廊收藏。
1993年:《峨眉煙雨圖》入選成都中國畫山水畫展,扇面入選成都“93國際熊貓節-成都中國畫大展”。
作品四幅被收入“92—93中國藝術收藏年鑑”
5月,《江蘇畫刊》以專欄形式刊發了陳傳席《筆跡天放、不入畦畛—記彭林先生畫》和畫作。
9月,被聘任為新都畫院顧問。
10月,作品《五月雪》入選“全國首屆中國山水畫展”
11月,參加廣州首屆藝術博覽會。
1994年:作品《月到中秋》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五周年“望帝潤德林書畫大賽”獲特等獎。
作品《月照羌寨》入選“成都畫派中國畫派”赴京、赴港展出。
作品《藏鄉風情》由成都文化局主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四十五周年書畫展獲優秀獎,《藏區彝鄉生活小品》入選。
1995年10月:赴美國洛杉磯舉辦“中國四川著名畫家訪美作品展”,《僑報》、《天天日報》、《國際日報》、《世界日報》分別進行了專欄採訪和跟蹤報導。
1996年:國畫二幅為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收藏。代表作品人體系列。
1997年:去涼山彝族自治州寫生代表作彝鄉風情人物系列。
1998年:作品《荷花》、《書法》等三幅作品參加支援災區四川書畫藝術界大型賑災義賣。
作品《荷花》參加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書畫邀請展。
作品《荷花》 參加由省政協書畫研究院主辦“為下崗職工再就業獻愛心義賣”。
1999年:作品《橫絕峨眉巔》入選“天府百人中國畫油畫世紀展”
被聘任為“四川警察書畫院”書畫家。
作品《獨秀》被“四川警察書畫院”收藏。
2000年:創作藏區風情,大寫意重彩墨山水系列,四川電視台“文化多稜鏡”、成都電視台專題報導。
2001年:在廣東東莞舉辦“四川當代著名畫家精品展”出版《五人畫集》。
2002年:作品《初雪》入選中國美協主辦的“歡慶十六大、中國西部大地情”中國畫展。
2003年:作品《林中》入選政協四川省委主辦的慶祝建國五十四周年暨政協書畫院二十周年書畫展。
作品《藏鄉風情》參加四川省文化局主辦的“巴蜀近現代書畫展暨提名展”。
由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省政協書畫院、農工四川畫院、四川中國畫研究院主辦“彭林畫展”百餘幅作品在成都畫院展出。車輻、李文信、岑學恭、彭先誠、何應輝、孫道鴻等出席開幕式。“華西都市報”、“成都晚報”專欄報導。
2005年:參加四川美術出版社與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組織的“暢遊阿爾卑斯”九人書畫活動。並出版《二十一世紀畫壇精英》畫集。
備註:此大事記根據彭林先生意願,由其入室弟子郭紅元於2006年3月整理,故2006年之後彭林先生藝術大事未列其中。
2006年:8月在成都三和藝術館舉辦“一路同行”個人畫展。
2007年:被聘為四川省詩書畫院特約美術師。
11月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藝術在中國”四川卷。
當年選為四川省藝促會書畫藝術委員會副主席。
2008年:1月參加成都三和藝術館舉辦“攜手2008藝術名家邀請展”。
2008年4月--2009年4月,由四川美術家協會、成都中仁文化、四川盛唐實業主辦“沉墨--四川當代國畫藝術全國巡迴展”,先後在四川、濰坊、濟南、深圳、東莞、西安、山西、北京展出。
當年當選為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副院長。
2009年:4月作品《雪域風情》四幅參加四川中國畫研究主辦、《花重錦官城》畫展並出版發行。
5月,作品《鐵肩擔道義》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感恩重建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獲優秀獎。
2012年:8月,28幅水墨畫新作入選《四方墨跡--當代名家國畫精品典藏》。
9月,病逝於成都。
一生付丹青----68歲四川畫家彭林逝世
2012年09月05日
昨日凌晨零時20分,四川著名畫家、巴蜀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彭林因肺部血栓在成都離世,享年68歲。這位工人出身的畫家曾師從國畫大師馮建吳和石魯先生。他的作品入選全國第六屆美展、全國首屆山水畫展,並曾作為國家禮品贈送外國政府。
數十年的繪畫生涯,讓他因畫成痴。他的畫作曾賣到3萬元一尺,卻拒絕了超200萬元的商業契約。在住院之前,他還在準備下一次的個人畫展,想要將自己一生的作品展示給公眾。昨日,在這位畫家的葬禮上,華西都市報記者和他的親友一起走進了他浪漫而又執著的藝術人生。
因畫成痴從看爐工熬成畫家
和同時代的很多畫家一樣,彭林早年並沒有接受系統的專業訓練,只是憑著一股熱情,就投身到了繪畫之中。
彭林的青年時代,正是中國藝術的蟄伏期,想靠畫畫來維持生計是不現實的事情。早年的生活並不寬裕,彭林幾乎把自己所有的錢都用在購買紙筆、油墨的花銷上。女兒記得自己小時候,一家人住在人民公園背後的平房裡,當時彭林是一家工廠負責看爐的工人,每天下班後,他就會帶著速寫本到街上寫生,晚上就擺開桌子,在昏暗的燈光下畫畫。
空閒時間,他除了畫畫,就是讀哲學、美學一類的書籍。這在當時是很難理解的,至今仍有同行笑稱:“用成都人的話講,當時的彭林和我們都是得病得拐了。”朋友還記得,有一次和他外出寫生,他蘸墨過濃了,又找不到紙,直接擦在了衣服上,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作畫。
拜師求藝被馮建吳、石魯收為弟子
1975年,彭林認識了國畫大師馮建吳,他直接找到了馮先生的住所拜入了門下。他也因此成為了長安畫派創始人石魯先生的弟子。“老師生前對大師兄最好,因為大師兄是在他落難的時候,拜入師門的。”四川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的教授李金遠,是彭林的師弟。他記得,那時馮建吳每次來成都都是住在彭林家裡,彭林的家只有一間房,到了晚上,兩人只好擠在一張床上睡覺。而彭林與其他師兄弟最大的不同是,徒弟們向馮先生求畫往往要大費口舌,而彭林從不要求,馮先生常常主動贈畫給他。這讓彭林的繪畫技藝增進了不少。
藝術成就多次舉行畫展
1983年,彭林和其他7位四川畫家,在如今的省科技展覽館舉行了畫展。這是他人生中的首次畫展,反響很好。5年後,彭林和另外8名四川畫家在北京舉行了畫展。彭林的畫開始得到市場的認同。 華西都市報記者肖翔 攝影 郝飛 實習生蔡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