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院遺址

出土文物

在2009年發掘中出現的遺蹟單位較少,但是出土遺物數量多,器形豐富,僅小件器物就有200餘件。出土遺物主要為陶器和石器,沒有發現玉器。其中陶器可判定的主要器形有鼎、罐、盆、瓮、豆、圈足盤、釜、碗、杯、網墜、紡輪等;泥質陶較夾砂陶略多,陶色以紅、褐、黑陶為主,包括少量灰陶和橙黃陶。紋飾主要為素麵,也有不少弦紋、繩紋、籃紋、按窩、鏤孔、方格紋、附加堆紋等紋飾;石器則主要有斧、錛、鏟、鑿等,材質以石灰岩、花崗岩為主。

所屬時期

從出土的寬扁形鼎足、高柄豆、圈足盤、圈足杯、紅陶杯、紅頂碗等器物的形態特徵來看,多具有石家河文化時期至後石家河文化時期的同類器的形制特徵。因此此次發掘遺址的年代大體範圍在新石器時代石家河文化時期至後石家河文化時期 。
從遺址整體來看,在二次發掘中出土遺物非常豐富,其中僅新石器時代——兩周時期的小件器物就有近500件。而通過勘探、發掘發現發掘區域正為早期人類活動中心範圍內。但是二次發掘中發現的灰坑、灰溝、窯和瓮棺等遺蹟單位較少,而且多遭破壞。這說明彭家院遺址範圍雖大、時代延續較長,但破壞嚴重。
雖如此,因為遺址內出土器物豐富,而且具有較明顯的時代特徵,考古隊仍然可以在通過對該遺址的發掘和日後整理中,取得對研究鄂西北地區的新石器時代至兩周時期的器型特徵排序的重要依據,也對進一步研究漢江中上游流域新石器時代至兩周時期文化的發展演變提供一定的基礎材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