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青

主人見他從未動手製作,中秋時日又近,怕屆時落空,再三催促,而吳師傅卻仍是終日高枕閒遊。 到了中秋,還未見他動手製作,主人正要發火,哪知吳師傅把缸蓋一揭,從缸里端出兩隻長著細密白毛的白毛猴子。 原來他早就用制豆乾的廢料豆渣,捏出了兩隻猴子,蓋在缸里讓它發霉長白毛。

中秋習俗。20世紀40年代前潮安庵埠鎮在中秋之夜,賞月之際,拜月除了月餅果品外,還有特別有趣的彩青。它用盤作底,用農作物如芋皮、筍殼、龍眼核、香蕉皮等製作成一盤盤精美的工藝品。比如制一隻白鶴,可用生木薯削出片片薄片作羽毛,用桂竹枝作鶴腳,用黑豆作眼睛,用紅蘿蔔作丹頂。又如,一片片芋皮可製成蓑衣,舊粽葉可以製成竹笠,地瓜(紅薯)可以雕出老翁,老翁戴上竹笠披上蓑衣可在江邊垂釣,可荷鋤除草,可驅牛犁田,生活氣息濃郁,形象極為生動。蔗葉、葵葉紮成的蚱蜢,蘿蔔雕成的鮮花染上顏色,簡直可以亂真。
傳說潮安浮洋曾有一位叫吳潘強的師傅,有一年被請到庵埠獻藝。吳師傅只向主人要了一個米缸和一個厚密的缸蓋,並神秘地把這個米缸鎖在房子裡。主人見他從未動手製作,中秋時日又近,怕屆時落空,再三催促,而吳師傅卻仍是終日高枕閒遊。到了中秋,還未見他動手製作,主人正要發火,哪知吳師傅把缸蓋一揭,從缸里端出兩隻長著細密白毛的白毛猴子。原來他早就用制豆乾的廢料豆渣,捏出了兩隻猴子,蓋在缸里讓它發霉長白毛。這件別出心裁的彩青作品,曾使萬人空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