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河生態農業觀觀光園

彌河生態農業觀觀光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壽光市的母親河。

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

名片
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中國蔬菜之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壽光市的母親河
簡介
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旨,以農聖賈思勰故里為內涵,以壽光“中國蔬菜之鄉”生態農業文化為特色,將人文與自然有機結合起來,是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宣傳科普教育為一體的新建景區。
2010年4月24日,國家旅遊局、省旅遊局和市旅遊局的專家組成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驗收組,對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創建4A級旅遊景區進行審核驗收。5月10日,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批准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2005年3月動工建設,2006年10月部分項目初步建成並向遊人開放。目前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已經進入了完善階段,隨著國際划艇培訓中心、運動中心、娛樂中心、孔子研究中心及一系列相關配套設施等建好後,將會更好地滿足市民的日常休閒娛樂需求。
彌河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壽光市的母親河,貫穿壽光市全境,生態農業觀光園是彌河風光帶的一部分,南起張建橋大橋,北至寒橋大橋,長5.5公里,東、西兩向各至彌河防護堤,面積約428公頃。其中河流面積121公頃,河灘薄地面積307公頃。該觀光園與山東省東部“兩山(崑嵛山、嶗山)一閣(蓬萊閣)”,西部“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圈資源優勢互補,實現產品組合。整個布局堅持以人為本,強調人與自然的親近與自然對人的淨化,通過環河林蔭大道,串聯六大主題板塊,形成“一軸”、“一環”、“五區”的布局形式。
一軸:
水景觀軸,主要水景為彌河開闊水面。規劃引水入灘,並充分利用現有荷池、魚塘,形成河、溪、灣、堤、島俱有的水系景觀。
一環:
環河林蔭道,建設沿河大面積的果園和林地、花地、觀光菜圃,體現壽光的生態農業特色。
五區:
林果綠洲區:種植柿樹、銀杏、文冠果、石榴、杏、梨、木瓜等精製林果,將植物文化融入造景之中,形成蔚為壯觀的連續景觀林帶。
花城風采區:利用地形高差構成疊落的花卉梯田,種植色彩絢麗的花卉,形成花團錦簇、欣欣向榮的熱烈氣氛。芳菲無限的桃花島上,可覽閱王猛捫虱談兵、閭丘先生乞壽、姜太公釣魚等齊人其事,品賞詩、文、書、畫的文化內涵。
牡丹觀賞區:由“牡丹獻壽”、“日精月華”等八個分區組成,建有國色天香牌樓、乾坤潭、牡丹亭等景點20餘處,現種植名貴牡丹30餘萬株,共十大花色,900多個品種,另外搭配種植名貴花卉近百個品種,已基本形成以牡丹為主,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常年有景、層次豐富的園林景觀。
水上遊覽區:利用彌河廣闊的水面,開展划船、垂釣、龍舟賽等水上活動。設有索橋、藤橋各一座,營造親水休閒環境。
高科技生態農業展覽區:是中國(壽光)蔬菜科技博覽會主會場所在地,室內展廳面積達7萬平方米,有30多萬盆盆栽展品,三萬多公斤實物展品,1500多個實地栽培品種,組成了近二百個蔬菜園林式景點,展示生態農業、綠色產品等。配套建設了400多個泊位的疏林式停車場及座凳、張拉膜、木質棧道等休閒娛樂設施。
彌河生態農業觀光園綠化規劃以風景林為背景,果林與風景林相互穿插鑲嵌,花田、菜圃點綴其間的“花城菜都”景觀,概括為:“花田、菜圃、果林帶、風景林帶”。通過建設沿河大面積的果園和林地、花地,實現城市生態、旅遊空間景觀、水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發展,充分發揮其生態功能、旅遊功能、保護功能和生產功能,體現壽光地域文化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