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飛[中國礦業大學資深教授]

張鵬飛[中國礦業大學資深教授]

張鵬飛,我國著名沉積學家、煤田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以及《古地理學報》編委。

人物生平

張鵬飛教授1921年11月出生於戰亂頻仍的舊中國。他年輕時即目睹了祖國和人民遭受的苦難,從而立志勤奮學習,為改變國家的面貌不懈努力。他於1944年至1947年先後在西北工學院礦冶系、西北農學院及天津北洋大學地質學系學習,1948年至195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1951年中國礦業學院成立之初他來校任教,後擔任礦岩教研室主任,是學校地質系和煤田地質專業的奠基人之一。60年來,張鵬飛經歷了中國礦業大學從天津到北京、北京到四川、四川到徐州、徐州到北京的曲折發展歷程。雖經風雨滄桑,他仍矢志不渝,始終奮鬥在教學科研第一線。1962年,他被評為副教授,1985年被評為教授。1986年,他如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工作經歷

張鵬飛教授1944年至1947年先後在西北工學院礦冶系、西北農學院及天津北洋大學地質學系學習,1947年至1950年就讀於北京大學地質學系,1950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51年中國礦業學院成立之初,即來該校任教,後擔任礦岩教研室主任,是該校地質系和煤田地質專業的奠基人之一。

50年來,張鵬飛教授經歷了中國礦大由天津到北京、由北京到四川、由四川到徐州、由徐州回北京的曲折發展歷程。風雨滄桑、先生矢志不移,始終奮鬥在教學科研第一線,為中國礦業大學的振興和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1986年他如願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張鵬飛先生在高校執教已50餘年。他1962年被評為副教授,1985年被評為教授。不管是從事本科生的教學工作,還是指導碩士和博士生,張先生始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他在教書育人方面誨人不倦、熱情誠懇及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品德,使其學生們和年輕教師受益匪淺。半個多世紀以來,張鵬飛教授為祖國培養了大批煤田地質科技人才,其中包括博士3名、碩士18名以及退休後協同年輕教師指導的許許多多博士和碩士。 張鵬飛教授長期從事沉積學、沉積岩石學和煤田地質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為本科生開設礦物學、岩石學、沉積岩石學及沉積環境分析等課程,為研究生主講沉積學原理、碳酸鹽岩岩石學、砂岩岩石學、沉積環境研究方法等課程。

張鵬飛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含煤岩系沉積環境和古地理演化,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他以更飽滿的熱情,與研究生們一起承擔廣西晚二疊世碳酸鹽岩型煤系沉積相及聚煤模式、南方石炭紀沉積環境及聚煤模式、雲貴川晚二疊世沉積環境及聚煤規律以及西北吐哈盆地早中侏羅世成煤環境及沉積古地理研究等多項科研任務。在對這些地區的含煤岩系沉積環境、沉積體系、成煤模式及成煤古地理演化等研究的基礎上,對一些沉積學和煤田地質學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提出“幕式聚煤作用”理論,認為一些大面積穩定展布的厚煤層可能形成於海平面上升過程中,即海侵過程成煤;在對我國著名的碳酸鹽岩型煤系——廣西合山組及貴州吳家坪組和長興組等進行系統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包括台地總體變淺成煤、台內灘丘變淺成煤以及台地邊緣淺灘變淺成煤等三種碳酸鹽台地聚煤模式,發現碳同位素在晚二疊世的吳家坪階與長興階的界線處的突然降低事件;對湖南石炭紀進行了沉積學及岩相古地理學研究,認為我國最早聚煤期湖南早石炭世煤層形成於障壁—?湖—潮坪沉積體系,並對煤層形成的規律性進行了研究;對我國煤系高嶺岩物質組成及成礦機理進行研究,提出四種成礦模式,並認為生物和有機質在高嶺岩成礦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等新穎的學術思想 。

學術成就

主編《沉積岩石學》、《含煤岩系沉積環境分析》等教材。承擔過國家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煤炭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任務。主編《吐哈盆地含煤沉積與煤成油》、《華北晚古生代煤系高嶺岩物質組成和成礦機理研究》等專著,發表論文50餘篇。其科研成果曾獲得原煤炭部飛馬獎、煤炭部科技進步獎、教育部科技進步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多項獎勵。張鵬飛教授還是《沉積學報》和《古地理學報》的編委,並曾擔任沉積學會常務理事。

嚴謹治學

張鵬飛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含煤岩系沉積環境和古地理演化。為此,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江南北,研究課題涵蓋古今地質領域。20世紀70年代以來,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與研究生們一起承擔廣西晚二疊世碳酸鹽岩型煤系沉積相及聚煤模式、南方石炭紀沉積環境及聚煤模式、雲貴川晚二疊世沉積環境及聚煤規律以及西北吐哈盆地早中侏羅世成煤環境及沉積古地理研究等多項科研任務。在對這些地區的含煤岩系沉積環境、沉積體系、成煤模式及成煤古地理演化等研究的基礎上,對一些沉積學和煤田地質學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張鵬飛教授提出了“幕式聚煤作用”理論。他認為,煤層底板根土岩是基底暴露期間潮濕氣候下的古土壤層,煤層是在基準面抬升過程中堆積而成的,煤層和根土岩之間的界面代表了一次間斷面,可以作為層序地層學中的準層序界面;厚度較大的、大區域分布的煤層,是主要聚煤作用幕期形成的,而厚度較小的、局部分布的煤層,則是次要聚煤作用幕期形成的。

20世紀80年代,國內外加強了對碳酸岩岩石學及沉積相方面的工作,出現了碳酸岩沉積相和岩相古地理的研究高潮。陸表海碳酸岩型含煤系作為一種特殊的含煤岩系,引起了廣大地質學者的重視。我國南方廣西晚二疊世合山組及貴州東南部晚二疊世吳家坪組與長興組是典型的碳酸岩型含煤岩系。經過多年研究,張鵬飛教授提出了包括台地總體變淺成煤、台內灘丘變淺成煤以及台地邊緣淺灘變淺成煤等三種碳酸鹽台地聚煤模式,並發現碳同位素在晚二疊世的吳家坪階與長興階的界線處的突然降低事件。此外,他還對湖南石炭紀進行了沉積學及岩相古地理學研究,認為我國最早聚煤期湖南早石炭世煤層形成於障壁砂壩—瀉湖—潮坪沉積體系,並對煤層形成的規律性進行了研究。

經過10餘年的努力探索,張鵬飛教授等對中國揚子地台、華北地台南緣及吉黑海西褶皺系某些有代表性煤田進行了含煤岩系的沉積學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性資料。20世紀90年代初,在著名地質學家馮增昭教授主編的《中國沉積學》一書中,張鵬飛教授以滇東、黔西、淮南、黑龍江鶴崗、湘中及桂中等地區的晚古生代和中生代含煤岩係為例,著重介紹了煤層和沉積體系,包括沖積扇三角洲、河流、複合型三角洲平原、湖泊、障壁砂壩和碳酸鹽台地,並探討了不同沉積體系下的聚煤特徵和含煤性。

高嶺岩(土)資源理論研究及其開發套用構成了近代固體地球科學領域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已逐漸形成一個研究熱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張鵬飛教授對我國煤系高嶺岩物質組成及成礦機理進行了系統研究,並提出了魯西A層高嶺岩、夾矸及底板型高嶺岩、木節土型軟質高嶺土、淮南下石盒子組B層高嶺岩等四種成因模式。他認為,生物和有機質在高嶺岩成礦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嚴謹求實,追求卓越”是張鵬飛教授60多年來從事地質工作的體會,而“活到老,學到老”是他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退休以後,他仍然積極參與科研活動,依然時刻關心年輕教師的成長,關注年輕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活動和研究生培養工作。同時,他還繼續對我國古地理學和沉積學的發展以及《古地理學報》的創建和發展辛勤工作和獻計獻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桃李成言,下自成蹊。如果先生是一本書,那最精彩的篇章一定寫著“園丁”二字;如果先生是一卷畫,那最壯美的一幅就是一支蠟燭,始終放射出燃燒自己和照亮別人的光輝。張鵬飛教授就是這么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老人,他對國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對青年學子的拳拳愛心,可謂是學之良師、德之楷模,永遠滋潤著我們的心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