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2001年畢業於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及核技術專業,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專業為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2006年獲博士學位。同年蘭州大學以優秀博士待遇引進到核科學與技術學院工作。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相對論平均場理論的研究與套用,系統性的計算了超重核的基態性質,同時還運用推廣的液滴模型計算了超重核的alpha衰變半壽命。
主要貢獻
以第一作者發表文章17篇,其中5篇Phys.Rev.C,1篇Euro.Phys.J.A,1篇Int.J.Mod.Phys.E。從2006年9月到2007年7月應U.Lombardo教授邀請在義大利卡塔尼亞大學物理與天文系學習與合作研究,主要工作是運用Brueckner-Hartree-Fock理論研究核物質中核子-核子散射截面。2007年下半年承擔核物理專業主幹課程“電動力學”的教學任務,並同時開展科研工作,現在核學院指導3名碩士生的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批准號:10775061)。
主要學術論著
Anomaly in the Charge Radii and Nuclear Structure。
Systematic Study of Stability of Super Heavy Nuclei。
Improved BCS-type pairing for the relativistic mean-field theory。
Ground state properties of superheavy nuclei in relativistic mean field theory。
α decay half-lives of new superheavy nuclei within a generalized liquid drop mode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α decay half-lives of the heaviest odd-Z elements and general predictions。
Nucleon-nucleon cross sections in dense nuclear matter。
Recent α decay half-lives and analytic expression predictions including superheavy nuclei。
α particle preformation in heavy nuclei and penetration probability。
Properties of the superheavy element~287 115 and its α-decay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