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11年武昌首義後,轉赴寧、漢,加入革命軍北伐。南北議和後,返豫任河南省臨時議會議員。1914年,赴美入伊利諾斯大學求學。
1918年獲政治教育碩士學位。次年回國,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
1919年至1927年,當時的河南大學兩易校名,張鴻烈一直擔任校長。在河南大學從“預校”到“大學”的發展歷程中,他做出了突出貢獻,是早期河南大學重要的領導人。
1922年,該校擴充為省立中州大學,仍任校長。1925年,兼任河南省教育廳長。
1927年北伐後,中州大學易名中山大學(河南大學前身),仍任校長兼教育廳長。
1930年中原大戰時,兼任河南省政府秘書長;戰後任山東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協助韓復榘從事山東建設。1939年赴渝,任行政院參議兼國民經濟建設委員會委員。
1944年返豫,任河南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
1946年5月,任河南省議會副議長兼黃泛區復興建設協會常務理事;同年11月,當選制憲國大代表。1948年當選行憲候補立法委員、立法委員。
1949年6月到台灣。
1953年入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
1949年6月,張鴻烈到台灣,定居台中。1962年6月10日,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去世,終年77歲。譯著有《中國與日本之關係》。
人物生平
張鴻烈,字幼山,1884年生,河南省固始縣分水鄉柯家樓村(今屬沙河鋪鄉)人。他是河南省國民黨名人之一(編者註:1919年— 1927年先後擔任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中州大學、河南中山大學校長,三校延續,後為河南大學)。
張鴻烈青年時期,投身於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信奉三民主義。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後,到處收買革命者,以圖鞏固北洋軍閥反動政權,任命他為縣長。張拒絕,遂赴美留學,八年後歸國,任河南省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校長。1992年,馮玉祥任河南督軍時,祖父在教育界人士支持下,將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改辦為中州大學(即河南大學前身),這是河南第一所高等學府,祖父任校長。他十分重視大學師資配備,陸續聘請了一批學識優長的人來中州大學任教。以後他還任過河南教育廳長。1930年中原大戰閻馮方面失敗後,他隨韓復榘到山東,任山東省建設廳長。韓憂懼蔣介石,每當南京政府開會,他借辭不與,皆令我祖父替他參加。祖父在任時,曾親手策劃濟南的城市建設,先後規劃了濟南市商埠區,修建了山東省體育場、自來水公司,開辦了汽車司機講習所,成立了濟南市長途電話管理局,並使山東省縣縣都通了長途電話。1932年,故鄉固始縣水災嚴重,他曾令其侄張正文在全縣放賬佘糧,救濟災民。水災後,固始縣縣長送給張家“惠澤梓里”匾額一塊,以示感謝。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韓復榘一心想保全他的山東地盤,不想抗日,並和蔣介石明爭暗鬥,後韓被蔣介石密令殺死於武漢。此時,我祖父又不願隨何思源在魯北堅持,便往重慶,住仙女廟街,擔任些臨時性的社會職務。
1945年抗戰勝利,他參加接受河南省敵偽投降事務,在此之前已擔任了河南省臨時參議會副議長(1945年底去掉了“臨時”二字),劉積學為議長。經八年抗戰及“水、旱、蝗、湯”災害後的河南人民,亟待休養生息,可國民政府視河南災情於不顧,變本加厲,進行新的搜刮,已達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於是河南成立了11人的“河南災情哭訴團”,祖父為團長,赴南京請願。到京後,幾經周折,歷盡磨難,取得社會各方面對河南的同情和支持,迫使當局同意減免河南部分田賦和軍糧。1947年秋,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祖父以“進京呼籲請兵”為由,攜家屬離開封,遷至南京,住中華門裡信復河街72號。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國民黨軍隊潰敗。祖父曾率領在南京的河南“國大代表”去見蔣介石,請其調遣軍隊解開封之圍,並在南京謀劃成立河南流亡政府和“國立豫州臨時中學”。河南省政府主席劉茂恩在開封解放後,隻身逃至南京,欲見蔣介石,祖父竭力勸阻(當時有人控告劉棄城先逃),並在生活上資助劉。1948年8月,張軫想當河南省主席,到南京活動。祖父系河南的元老人物,張軫親自登門拜訪。祖父建議張軫勿操之過急,待時局穩定後量力而行。張軫照辦。張軫任河南省主席後,曾特設招待會宴請祖父,並請他繼任河南省參議會副議長。新組成的河南省政府從南京遷至鄭州。不久鄭州、開封、商丘等城市相繼解放,河南省政府又遷至信陽(當時信陽為張軫直轄部隊防區)。祖父這時離開南京,隨國民政府轉至廣州,於1949年9月廣州解放前夕到台灣。到台後,擔任“立法院委員”。1962年6月10日,因患肺癌,醫治無效去世,終年78歲。
祖父兄弟五人,他行二,本來是我的叔祖,我的本生祖居長。祖父原配夫人萬淑真,固始縣泉河鄉洪家樓人,為名門閨秀,早年隨祖父到過美國,他們得過一個男孩,不幸夭亡,於是就要了我父(在親兄弟中也是行二)張正化承嗣,並要了一個董姓的外甥女改姓名張正坤作為女兒。我父的婚事也是祖父操辦的。我父母對祖父和萬太夫人皆以父母稱之,我自然也喊他們祖父、祖母了。我是1935年在濟南出生,祖父為我起名克任,解放後我為了省略字的筆畫,改為克仁。1945年,經河南省參議會同事介紹,祖父繼娶劉淑秀女士,在大陸期間生過一男一女,到台灣後又生了兩個男孩,四人均在台長大,大學畢業後參加工作。祖父原配萬氏也到了台灣,於1972年去世。祖父到台後的情況,是我僑居美國的姑母張正坤告訴我的,她已與1995年去世。
祖父譜名本叫鴻運,這是他親口所言。1948年,一天,祖母劉淑秀問我:“你們家的輩分是按哪些字排得?”我答:“據墓碑上記載,是按‘運正克家,光宗繼世,維川孝友,培振先聲’的次序排得。”她說:“那你爺爺的名字為啥不帶運字呢?”恰巧祖父走到跟前,說:“我原名張鴻運,後改鴻烈的“。
(本文原載1988年印出的《鶴壁文史資料》第4輯,經作者於1997年春作了補充。作者張克仁,1954年畢業於淮南煤礦學校電工專業,曾任鶴壁礦務局一礦工程師、綜合辦公室主任、鶴壁市政協委員等職,已退休)
河南大學歷任校長
河南大學建於1912年,崛起於開封。始稱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後經中州大學、國立第五中山大學、省立河南大學、國立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學院、開封師範學院、河南師範大學等階段,1984年恢復河南大學校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