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岐[抗聯第三路軍秘書長]

張鳳歧(1911~1945)又名興周,曾用名張子孚、張中孚,張樂然。原籍開原縣刁皮屯村。1936年投身革命,去黑龍江省富錦縣,先任教,後參加東北抗日聯軍.於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抗聯獨立師秘書長、十一軍秘書長、第三路軍秘書長,是我省早期參加抗聯的先驅,曾兩次去蘇聯參加抗聯整編。1945年秋,從蘇聯回國,在同江渡口被反動派武裝包圍,壯烈犧牲,年僅34歲。

基本信息

家世與童年

張鳳歧同志1911年出生於奉天省(今遼寧省)開原縣八棵樹村刁皮屯。幼年家境富裕,有地三十多畝,車馬農具俱全,年收入略有節餘。父親張仲剛是個老實憨厚的農民,母親閻氏為人賢淑,妯娌間和睦,善於料理家務。 張鳳歧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大哥張鳳鳴、三弟張鳳德、四弟張鳳溥,都曾國小六年畢業,在家務農。

1920年,九歲的 張鳳歧入貂皮屯國小讀書,畢業後考入八棵樹高小。他天資聰穎,性格開朗,好學上進,品學兼優,在學六年歷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喜愛。他的高小老師崔作民先生讚揚說:“鳳歧念書與眾不同,開學課本發到手,不到幾天時間,不但都能通讀,尚能背誦大半,真是個天才。”他從不自滿,善於幫助團結同學,特別是對學習差的同學的幫助。他嚴以律己,愛衛生,講道德,懂禮貌,守紀律,尊師長。在校都稱他是個好學生,選他為級長,兼為老師的一個好助手。

課餘時間,他手不釋卷,博覽古今中外書籍很多,特別喜讀古書,如《岳飛傳》、《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他讀書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並力求甚解,苦心鑽研,主張學用結合,從書中得到教益。因此古書中的愛國人物對他影響較深,從精忠報國叱吒風雲的人物中得到啟迪,為他後來走上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礎。

中學時代

張鳳歧同志於192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了開原縣兩級中學。由於他勤奮學習,各科成績在學生中均屬第一,冠譽全校,深受老師的讚賞,並譽為學生中的佼佼者,同學們的好榜樣。

開原縣中學歷史悠久,聞名遐邇,並且校風校貌好。因此一些進步教師和學生都願投身該校任教、就讀。 張鳳歧的中學時代正是中國局勢發生劇烈變化的時期,日本帝國主義鐵蹄加緊對我國的踐踏,夢想吞併全中國,中華民族危機日益加劇。1928年“皇姑屯事件”後,日本帝國主義先後製造了一系列嚴重的侵華事件。東北各大中學校時有聚會聲討之舉。

大學時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侵占瀋陽,東北各大院校被迫停課,大批學生流亡北平,部分中學也時有罷課之勢。

張鳳歧同志小時即愛好書畫。開原老城中學畢業後,於1931年冬考入北平郁文大學美術系。

東北當局對日本侵略者無能為力,各院校準備罷課,以示反抗。 張鳳歧利用此時在校內積極傳播外地學生罷課訊息和鼓動進步學生抗日報國,並不斷和進步學生談論時局,抨擊時政,議論國家未來大事。他還鼓動學生閱讀進步書籍,從中尋求革命真理,使進步學生真正感到了人生的意義,為中國革命獻身,為拯救中華民族貢獻力量。

張鳳歧同志小時即愛好書畫。開原老城中學畢業後,於1931年冬考入北平郁文大學美術系。

郁文大學是私立綜合性大學,學制四年。由於傳統思想的束縛和舊政權的統治,使這所大學學術空氣和民主思想都不如其他大學那樣活躍,學生運動的發展也受到阻礙。但1932年以後,隨著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日急,為挽救國家危亡,全國各大專院校相繼組成了愛國學生“救亡會”,開展反日救國鬥爭。郁文大學受其影響也開始活躍起來。 張鳳歧同志和進步同學積極參加校內救亡講演活動,在郁文大學播下了抗日種子。為了擴大反日救國宣傳,他還利用假期秘密回到開原宣傳抗日救亡活動。直到現在,開原仍有些老年人談起他在大學念書時回開原宣傳抗日的事情。

張鳳歧在北平郁文大學學習中,學業更有所進步,不但對美術有較深的造詣,對漢語和英語都有較高的水平。

這時,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越來越深,以極大的熱情追求革命,尋求真理,政見益趨深化。全國人民對腐敗無能的國民黨政府大失所望,東北流亡學生日益增多。這時 張鳳歧同志同東北流亡學生和進步人士接觸更為頻繁。當時他雖身處逆境卻能在逆境中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學生的救亡活動,和東北流亡學生共同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如饑似渴地學習進步書籍,把書本學習和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把藝術和政治結合起來,從中探索國家的前途和命運。這個時期 張鳳歧同志的愛國思想愈加強烈,開始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使他後來終於成為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

信奉教育救國

1935年冬,張鳳岐從北平郁文大學畢業後,不願為日寇效勞,關心家鄉教育事業,毅然回到家鄉當了國小教員。他教學認真,年少老成,謙虛謹慎,衣著樸素,喜談愛國思想。他對學生要求嚴格,態度和藹可親。學生把他看作良師益友,感情十分融洽,都願意聽他的教誨。他平易近人,家鄉的父老特別是一些進步人士更喜歡接近他。他善於講古比今,以史為鑑,潛移默化地講述愛國道理,宣傳反帝愛國思想,講的深入淺出,條理明白,人人敬佩。

他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十分關心家鄉的教育事業。他認為國家的興亡,與人民素質有關。他說:“一些已開發國家都非常重視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質,我們為什麼不能?”他不僅抓校內教育,也關心對平民的教育,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平民識字班,想方設法幫助家鄉人民提高文化。

在貂皮屯國小任教一個學期後轉到八棵樹村兩級國小任教。在那裡他仍組織民眾識字班,廣泛開展識字活動,並注重教學質量。在他的教育下學生和青年中後來成為各方面人才者頗多,他為家鄉的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

反日鬥爭

1936年,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日趨加緊,祖國大好河山已有半壁淪陷。國民黨政府對日採取不抵抗政策,對內卻積極“剿共”,迫害進步力量。全國民心渙散,漢奸賣國賊認賊作父,為虎作倀 甘當亡國奴。人民怨聲載道。面對國破家亡的現實, 張鳳歧同志進—步認識到:要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必須有組織有領導地團結民眾。1936年冬,他毅然離開了年邁的父母、善良的妻子、可愛的兒女,離開了和他朝夕相處的師生,離開了生他養他的家鄉,挺身北疆,經人介紹到黑龍江省富錦縣兩級中學任教。

富錦兩級中學是中共北滿省委在邊境地區開闢新戰區的活動據點。主要負責人是張進思同志,他的公開身份是富錦兩級中學校長。張進思是黑龍江省巴彥縣人,早年畢業於北平清華大學,與胡喬木、於天放同志是同學。曾任北平西郊區委書記,代理北平市委書記。1931年夏北平市委被破壞,張進思同志去往上海,旋即到東北,在滿洲省委領導下,在黑龍江省巴彥縣組建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六軍(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任軍事指揮員,以後又在滿洲省委領導下做秘密工作。

張進思同志才華橫溢,他在富錦做地下工作時曾寫一首《反日大同盟》歌曲,動員和鼓勵地下工作者、抗聯官兵、社會進步人士和其他一些有志青年,投身抗日救我中華。同時,為了開展工作,以補充教師不足為由,他重返北平找來王文郁(地下黨員)和曾昭芳同志到富錦中學充實革命力量。恰好此時, 張鳳歧同志經同鄉好友偽富錦協和會會長、愛國人士程芝香介紹,到富錦中學任美術教師。 張鳳歧同志在富錦中學任教期間,當其抗日救國的秘密活動被日寇特務察覺後,將其照片寄回開原警察當局,招來警察對其家屬大肆搜查和秘密監視,致使全家無法安居,終日提心弔膽,並隨時都伴有生命危險的困苦處境。

富錦兩級中學教師,多系進步教師,都踴躍參加抗日救亡秘密活動。因 張鳳歧同志的學識和書畫水平及進步思想受到張進思的賞識,於是很多工作都委以 張鳳歧同志去做, 張鳳歧並以能書會畫和善講的特點積極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從而教育啟發愛國學生和青年參加救亡活動,在全校師生中頗有影響。因此,北滿省委把張進思和 張鳳歧同志列為重點培養人才,準備調往省委另行分配。但由於當時日寇對北滿控制很嚴,省委開展工作比較困難,加之原校長張進思活動有所暴露,日寇便有目的的把進思提升為偽縣教育股股長,對他的活動便於監督,進思察覺後,故未赴任工作,卻離開了學校。為了不使富錦兩級中學這個抗日據點受到損失,張進思離校前委任 張鳳歧同志為該校校長。他從此感到自己的責任重大,更加熱愛並團結進步師生,積極參加抗日活動,出色地完成了地下黨交給他的各項任務。如現在健在的黑龍江省民革委員王善述和黑龍江省委幼稚園校長劉向書同志,都是 張鳳歧同志當年的學生。在回憶中他們都說:“ 張鳳歧同志在特務密集、刀槍如林的困難環境中不畏艱險,置個人生死於度外,參加和領導進步師生進行愛國抗日活動,是一位了不起的愛國人士,進步的教師,人民的楷模。”

抗日鬥爭

1937年8月28日,根據中共北滿省委馮仲雲的指示,抗聯獨立師師長祁致中派副官郭革一去富錦縣接張進思、 張鳳歧、於樹屏(即於天放)和陳森到部隊工作。途中遇敵,張進思壯烈犧牲。到部隊後, 張鳳歧被任命為獨立師秘書長,於樹屏被任命為隨軍校長,從此 張鳳歧成為師的高級文職官員。但當時由於日本侵略者瘋狂地加緊對北滿進行封鎖,同年11月,根據中共北滿省委決定,抗聯獨立師改編為抗聯第十一軍, 張鳳歧被任命為軍秘書長。

當時新改編的十一軍武器彈藥極度缺乏,原來雖有小型兵工廠也因缺少藥劑難以生產。抗聯千餘名戰士被圍困在深山密林之中,日本關東軍、日偽靖安軍及江上軍常從水陸兩方面對抗聯進行"圍剿"。面對這種艱難的環境, 張鳳歧選擇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道路,於1938年1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後來,為擺脫敵軍的圍困,保存實力,突破敵人對北滿的重重封鎖,第十一軍在1938年1月奉命“西征”,去嫩江、鐵力、慶城(慶安)一帶,伺機打擊日本侵略軍,壯大革命力量,最後消滅日本侵略者,不久又回師富錦,仍在原來的密林中活動。由於當時正處冰天雪地的嚴冬季節,氣候異常惡劣,全軍已彈盡糧絕,身無棉衣,尚在被圍困之中,致使抗聯多數官兵活活被凍死、餓死在深山老林。

1938年春季,只剩下百餘人的抗聯十一軍,奉命與第三路軍合併, 張鳳歧帶領十一軍餘部完成了這一任務。第三路軍軍長是李兆麟, 張鳳歧被任命為第三路軍秘書長,跟隨李兆麟將軍繼續抗日,1941年初和1943年冬兩次跟隨李兆麟將軍去蘇聯整編。

1945年秋, 張鳳歧從蘇聯回國途中,在中國邊境同江渡口被反動武裝包圍,壯烈犧牲,時年僅34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