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鏡如

張鏡如

張鏡如(1929年5月-2016年8月27日)出生於上海市崇明縣。原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著名醫學教育家、生理學家。張鏡如在我國生理學界為大家所熟悉,他參與主編的《生理學》教材,被廣泛使用,頗受歡迎。

張鏡如,1929年5月出生於上海市崇明縣農村。中國共產黨黨員、復旦大學正局級退休幹部、原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博士生導師、著名醫學教育家、生理學家。4歲時隨父母遷居上海市區,6歲在其父親執教的國小讀書。國小六年中,算術成績最好,其它功課成績一般。1941年國小畢業,進入中學。當時,上海已被日本侵占,百姓遭殃。做國小教師的父親收入微薄,家境日益貧困,支付子女教育費發生困難,只能從“申報”助學金中取得部分學費資助。初二時,他由學校推薦,報考“叔蕷公”獎學金,取得了學雜費和書籍費的資助。為了能持續取得獎學金,他加倍努力,發奮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得到老師和同學的信任,擔任班長工作。在高中階段他還得到數學老師兼校長的關懷,送給一套大學數學書籍,希望他能進入大學數學系學習。後來,他尊重父親的意願,1947年考入上海醫學院
大學階段,他學習主動。由於偏愛理解性課程,他對生理學情有獨鍾,願意花力氣去思考、鑽研,閱讀了較多的書籍;有機會就請教徐豐彥教授,表達自己的學習心得,得到教授的青睞,並取得了進一步學習機會。他被安排做神經標本,能在僅有的一台示波器上引導和觀察動作電位。畢業前分配進入第二屆生理學高師班培養。高師班學習期間,他學習和掌握了較多的基本技能,例如吹玻璃、基本金工和慢性動物實驗手術等。畢業後留生理學教研室工作。
留校後,他工作勤奮。當時,教研室主任徐豐彥教授對年輕教師的培養,始終遵循著培養與工作相結合的原則,對新助教首先要求能帶好學生實驗。張鏡如先生備課認真,對帶實驗過程中發生的問題,利用晚上和休息日反覆實踐,尋找並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採取措施,改進實驗供應室工作和實驗內容,並能不斷總結,修改實驗指導,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當時巴甫洛夫學說被引入教學內容,急需開展條件反射實驗。他被安排去裝備隔音室和訓練唾液瘺犬,從無到有,用了半年時間。為了使無關刺激和非條件刺激能穩定地、間隔地出現,他反覆思考,不斷改進,最後利用電動記紋鼓的恆速轉動,設計出能穩定、間隔地給予刺激的裝置,獲得成功。當時這一裝置在林樹模教授參觀時受到表揚。工作一年後,他被派往生理所學習半年電子學,學後立即在教研室內開講,普及提高全教研室成員的電子學水平,技術員通過學習每人還裝一台花式電子刺激器。從那時起,教研室開始了電生理設備的組建。1955年他又去生理所電生理學習班學習,回來後把一些電生理實驗引入學生實驗,更新教學內容。1956年前蘇聯專家來教研室開辦全國生理學高師班,並提出講課時要配課堂示教,還要開設高級實驗課。這兩項任務難度大,但他勇於承坦,並要求自己必須完成它,完成好。對課堂示教這項目,要求實驗成功率極高,實驗結果要在講課間及時出現,還要有良好的可見度。通過反覆摸索,想方設法克服困難,在一位技術員的共同努力下,終於完成了系列課堂示教。至於開設高級實驗課,難度也很大,他按前蘇聯專家開列的內容,從採購設備開始,買不到的器材還得向生理所去借,或自己加工。在實驗器材裝備完畢後,先行試做,成熟後才能讓大家來做。完成上述兩項任務後,他還寫了本《課堂示教》講義,為教研室以後的教學留下了寶貴的資料。在教研室總結這段工作時,得到大家的好評。他自己也深有體會地說:任務重,工作難,壓力大,努力去做,通過實踐,收穫也多。1957年開始講課,先講部分章節,後講全部教材。在這過程中,他閱讀了較多的大型教本、專著和綜述,以及少數有關的文獻資料,做學習筆記,寫出了一套講稿。還不斷從學生的提問和意見中吸取有價值的內容,充實到講稿里,改進教學法,使講課能切合學生水平和教學要求。他每次備課,總能結合不同對象,收集資料,寫出符合要求的講稿,採取最佳教學法去講課,因而取得較好的課堂效果,得到學生的好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自己對備課和講課總結了幾條經驗,得到某些院校生理學同行的邀請,進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1961年他開始參加生理學各類教材的編寫工作,從實驗指導到不同層次使用的生理學教材。1962年參加國家衛生部部定教材《生理學》的編寫。隨著編寫能力的提高,1982年參與主編衛生部規劃教材《生理學》,第二版獲得優秀教材獎,第三版獲得高校優秀教材全國特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983年擔任博士生導師期問,配合研究生教學,又參與主編了《人體生理學》大型參考書,該書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1993年再次主編衛生部規劃教材《生理學》第四版,該版按衛生部教材會議要求,在第三版教材基礎上,對內容進行精簡和刪改,並增添了近代進展,以適應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1996年《生理學》第四版出版後,被廣泛使用。迄今還常有讀者來信,,他作為主編能及時給予答覆,並將資料收集後轉給第五版編委會,使教材質量不斷提高。他在主編教材的工作中,一貫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在主編《人體生理學》期間,正逢擔任校長之職,他常常是凌晨兩三點起床,在3~7點鐘進行審稿、修改、編輯等繁重工作。天天如此,連續數月,直到任務完成。
進行科學研究是高校教師的另一重要工作,1957年他開始從事“分析頸動脈竇呼吸反射先興奮後抑制反應”的研究項目。當時為回響研究祖國醫學的號召,他聯繫竇性心律不齊的機制,獨有創見地提出“氣功調息”可能通過呼吸來改變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活動的緊張性,從而控制內臟活動,達到治病健身的目的。這一構想得到教授的肯定和大家的支持。通過動物實驗觀察,初步證實了這個構想,其成果得到衛生部的獎勵。1961年高教六十條實施後,他接受重點師資培養。在生理所張香桐教授指導下,進行系統科研訓練。三年學習期間,他勤奮刻苦,積極思考,抓住每次嚮導師匯報的機會,充分準備,提出下一步打算和具體措施,爭取導師給予更多的指導。在研究大腦皮層誘發電位的相互作用”的課題中有所創新。經過三年培養,科研能力明顯提高,特別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上受到嚴格的訓練,為以後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20世紀70年代後期,他與教研室年輕教師和研究生一起,繼續從事呼吸生理的研究,主要涉及嗎啡呼吸抑制機制的分析、7一氨基丁酸對呼吸中樞的抑制作用、膈神經放電高頻振盪等。當時經費、設備等條件有限,只能自己動手,採用自製的多管玻璃微電極,在國內開始進行電生理微電泳實驗觀察;自製微電泳儀,改進給藥方法,使研究工作能較為深入地開展,取得了系列成果。部分成果獲得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共事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也均得到了學位。此外,他曾擔任過全國生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還獲得“名譽理事”稱號。長期以來,他曾擔任《生理學報》編委、常務編委、副主編等職務;還參編了《人體生理學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和《中國生理學史》等著作,為國內生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努力。70年代後期,形勢振奮人心。大家都希望把教研室儘快建設起來,他被推選人教研室領導班子。他深感責任重大,經過縝密思考,他對建設教研室首先指出自己的構思,供大家討論,然後集中民眾智慧,制訂出方案。最後採取了七項措施:①教學工作走上正軌,編寫生理學講義,穩定教學內容,並參加全國規劃教材的編寫。②加速較高年師資的培養,把教師分成兩組進行輪訓,一次輪訓為期兩年,兩組交叉進行。每個教師在兩年期間,半年擔任系統講課,一年半進行科研,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③撤銷絕大多數辦公室,改建成九個研究室,從事循環和呼吸生理的研究。在上級的支持下,逐步把研究條件裝備起來。④改進學生實驗室,採購必要的設備,修訂並充實實驗內容,編寫新的實驗指導。⑤招收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充實科研力量,擴大師資來源。⑥連續舉辦師資訓練班,培養外校低年師資,幫助帶教學生實驗。⑦擴展國際交流,派少數師資出國進修,並請國外專家來教研室短期講學,協助開展科研工作。通過了5~6個年頭,在大家的努力下,教研室在各方面均出現較快的進展,成為全校的先進教研室。在這階段中,他能嚴格執行上述措施,調動全室人員的積極性,秉公辦事,努力工作。自己承擔系統講課任務,帶教研究生,從事呼吸生理的研究。
1984年,他被任命為上海醫科大學校長。在校長任職期間,盡心盡責,專心致志,做好工作。在黨委領導下,依靠集體力量,為學校和師生員工辦了些實事。親自抓學校長遠規劃,如重點學科評定和建設,成立研究生院,開闢工廠和農村教學基地,拓展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交流等。其間正碰到職稱晉升工作,繁重又細緻的職稱評定工作,量大分歧多。他能耐心聽取多方意見,坦誠交談,以誠相待,既按政策辦事,又要公正合理,取得諒解,完成任務。校長任期一滿,他即返回教研室,回到教學科研崗位。
回室後,他仍為本科生授課,帶教研究生,從事延髓腹外側表面呼吸調節化學感受機制的研究。此外,還兼任醫學神經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為籌建該實驗室而努力。
1994年底,按規定辦了退休手續,他沒有接受返聘。1996年隨著上醫研究生院培養工作的發展,研究生院幾個院長親自到家來,希望老校長再度關心院的工作,並聘他為“博士生培養顧問小組”成員,任組長。面對事業需要,他欣然同意,並表示願為研究生教育盡義務。在接受任務後,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參與博士生培養相關的各項活動。他給博士生開設一些講座,參加博士生培養質量評估,如旁聽研究生課程、參加他們的開題、期中考核以及預答辯等。他認真聽講,從不缺席,全面評估,公正評分,及時集中顧問組成員的意見,寫出總結報告,肯定成績,提出建議,反饋給研究生院。研究生培養工作,面廣、點多,還常到幾個附屬醫院、研究所現場。1999年10月他獲得衛生部“老有所為奉獻獎”和上海市“老有所為精英獎”。

因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8月27日15時在上海中山醫院逝世,享年8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