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鎛紀念館

張鎛紀念館

張鎛,山東省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人,自幼聰明好學,1930年慕名我國第一代建築師梁思成教授,考取了由其任教的東北大學,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建築系。後在北平(北京)、天津、南京、重慶、廣州等地和香港基泰工程司從事建築設計工作。1941~1944年,曾在北京故宮進行大量古建築測繪工作。1940~1946年兼任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教授。1951年3月從香港回京,任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1995年退休,聘為院顧問總建築師。在著名建築大師楊庭寶的薰陶指導下,張鎛先生逐漸成為基泰的技術支柱,出色的完成了100餘項大中型設計任務,如先農壇體育場、香港荃灣電影院等。當時,在我國建築界已享有聲譽。新中國初建,百業待興,張鎛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他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友誼飯店、民族文化宮等建築。張鎛先生一生主持、指導了二百餘項重大工程,數量之多,造詣之深,世界少有。他長期擔任北京市建築設計師,曾是全國第四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圖)張鎛紀念館張鎛紀念館

在近年來,無棣縣檔案館加強了檔案資料的徵集工作,極大地豐富了館藏,突出了地方特色,特別是對當地名人和土特產資料的徵集,使檔案館館藏檔案門類齊全、特點突出。
在徵集到著名建築大師張鎛的資料、作品後,分別建立了個人全宗。為了加強對青少年的愛國愛鄉教育和縣情宣傳的需要,建立了“張鎛紀念館”。張鎛檔案全宗內容主要是張 規劃設計的建築圖紙及說明42套,個人著作8部,手稿5部,來往信函43封,照片188張,紀念冊2部,錄像一盒及個人生前用品一大宗。

張鎛簡介

(圖)張鎛紀念館張鎛紀念館

張鎛(1911.4~1999.7.1),祖籍山東省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其父張鳴歧曾任兩廣總督。張鎛先生自幼聰明好學,1930年慕名我國第一代建築師梁思成教授之名,考取了由其任教的東北大學,如魚得水,學業優秀。1989年國家命名中國十名建築設計大師之首。1994年出版張鎛所著的《我的建築創作道路》一書,是當代中國建築師完成的第一本自傳。
新中國初建,百業待興,張鎛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新中國的建設中。他主持設計了人民大會堂、北京飯店、民族飯店、友誼飯店、民族文化宮等建築。張鎛先生一生主持、指導了二百餘項重大工程,數量之多,造詣之深,世界少有。他長期擔任北京市建築設計師,曾是全國第四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七、八、九屆人大常委,曾兼任清華大學建築系研究生班導師,北京市人民政府專業技術顧問、首都建築藝術委員會顧問,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顧問。

設計作品

北京人民大會堂,民族文化宮,北京飯店,友誼賓館,中南海里的建築等百餘項。解放後,他捨棄了香港月薪十四兩黃金和公司的董事股份應了周恩來的約,轉途回國。周恩來最解他的心思,也是他最欽敬的人。他的敬業縝密被建築界稱為北京城建的活電腦。
張鎛在耄耋之年,懷戀故土,情鍾桑梓,為家鄉建設貢獻良多,深受鄉民的敬重和擁戴,無棣縣縣委、縣政府感念鄉賢熱愛家園的赤誠,2002年建立張鎛紀念館,並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向社會開放,旨在彰功褒德,以馨鄉土。
1990年無棣重建千年唐塔—海豐塔,張鎛先生不顧80歲高齡的身體,義無反顧的踏上了他日夜思念的故鄉,不計任何報酬,精心設計了海豐塔圖紙。現在這座千年古塔已成為無棣的特色建築之一。
1999年7月1日張鎛先生在北京同仁醫院病故,這位舉世著名的建築大師懷著一顆拳拳赤子心,把自己的骨灰安放在自己的老家—無棣縣車鎮鄉段家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