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片最優之處在於,她將屹立在風口浪尖的張藝謀徹底還原,讓我們從息息相關的生活中走近享譽世界的導演,了解震徹全球的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的光影背後。再回首,用飽蘸感情的心去體味這場視覺盛宴。
長卷舒展,活字跳躍;聖火激盪,情感噴放。張藝謀與他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導演團隊,用人類共通的語言,讓五千年文明躍然呈現,那一夜,中國驚艷世界。
主角介紹

張藝謀拍的影片有個性,富有想像力,表達了他對社會、人生獨特的觀察。每一部都有特點、有新意,在不斷地改變自己、超越自己。張藝謀珍惜自己的事業,對自己從事的職業有一種虔敬的態度。這種虔敬態度的根本就是:他永遠是一個導演,決不會因為當導演太出名就異化成其他的社會工作者。他知道自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也知道自己做得很好,他還知道他必須持續不斷地真誠地跟觀眾交流,人們就會更加理解喜歡他的工作。這樣一種虔敬的態度,讓人欽服。中國著名電影導演,曾執導《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等多部國際獲獎影片及《圖蘭朵》、《印象劉三姐》等多部大型歌舞劇。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組名單最終敲定,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任總導演,副總導演為陳維亞、張繼剛。
2008年奧運會導演組人選從去年開始公開招標,最初共有13個競標團隊,第一輪刷下8個之後,5個競標團隊進入候選,最終由奧組委選擇確定以總導演張藝謀,副總導演陳維亞、張繼剛為主的導演組成員。
幕後製作
1、是否使用大型LED曾經讓張藝謀很是為難
2、張藝謀否定中國元素最終選定“缶”開場
3、張藝謀的2008:最早的想法是“鳳還巢”
4、開幕式創意改了又改張藝謀堅持精益求精
拍攝花絮
只能成功

圈裡的謠言比較多,一個說法是可能要打包,就像春節晚會那種,中國人的習慣做法,組一個導演團,再一起集體領導,就是集體導演。當時聽到這個謠言,我都想退出了,我說那沒意思,不管多大的事,都有一些藝術規律是不能違背的。你說讓五個導演都在這兒乾,肯定會出問題,最後什麼個性都沒有了。
我在給劉岩的冊子上寫了兩句話,我是這么寫的:“劉岩,在開幕式的一片讚揚聲中,我永遠也忘不了你舞動的身影。”我真的是這樣感覺的,我說“你是我心中最深沉的一個痛”。為什麼?在整個開幕式中,正常的一些傷病都有,我們都算很正常的,但是這個在我眼前發生,而且她是一個年輕的舞蹈家,你就覺得很難接受,所以我們都說她是我們真正的英雄。
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運營中心辦公的4層小樓和奧運選手居住的奧運村不遠,在複雜的路形和四周居民樓的掩護下,加上沒有任何奧運標誌和懸掛標牌,幾乎可以讓人忽視它的存在。

營運中心中央大廳里貼著“祖國利益高於一切”的標語、鳥巢的模型和一幅巨大的開幕式工作日程計畫進度表,會議室里牆上貼滿了各種圖表,各個密閉的房間門上都貼著“保密”。張藝謀的辦公室在核心區三層。
張藝謀似乎永遠在開會,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前,他跟蔡國強開了碰頭會,還和開幕式所有的負責人一起去探望了在開幕式彩排中摔傷躺在醫院的舞蹈演員劉岩。
張藝謀寸頭,清瘦,用程小東的說法,做開幕式以來,“小了一號”。終於做完開幕式,張藝謀心情頗好,談興大開,跟南方周末的記者從晚上9點一直聊到凌晨。
“現在很多人問我,‘藝謀,你好像如日中天?’然後就是‘奧運會開幕式完了以後,你要乾什麼’,或者是‘你還要乾什麼’,我說,還是去拍電影,我還是個電影導演。”張藝謀說。
創意技術

比如跑道,一個人在“碗邊”(我們把鳥巢叫“碗邊”)橫向奔跑,這個想法是陳維亞團隊競標時就有的亮點,但當時不是用在點火上,而是就這么橫向奔跑。一開始扔了,後來又撿回來,又扔,又撿回來,反覆了很多次,結果還是撿回來了。
創意誕生

那時候凡是新人一來,都是一腦子的想法,一聊就怎么怎么樣,從點火開始到什麼什麼的。我常常在旁邊暗笑,覺得他需要“洗腦”,一個星期以後腦子洗乾淨了,就不這么海闊天空了。
我自己的感覺是,海闊天空、匪夷所思的討論持續了將近一年,真的是老虎吃天。到真正開始往實處落的時候,所有討論就慢慢變成“不可能完成的就不要想了”,也不要讓討論的氣氛向不能完成的方向走,去耽誤時間。創意的落實、實施最後成為最核心的事情。
影視評價
張藝謀在中國電影界及至文藝界,都成為了符號般的精彩個體。每當他有所動作,人們都寄望成就極致。甚至會當然般希望他每一次開口,都能口吐蓮花或金塊。
但在看過《張藝謀的2008》這部紀錄片之後,曾經那樣認定過張藝謀的人會發現,他經常吐露的是大白話、是苦悶、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