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東

張肇東

張肇東,筆名啟文,齋號墨逸軒。男,1969年出生於浙江嵊州。參加中國民族促進會、浙江省書協主辦一至七屆國際書法朝聖節等書壇空前盛會。學術研討並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有《王羲之書法千古不易》、《說王羲之書法藝術》、《國際書法朝聖節與嵊州旅遊業》、《獨秀山的書聖文化》等。

基本信息

張肇東,1969年出生於浙江嵊州。幼喜書畫,承庭家訓。

書法作品在中國美院展覽書法作品在中國美院展覽

臨漢碑、追摹唐晉、尤慕宋意、涉及元清。後師承京華於曙光先生門下,同時亦受教於王玉池、孫洵兩位學長。師教從嚴,弟子受益匪淺,學業有進,真、草、隸、篆、行、小有心得。02年始主攻隸.草.承古法.融個性自成風格. 近年應邀參加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之第一、二、三屆書聖文化節,出席王羲之書法藝術暨琅琊王氏國際研討會。亦參加中國民族促進會、浙江省書協主辦一至五屆國際書法朝聖節等書壇空前盛會。學術研討並發表、出版學術論文,著有《王羲之書法千古不易》、《說王羲之書法藝術》、《國際書法朝聖節與嵊州旅遊業》、《獨秀山的書聖文化》等。05年10月被《書法報》聘為特約記者、書法評論.逐創辦三味書畫社及衛夫人研究會.08年被浙江企業文化網聘為顧問併兼編輯部副主任。個人書法展於08年5月在杭州成功展出. 從藝二十餘載,始知藝途艱辛,然唯知其艱,益促奮發,揚鞭自策,以倍勤超越自我。

發表書論

獨秀山的書聖文化
作者:張肇東 發表時間:2010-03-02
當時家族遭遇政治風波,而更在宦海沉浮中大徹大悟的一代書聖王羲之終於在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即53歲)那年三月初九,攜全家於其母墳前祭拜、跪告先靈、發誓再不為官,遂稱病棄官,隨帶夫人郗氏,兒操之獻之等,遍遂江南半壁江山,擇選四面環山如桃花源般的剡中腹地,駐足於幽雅極致的古剡金庭,構築竹舍籬笆、養鵝植桑,耕田自律,課訓子孫,矢志長期隱居,過起真正的田園生活。
古之剡縣,即現今之浙江省嵊州市,“剡”字為兩火一刀,不禁使人產生聯想,訛為蠻夷之地,不免有此棘手粗暴之感。然“嵊”者四面環山,景狀奇異,境內臥龍藏虎,蘊孕秀異,自古被眾多賢者,高士神追夢飛,前來探幽尋勝,騎驢泛舟,留戀忘返,擇此歸隱,斯老及地。可見那古今書壇第一人一一有書聖美譽著稱的王羲之擇剡而隱也亦非慧眼獨俱。
然而眾人只曉羲之公因慕剡中“深密”山水攜眷來歸,隱於剡之金庭,卻不知剡溪偏西處有一桃源鄉(世外桃源之意也)境內有一山,名日獨秀,獨秀山座落於嵊州原桃源鄉(現甘霖鎮)東南隅,系天台山脈分支,由新昌自南而北蜿蜒伸入嵊境,到蛟鎮猛然一轉,山勢回抱破空突起,乍現奇峰,山雖不高,海拔僅15.7米,然群山逶迤,一峰獨秀,集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樹木蒼翠,洞壑幽深,四時八節,草茂花香,勝境曼現,時有“幽谷飄蘭香如款款佳人傳情波,”或有“崖宮傳松風如隱隱高土弄弦琴”。更有那“竹色溪下綠荷花鏡里香”的恬靜和諧……。
獨秀山撥地而起,遠看如峰,其實山頂有偌大一方坪地,(坪地東南面為千年古剎崇明寺,相傳建於後晉天福四年,宋英宗治平二年改稱崇明寺為現今的大明寺)名日紫天坪,坪上古木森森,瑞氣盈蘊,東晉女書法家,書法教育家、衛夫人(衛夫人名衛鑠,字茂漪272—249)和南朝齊嵊縣縣令張稷(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及其兒子征東將軍張嵊皆葬於斯。
早在1600多年前書聖王羲之尚在會稽內史任上,就常來獨秀山拜謁結廬而…夫人墓和祭師台------衛夫人墓雖歷經千餘載風霜雨雪,卻仍完好地保存著,這位東晉有名的女書法家,書法教育家,靜靜地長眠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古剡大地上,墓地北靠獨秀山紫天坪,墳瑩坐東朝西,當年書聖曾親手為恩師立起墓碑(可惜墓碑如今已無著落)還有那用青石徹起的祭師台,多少年來,常有書法界人士前去朝拜、憑弔這位偉大的書法教育家,書聖的啟蒙恩師,墳頭聳立著那棵筆直而又合抱大的松樹就象徵著墳主的高大,貞潔,象徵著書法愛好者們思古之幽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