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成[雜技名家]

張義成 (1864—1930) (清穆宗同治三年至 民國十九年)清末民初人,藝名“張大辮子”。茌平縣廣平村人。是與李祿友(藝名“李半仙”) 齊名的山東省著名雜技名家,“雙盛雜技馬戲班”的創始人,茌平雜技藝術的主要傳人之一。 出身貧寒,其父酷愛戲法,他自幼耳濡目染,很小便學會了一些戲法技巧。曾投陽穀縣薛成琳、薛純琳兄弟為師,苦學古彩戲法和幻術、氣功。學藝期滿即獨闖江湖,行鄉走會。期間,與本縣的李祿友,東阿縣的張鵬芳、李金芝,平陰縣的靳

簡介

張義成 (1864—1930) (清穆宗同治三年至 民國十九年)清末民初人,藝名“張大辮子”。茌平縣廣平村人。是與李祿友(藝名“李半仙”) 齊名的山東省著名雜技名家,“雙盛雜技馬戲班”的創始人,茌平雜技藝術的主要傳人之一。

人物生平

出身貧寒,其父酷愛戲法,他自幼耳濡目染,很小便學會了一些戲法技巧。曾投陽穀縣薛成琳、薛純琳兄弟為師,苦學古彩戲法和幻術、氣功。學藝期滿即獨闖江湖,行鄉走會。期間,與本縣的李祿友,東阿縣的張鵬芳、李金芝,平陰縣的靳

老三,陽穀縣的王東言等經常往來,相互切磋技藝。1920年,張義成以自己的子女和弟子為骨幹,創建了“雙盛雜技馬戲班”。主要在開封、洛陽、南陽、淮陰、商丘一帶巡迴演出。張義成不但戲法技巧嫻熟,造詣高深,而且還精通氣功。他頭梳一條大辮子,辮梢繫上一桶水,用頭部擺動的力量將水桶拎起,疾似流星,然後穩穩落地,滴水不漏,堪稱一絕,江湖藝人送他綽號“張大辮子”。張義成有2子3女,小兒子參加革命,在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長子張振玉深得其父真傳,精通武術、氣功,在張義成去世後,曾率“雙盛班”飄洋過海,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演出。後在上海大世界、 極樂世界等處演出,轟動了當時的上海灘。3個女兒張玉喜、張蘭喜、張桂喜也都承襲父業,在江湖上頗有名氣。新中國成立後,“雙盛雜技馬戲班”的演員一部分參加了上海人民雜技團,一部分成為山東省雜技團的骨幹。張義成畢生致力於雜技魔術藝術,他的後裔及弟子幾乎遍及全國各大雜技團體,對山東雜技藝術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武漢同濟醫院血液科副主任張義成

張義成,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副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導。

社會兼職:

中華血液學會湖北省分會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淋巴瘤專業委員會委員,美國血液學會(ASH)會員

教育背景:

2004.4-2005.11: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在職博士

1999年9月-2004年4月在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Ontario Cancer Institute)和多倫多大學免疫學系作博士後研究員 (Post doctoral fellow)

1992年-1993年,北京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進修造血幹細胞移植。

1989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並獲碩士學位

1986年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原同濟醫科大學)醫學系

工作經歷:

2005年-至今: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教授、主任醫師

2004年-2005: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血液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1999年-2004年: 加拿大安大略癌症研究所和多倫多大學免疫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1997年-1999年: 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和附屬協和醫院副教授、副主任醫師

1993年-1996年: 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和附屬協和醫院主治醫師

1992年-1993年: 北京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骨髓移植部進修

1989年-1992年: 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和附屬協和醫院住院醫師

臨床工作:

除內科及血液科日常工作外,主要專長於血液及淋巴系統腫瘤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免疫性血液病的治療,特別是造血幹細胞移植。1993年在同濟醫科大學血液病學研究所建立層流病房並成功實施了中西南第一例異基因骨髓移植和湖北省第一例自體骨髓移植;1995年完成湖北省第一例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開展了成份輸血和血漿置換等新技術,參加部分新藥物的二、三期臨床試驗。最近又成功地完成了國內第一例自體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和湖北省第一例外周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

教學工作:

⒈ 五年制和七年制本科診斷學和血液內科學大課

⒉ 七年制全英語授課(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淋巴瘤等)

專著:

參編《現代內科治療學》,宋善俊主編,科技文獻出版社(1999年),約20萬字《臨床內科免疫學》,沈迪,鄒萍主編,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年),約1萬字。

科研課題和成果:

主持課題:

⒈白血病/淋巴瘤體外淨化後自體骨髓移植的研究,1994年同濟醫科大學校內研究基金(0.5萬)

⒉用siRNA技術沉寂Bmi-1基因表達對白血病幹細胞自我更新潛能的影響,2004年同濟醫院回國人員啟動基金(10萬)

⒊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2005年同濟醫院臨床新技術、新業務基金(2005054,1.5萬)

⒋白血病幹細胞的生物學特徵及臨床研究,2005年同濟醫院人才基金(第二層,10萬/年,共三年)

⒌BMI-1基因沉寂對白血病幹細胞自我更新潛能的影響,2005年湖北省科技攻關計畫(2005AA304B07,1萬)

⒍ SOC相關的白血病凋亡途徑研究,2006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6ABA148,2萬)

⒎ Gfi-1:白血病細胞獲得自我更新潛能的關鍵轉錄因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准號:30670897

參加課題:

⒈自體骨髓移植後白血病復發的細胞克隆來源的研究,1995年衛生部研究基金

⒉活化骨髓移植的實驗和臨床研究,1996年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⒊ 誘導同種異體骨髓受者獲得“免疫赦免”的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770767)

⒋ 補腎壯骨中藥對骨髓IL-6介導的破骨活性影響的實驗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770930)

獲獎

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項

1、1997年(973124):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人類高增生潛能祖細胞體外培養,李崇漁,李躍,唐繼生,陳智超,張義成

2、1998年(953119): 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四種重組人造血生長因子對正常人和急性髓系白血病祖細胞體外生長影響的研究,李崇漁,陳燕,張義成等

 湖北省衛生廳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1997年: 省衛生廳技進步二等獎人類高增生潛能祖細胞體外培養方法的研究,李崇漁,李躍,唐繼生,陳智超,張義成

專利:

一項加拿大國家專利,“治療腫瘤多發性耐藥的藥物成份和方法”。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Multidrug Resistant Cance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