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張管村位於八公山鄉中西部,東與大泉村相臨,西與郝圩村相接,南到壽西湖農場,處於八公山南麓,濱臨淮淝河,地勢北高南低,有20個村民組,968戶,總人口4057人,耕地3359畝,黨總支下設村務和農業支部,7個黨小組,黨員88人,村兩委5人。全村全部位於壽西湖蓄洪區和張管南北湖內。合阜路省道從東至西從該村中部穿過,聯接鳳台縣,壽縣的四路公車來往村間,給廣大居民出行帶來的較大便利,也為外來觀光旅遊的客人提供了方便。位於該村北部山澗的東套、西套,隨著礦山開採、石料加工企業的關閉拆除,植被覆蓋率較高,品種繁多,呈現難得一現的林壑優美景觀,加之林間奇石、怪石、趣古、險石散落,谷底泉水潺潺,形成山、林、石、水相得宜彰,相應生輝,相對成趣,讓人流連忘返。由於該村屬於“萬畝果園”的一部分,梨、桃種植面積較大,冬去春來,萬木復甦變綠,桃、梨花蕾相繼綻放,花香瀰漫,蜂蝶紛飛,遊人如織,陶醉於樹前花下,構成一幅美妙絕侖的花鳥人趣軸畫。位於千里淮河河床中的第一灘__墊疙瘩,就在該村北湖之中,一灘獨處於河床,無相連,無相倚,堪稱一奇,站之高坡南望,千里淮河至此回,向西流入鳳台縣內。有人說此為一古代墳塋,但史考一直未有結果,至今是一個迷,但該坡下盛產的千里淮河第一石――紫金石更稱一絕,用此石加工而成的紫金硯,因質堅、細膩、潤墨等特點,聞名於天下,深受文人墨客的喜愛,已被申報為國家非物質文化名錄,用一塊上好的紫金石材料,加工而成的一塊紫金硯,目前市場上已賣到10萬多元。為保護稀少的自然資源,鄉村已成立保護組織,實行有序開採。為了開發境內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業,鄉村近幾年正通過招商引資、爭取項目、興辦集體企業等措施,加強配套設施建設,通過主要景區的道路正在加緊修建中,同時,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等協會組織,統一種植摸式,統一市場開發,進一步豐富旅遊產品,讓旅遊區豐滿豐潤起來。相關詞條
-
後張管寨村
2009年,後張官寨村在鎮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爭取青島市級財政補助,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積極最佳化生活居住環境。 一是靠民主建設,實現村務決策科學化。 ...
-
前張管寨村
店埠鎮前張官寨村位於店埠鎮西南13.5公里,600戶,1984人,中共黨員66名,耕地3620畝,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9550元。 由於村緊靠大沽河,...
-
管谷村
管谷村是中國古時的一處村落,出自穎上縣誌記載。
管谷村簡介 “管谷灣”與“潁上” 管谷村的未來暢想 管谷村名人 -
管姓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叔鮮,屬於以國名為氏。管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六十六位門閥,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
歷史發展 姓氏文化 姓氏名望 -
小管村遺址
小管村遺址位於乳山寨鎮小管村東1公里處。1978年3月發現,遺址面積為10萬平方米。1983年10月,北京大學考古系、煙臺文物管理委員會聯合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
文化站長管文化
文化站長管文化是由馬恩然 林永健 李靜 雷恪生主演的一部喜劇電視劇,《文化站長管文化》是一部反映當代鄉村文化生活的幽默型輕喜劇, 本劇描寫的是在創建社會...
基本資料 演職員表 劇情介紹 分集劇情 -
管寧
管寧(158年---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虛(今山東省安丘、臨朐東南)人。與華歆、邴原並稱為“一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遼...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史書記載 親屬成員 -
管渠村
管渠坐落於朝霞街道西部,東鄰賈渠。共有276戶村民,總計848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人,耕地面積為172畝。黨員23人,黨支部成員包括書記白香霞,支委張紹權,楊春雨;村主任張文華,村委管立海,王素艷。村集體收入主...
-
管驛前村
管驛前村位於鄱陽鎮西端,鄱江北岸,是一個有500多戶2600多人口的專業漁村。村黨支部一班人帶領民眾和好“水韻”,唱好“漁歌”,使這座古饒州水路上的“管...
自然資源 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