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傑[廣西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

張瑞傑[廣西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

張瑞傑,山東省菏澤人,廣西大學海洋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區域包括珠三角、黃渤海及北部灣,研究典型有機污染物(POPs和PPCPs)在河流、海岸帶、海洋及土壤等環境介質中的環境分布、行為、命運等地球化學特徵以及生態風險等環境毒理特徵。

學習經歷

2004年畢業於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獲學士學位;

2008年於瀋陽農業大學土地與環境學院植物營養專業,獲碩士學位,碩士期間與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聯合培養,參與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滇池入湖河流水環境治理技術與工程示範”項目中第二子課題“城郊面源污水綜合控制技術研究與工程示範”項目的農村面源研究工作,該期間的研究成果發表中文核心論文7篇。

2011年博士畢業於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環境科學專業,獲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有機污染物的區域環境化學和地球化學的研究工作,研究區域包括珠三角、黃渤海及北部灣,研究典型有機污染物(POPs和PPCPs)在河流、海岸帶、海洋及土壤等環境介質中的環境分布、行為、命運等地球化學特徵以及生態風險等環境毒理特徵,同時從事環境採樣裝備(河流斷面等比例有機污染物採集器和大氣TSP/PM10/Pm2.5採樣器)的研發工作。博士期間參與團隊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以及山東省科技攻關項目。2011.7進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繼續深入從事博士期間的研究工作,期間主要參與了中國科學院科研裝備項目“基於商船搭載的海洋環境信息和樣品採集系統”的研製工作以及有“生物泵”作用對水氣有機污染物命運影響的研究工作。2013年12月博士後出站,進入廣西大學環境學院工作,開展有北部灣養殖區及典型生態系統(珊瑚礁、紅樹林和海草床)中有機污染物的污染特徵、環境行為、命運、來源等地球化學特徵及其生態風險,為相應的環境保護和治理提供技術支撐。2014年10月入職廣西大學海洋學院,加入余克服教授研究團隊,重點開展珊瑚礁和紅樹林生態系統中有機污染物的環境地球化學特徵及其環境生態效應以及污染物與生態系統之間的耦合關係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廣西區重點實驗室基金項目1項,以主要參與人的身份參與廣西科技廳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2項。近三年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SCI論文10篇,授權發明專利4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