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亭[民間藝人]

張玉亭[民間藝人]

張玉亭(1863-1954),名兆榮,排行老五。“泥人張”第二代代表人物張玉亭是張明山的兒子,張玉亭10歲開始與父親同案作泥人,其早期作品的風格工整寫實,和父親張明山十分相似。中年以後逐漸形成個人風格,在人物造型上重視總體效果,刪去細部枝節,有意揉進一些誇張手法,重點刻畫人物的社會與性格特徵,給作品注人深刻的內蘊。如在彩塑《老漁翁》中,張玉亭塑造了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飽經風霜的老人形象,臉部刻畫細膩,衣紋起伏概括,敷色樸素簡潔,人物形象生動傳神。

基本信息

作品

鍾馗嫁妹 張玉亭 鍾馗嫁妹 張玉亭

張玉亭的作品有不少取材於戲曲故事和神話傳說,特別是在戲曲人物創作方面,用力最深。他為名伶孫菊仙、楊小樓、梅蘭芳創作的戲裝像,,神形畢肖;他創作的仕女、武將形象,神采奕奕。他的《花木蘭》,著意塑造了一個整裝待命的巾幗英雄,木蘭頭戴紅纓軟帽,身穿黑色衣褲,外罩藍袍,足登戰靴,荷弓挎刀,娟秀的臉龐英姿颯爽,將少女的秀美和戰士的英武巧妙地統一在一起。又如他創作的《花襲人》取材於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襲人身穿淺色花襖,披黑色坎肩,圍紅花腰裙,系刺繡飄帶,面目娟秀,體態俏麗,較好地體現了襲人的身份和性格。

張玉亭創作了不少反映市井生活的形象,如《吹糖人》、《賣糕者》、《搬卸工》、《採桑人》等,不僅人物形象真實鮮活,而且生活情趣濃郁。如果說,張明山的作品大多數是從人物靜態中去刻畫形象的話,那么張玉亭則是在人物的動態中去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張玉亭的傑出代表作《鍾馗嫁妹》,塑造了鍾馗率小鬼送妹出嫁的場面,人物多、動感強、氣勢大,整組彩塑傾注了作者的情感。創作這組作品時,張玉亭已61歲,當時軍閥混戰,官府腐敗,社會上各種邪惡勢力橫行霸道,人民生活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張玉亭運用誇張寓意的手法,把社會上各種邪惡勢力歸納為20個鬼怪形象,組成送親的儀仗隊,其中有滿臉橫肉、仗勢凌人的凶鬼,有吹牛拍馬、搖尾乞憐的落魄鬼,有包攬訴訟、顛倒黑白的刀筆鬼,有依賴寄生的懶鬼等。他們形象醜陋,面目猙獰,作者借用《鍾馗嫁妹》的神話題材,揭露了當時天津的黑暗社會現實。

成就

張明山去世後,“塑古齋”作坊由張玉亭主持,他的兒子張景福、侄子張景祜和孫子張銘、侄孫張錕也都先後學藝並參與了作坊的日常事務,出現了祖孫六人同坊創作的盛況。他們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張玉亭主要負責人物的塑造,張景福和張景祜負責加工修整,張銘和張錕則專司敷色和彩繪。天津有家“同升號”店鋪,專門經銷“泥人張”彩塑,“泥人張”的許多名作,都是通過這家店鋪流傳到社會上的。

張氏父子的泥塑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藝術大師徐悲鴻在《對泥人感言》一文中指出:“泥人張”的彩塑“色雅而簡”,“比例之精確,骨骼之肯定,傳神之微妙,據我在北方所有美術品中,只有歷代席王畫像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擬之。若在雕刻中,雖楊惠之不足多也,足以頡頏今日世界最大塑師。”這番評論,表達了徐悲鴻對“泥人張”藝術成就的由衷欽佩。

“泥人張”的影響還遠及世界各地,在日本、法國、德國都有銷售,作品曾多次參加國際性展覽。其中張明山創作的反映編織女工生活的彩塑,曾獲巴拿馬賽會一等金獎,當時的天津市工商界集會以示慶賀。在南洋各地的展覽上,“泥人張”作品榮獲獎狀、獎牌多達20多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