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

張煜星[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

張煜星,1964年11月出生,內蒙古四子王旗人,博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註冊諮詢工程師(投資),中共黨員,1985年參加工作。 現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85年畢業於內蒙古林學院,同年在內蒙古黨校經濟管理教研室任教,

1988年考入北京林業大學研究生院,

1989年赴聖彼得堡國立林業大學學習,1993年底畢業獲博士學位,

1994年回國,在林業部調查規劃設計院環境與野生動植物監測中心工作,

1997年任林業部調查規劃設計院荒漠化監測處臨時負責人,

2000年任荒漠化監測處副處長,

2001年10月任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

2016年10月任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副院長。

現任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查規劃設計院黨委書記。

社會兼職

張煜星總工程師與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徐文主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張煜星總工程師與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徐文主任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現兼任中國林學會理事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林業系統工程學會理事

全國森林標準委員會副主任

全國森林工程標準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副會長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第四屆常務理事

國家沙漠公園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技術組組長

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分會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第一屆全國碳排放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48)委員

歐美同學會第七屆理事會理事

歐美同學會留蘇分會副會長

研究領域

主要從事森林經理、資源與環境監測的研究與生產任務。參加了全國第1~3次荒漠化及沙化土地監測、全國第6~9次森林資源清查等項目,主持國家“863”、“十一五”科技支撐專題、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專題等課題研究,提出了首次荒漠化監測的零水平、監測範圍、濕潤指數和乾燥度理論轉換係數等理論與技術;提出以森林變化機率信息提取為核心的多階遙感監測理論與技術,研發了面向對象的自動識別精細區劃系統,研建立了異構環境下林地資源多時相遙感影像結合的林地變化提取技術,建立了林地變更調查技術體系,形成了基於遙感數據源的森林資源監測業務運行系統;主持完成了多項重大規劃及設計項目。

獲得榮譽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2009年為第二完成人;2013年);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次(2015年和2011年,皆為第一完成人),國家林業局“梁希”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次(2007年,2011年),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次(2006年);獲全國優秀測繪工程獎金獎2次(2011年,2013年);獲中國優秀諮詢成果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全國林業優秀諮詢成果一等獎4次,全國林業優秀設計成果一等獎1次,北京市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1次;獲國務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林業局 “百千萬人才工程” 首批省部級人選、中國林業青年科技獎、全國第六、七次森林資源清查先進個人等榮譽。出版專著5部,參編著作10部,在核心科技期刊發表論文66篇。

相關信息

一、2015年10月10日至12日,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國家沙漠公園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鄯善縣召開,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張煜星總工被推薦為專委會主任委員。

二、日前,國家林業局人事司公布了2014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名單(人才函〔2015〕23號),我院總工程師張煜星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三、中國園林網4月24日訊息:最近,國家林業局作出重大決策,在我國面積最大、天然林分布最集中的林區,即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實施全面停止商品性森林採伐,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這一區域停伐是基於哪些考慮?將會對森林資源帶來多大的恢復和改善?停伐期限多長?期間,還將做哪些工作?圍繞相關的問題,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總工程師、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技術組組長張煜星日前接受了採訪。

停伐是科學經營資源的需要

科技日報:此次提出的全面停止商品性採伐,主要基於哪些考慮?

張煜星:作出這一重大決策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即保障了國家生態安全、實施木材戰略的需求,也是進一步恢復天然林資源、科學經營森林資源的要求。兼顧長遠利益,為子孫後代著想。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分布在我國東北東部的小興安嶺、完達山、大興安嶺以及長白山山系等區域,森林資源分布集中、面積較大,既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寶庫和生態屏障,也是國家傳統的木材生產重要基地。目前,該區域共有林業局96個,職工約40多萬人,需要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和經濟支持。

從現狀看,林區森林資源現主要是經過多次採伐後形成的次生林,且絕大部分仍是中幼齡林,只有40—50年,如果仍然大量採伐,收益較低。

從森林經營潛力看,林區森林每公頃蓄積量尚未恢復到上世紀60年代的水平,大興安嶺集團公司森林每公頃只有77立方米,與60年代森林每公頃蓄積量108立方米比相差31立方米。

從林木胸徑大小看,林區林木平均胸徑小,只有13.2厘米,小於12厘米的林木株數占71%, 大於24厘米的林木株數僅占5%。

從樹種結構來看,林區的珍貴樹種持續減少,所占比例只有31%。如落葉松林所占比例為27%,雲杉、紅松等珍貴樹種僅占4%。據最近三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分析,近20年來落葉松、紅松、樟子松等珍貴樹種的面積持續減少,所占比例繼續下降。

基於此,在林區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採伐,對於推進國有林區改革,加快森林資源培育,儘快恢復其木材戰略儲備地位等,具有重大意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