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鴻

張澤鴻

1.《論宗白華的藝術史觀》,《東南大學學報》2011/02. 10.《論宗白華的中國藝術精神研究》(上),《美與時代》2010/04. 19.《宗白華美學的西學淵源》,《安徽電氣工程學院學報》2007/02.

張澤鴻,男,1977年生,安徽桐城人,先後獲文學學士(安徽師範大學2001)、美學碩士(安徽大學2008)和藝術學博士(東南大學2012)學位。2001-2009年曾在合肥學院中文系任教,現為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藝術學理論、藝術批評、比較藝術學、中國美學等。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課題多項。

著作:
《朱光潛美學思想研究》(與宛小平合著,25萬字),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
論文: 
1.《論宗白華的藝術史觀》,《東南大學學報》2011/02. (CSSCI)
2.《“藝境”新詮——兼析宗白華美學的生命哲學傾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1/09. (CSSCI)
3.《從<林泉高致>看郭熙的繪畫美學思想》,《名作欣賞》2011/01.(北大核心)
4.《生命與境界:宗白華美學的本體與方法》,《山西師大學報》2011/03.(北大核心)
5.《從康德哲學看安東尼奧尼影片<放大>的意蘊》,《電影文學》2011/03.(北大核心)
6.《西方美學的中國化與中國美學的世界化》,《揚州大學學報》2011/05.(北大核心).《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2/01轉載。
7.《從人生藝術化到人道主義——朱光潛人生美學的世紀境遇》,《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10/06.(CSSCI擴)
8.《宗白華為何沒有寫成“中國美學史”》,《尋根》2011/02.
9.《城市美學批判與藝術“出場”》,《現代城市》2011/03.
10.《論宗白華的中國藝術精神研究》(上),《美與時代》2010/04.
11.《論宗白華的中國藝術精神研究》(下),《美與時代》2010/05.
12.《美學結構與生命境界——論宗白華哲學精神》,加拿大《文化中國》2009/01.
13.《重估“宗白華範式”——生命境界美學的體系與方法》(上),《文化中國》2010/03.
14.《重估“宗白華範式”——生命境界美學的體系與方法》(下),《文化中國》2010/04.
15.《宗白華美學與中國藝術精神》,《藝術學研究》第4集,南京大學出版社2010.
16.《技術批判視域下的道家哲學與中國藝術》,《藝術學界》第3期,江蘇美術出版社2010.
17.《藝術發生學與藝術學建構》,《藝術學》第5卷第1輯,學林出版社2010.
18.《宗白華美學與中國哲學精神》,《中國美學研究》第二輯,上海三聯書店2007.
19.《宗白華美學的西學淵源》,《安徽電氣工程學院學報》2007/02. 
20.《論康有為〈大同書〉的素質教育思想》,《合肥學院學報》2007/03. 
21.《“東西對流”中的生命融通》,《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3.
22.《美學理論的人學轉向與文化建構——讀<大學美學>》,《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05. 
23.《論宗白華的妙悟美學體系》,《美與時代》2007/07.
24.《論<南田畫跋>的境界美學思想》,《合肥學院學報》2008/03.
25.《論惲南田的畫學與美學》,台灣《東方人文學誌》2008/03.
26.《論惲南田的境界美學思想》,《美與時代》2008/06.
27.《朱光潛論詩的境界:意象與情趣的契合》,《合肥學院學報》2002/01.
28.《<史記>的三重意蘊及其文化學意義》,《合肥學院學報》2003/01. 
29.《從古代樂論看中國音樂的生命精神》,《巢湖學院學報》2005/01.
30.《“游”與嵇康美學》,《西安外事學院學報》2006/03.
31.《沈括關於中國山水畫的四個美學命題》,《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01.
32.《論陶淵明人生境界理想及其人文底蘊》,台灣《東方人文學誌》2006/02.
33.《百年中國美學對叔本華的接受和揚棄》,《新疆兵團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04.
34.《淺析中國古典音樂的生命意蘊》,《合肥學院學報》2005/01.
35.《陶淵明人生境界的審美范型及其現代性》,《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6/01.
36.《方東美與宗白華藝術學思想之比較》,《美與時代》2012/01.
37.《宗白華與滕固藝術學思想比較》,《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2/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