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張溥年幼嗜學,所讀書必手抄。抄已,朗誦一過即焚之;又抄,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處指掌成繭。冬日手皸,日沃湯數次。後名讀書之齋曰“七錄”。溥詩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對客揮毫,俄頃立就,以故名高一時。
譯文 注釋
注釋
①嗜:酷愛。
②管:筆管。
③皸:皮膚因寒冷或乾燥而破裂。
④沃湯:在熱水裡洗。沃:洗。
⑤名:題名。
⑥征索:索取。
⑦揮毫:揮動毛筆。
⑧俄頃:一會兒。
⑨鈔:通“抄”。
【譯文】 張溥從小就酷愛學習,凡是所讀的書一定要親手抄寫,抄寫後朗誦一遍,就把它燒掉,又要重新抄寫,像這樣反覆六七次才停止。他右手握筆的地方,指掌上長了老繭。冬天手指凍裂,每天要在熱水裡洗好幾次,後來他把讀書的房間題名為“七錄”。張溥寫詩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問他索取詩文,他不打草稿,當著客人的面揮筆就寫,一會兒就寫好了,因為這個在當時很有名氣。
故事
張溥出生於書香世家,可他天資平平,記憶力還很差,總是剛剛讀過的書一會兒就忘。但是,小張溥是一個很有志氣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記性不如別人,並不自暴自棄,而且還想盡方法克服這個缺點。
有一次,張溥在讀書讀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他覺得非常有道理,而且特別適合自己。每天放學後,別的孩子都出去玩耍了,張溥就一個人留在教室里大聲地背誦著文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練習了一段時間後,張溥的進步確實不小,已能基本連貫地背誦出文章來了。
有一天上課,先生叫張溥站起來背誦昨天講過的文章。開始幾段,張溥背得挺好,可沒背一會兒就開始磕磕絆絆,背不下去了。他急得滿臉通紅,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是越著急,就越想不出來。張溥只好低著頭等候先生的責罰。先生用戒尺打張溥的手,還罰他回去把這篇文章抄十遍!回到家,張溥顧不上吃飯,就含著眼淚開始抄寫。手被老師打得紅腫,等抄完時已經是半夜時分了。
第二天早晨,先生又查他背書。上句剛一出口,張溥自己也覺得奇怪,下句居然就順著跟了出來,全篇文章很順利地背完了。先生聽了之後非常滿意,連連稱讚。
上完課,張溥想起白天的事,決定用抄寫的辦法來試試新學的文章。於是,他先誦讀一遍,然後開始抄寫。並且一邊抄一邊在心裡默誦……等他抄到第五遍的時候,他覺得已經能夠複述全文了。當他抄到第七遍的時候,他不僅領略了文章的意思,而且能夠熟練地背誦了。真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張溥終於找到了提高記憶力的辦法。由於他長年累月地抄書,手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為勉勵自己,張溥把自己讀書的屋子取名為“七錄書齋”。
正是靠著這種扎紮實實的功夫,張溥學到了許多東西。後來張溥著書立說,思路敏捷,文筆流暢。當時許多好學之士向他討求詩作,他從不打草稿,往往是對客揮毫,一揮而就。張溥的詩大都收在《七錄齋集》里,一直流傳至今。
張溥天資不高,卻通過“七錄書”而獲得成功,靠的就是有志氣,靠的就是踏踏實實的精神。當然,讀書的方法有很多,並不一定人人都要“七錄書”而學。每個人應該結合自己的實際,尋找適當的方法,但是這種志氣和精神是不可缺少的。
簡介
張溥(pǔ)是明末的政治家、文學家、散文家,初字乾度,後字天如,號西銘,江蘇太倉人,生於明神宗萬曆三十年,卒於毅宗崇禎十四年,年四十歲。崇禎進士,選庶吉士,自幼發奮讀書,書室名為七錄齋。崇禎四年 (1631)進士,後改庶吉士。與同里張采齊名,號稱“婁東二張”。曾與郡中名士結為文社,名復社,興復古學,以文會友,實際是評議時政,是東林黨與閹黨鬥爭的繼續。張溥在文學方面,推崇前後七子的理論,主張復古,又以“務為有用”相號召。張溥的散文在當時很有名,風格質樸,慷慨激昂,明快爽放,直抒胸臆。
代表作有《五人墓碑記》。著有《七錄齋集》15卷、《春秋三書》32卷、《歷代史論二編》10卷、《詩經註疏大全合纂》34卷等;輯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均《明史藝文志》並傳於世。明史上記有他“七錄七焚”的佳話。在明崇禎初年組織“復社”,進行文學和政治活動,在當時影響很大。他編輯過《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並加了評述,發表過不少新鮮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