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敏[河北梆子]

張淑敏[河北梆子]

張淑敏(1937--1974),河北梆子女演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淑敏張淑敏
張淑敏(1937--1974),河北梆子女演員。北京人。幼年拜師學藝。後任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演員。1960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擅演《杜十娘》《陳三兩》等。

人物生平

十四歲時拜著名河北梆子演員李桂云為師,學的戲有:“春秋配”、“算糧”、“牧羊圈”、“忠孝牌”等。她細心學習李桂雲的唱法,打下了唱腔柔美、咬字清晰、注意韻味等特點。十五歲又拜著名河北梆子演員賈桂蘭(小金剛鑽)為師,跟隨賈老師到河北省學戲。一九五三年(十六歲)正式參加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劇團。同年冬天隨同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赴朝慰問演出。

特點

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梆子腔的一種。解放前,它有許多名稱,在河北本地叫直隸梆子、河北梆子、梆子腔;外地人稱之為京梆、笛棒子、反調等;此外,也有人稱它為衛梆子或山西梆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1952年統一稱為河北梆子。除北京、天津、河北廣大鄉鎮以外,河北梆子還流傳山東、河南、黑龍江、吉林、遼寧以及內蒙古等地,在長江以南的活動基地,主要是上海、武漢等地。

張淑敏經常學習兄弟劇種的演唱方法,用以豐富自己演唱上的表現力。她有著一條好嗓子,高音清脆明亮,低音渾厚剛健,中音圓潤貫通。她即融會了李桂雲的講究潤腔,又掌握了賈桂蘭的富於高亢、激昂的特點的“硬上弓”的梆子腔,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她熟練掌握了河北梆子的“顎音”、“嗽音”、“夯音”、“吞音”、“逗音”、“噴音”等多種演唱技巧和各種共鳴音的運用方法,練就了有力領“噴口”。她最善於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畫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別是她扮演的杜十娘,被我國戲劇界知名人士譽為“精彩細膩,簡直是一件成熟的藝術精品”,“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張淑敏以她高超的演唱藝術,卓越的表演才能,受到首都、天津、上海、福建、南京及河北省廣大地區觀眾的熱烈讚揚。

張淑敏曾多次為毛主席、周總理和國家領導人演出,受到過周總理的親切會見。1960年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成就

張淑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培養起來的河北梆子演員的優秀代表。她先從李桂雲學藝,後拜賈桂蘭為師,又在組織的安排下就教於梅蘭芳、荀慧生、常香玉等著名藝術家,並且得到了導演、音樂工作者的大力幫助,加之個人勤奮刻苦,在藝術上得到了全面發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別是她的唱腔藝術,集各家各派之長,取姊妹藝術精華,具有時代精神氣質,別開生面,獨樹新風,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向前大大發展了一步。代表劇目有《杜十娘》、《陳三兩》、《龍江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