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事跡
巍巍泰山西麓,悠悠肥桃之鄉。這裡坐落著山東省最大的鋼鐵民營企業——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她的當家人就是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企業家、泰安市十大文明市民標兵、董事長張武宗。
張武宗先是戎馬生涯,後又從事經濟管理。山東大學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後,一步一個腳印地踏上了探索企業改革與發展的征程。1989年4月,曾經擔任過企整辦主任、副廠長的張武宗走馬上任擔任濟鋼集團石橫特殊鋼廠廠長。2000年末股份制民營企業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誕生,股東大會推選張武宗為董事長。2001年7月28日,在泰安市經濟工作會議上,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濟鋼集團石橫特殊鋼廠,分別被列為建設經濟強市“13511”工程重點企業;2002年6月,山東省公布全省297家特大型、大型工交貿企業中,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濟鋼集團石橫特殊鋼廠同時被列入山東省大型企業行列。2004年4月9日,省經貿委和省統計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2003年度山東省工業企業(集團)100強,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入圍100強,位居第73名。2003年完成電爐鋼產量102.69噸,首次突破百萬噸大關,實現了建廠以來發展史上的新跨越。生產鋼材85.2萬噸,較2002年增長17.1%,創歷史最高水平。實現工業總產值39.5億元(特鋼公司24.2億元,特鋼廠15.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0.35億元(特鋼公司24.78億元,特鋼廠15.57億元),實現利稅總額3.26億元,出口創匯金額576萬美元。
張武宗以一位優秀企業家的膽略和氣魄,帶領廣大幹部職工,面對嚴峻而複雜的市場形勢,解放思想、搶抓機遇、與時俱進、加快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實現了快速膨脹、跨越式大發展,取得了兩個文明建設雙豐收,為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發展是硬道理;不發展,只能是死路一條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和決定著企業的前途和命運。1991年石橫特殊鋼廠電爐鋼產量僅有7.5萬噸,而且是國家明令禁止生產的開口鋼錠,有鋼無材,結構單一,機械產品只有千餘噸,有的僅有幾百噸,企業處於生死邊緣。張武宗審時度勢,不等不靠,以他的睿智和創新精神,帶領領導班子鍥而不捨抓技改。“八五”末至“九五”期間,累計投資2億多元,建設了一至三期技改工程,先後建成了連鑄機生產線3條、軋鋼生產線2條,新增20噸電爐2座、鋼包精煉爐2座、制氧機2座、煤氣站1座,形成了電爐—精煉爐—連鑄—軋鋼短流程生產線,走出了一條投資少、見效快、量力而行、滾動發展的路子,從此扭轉了長期以來有鋼無材的被動局面。
張武宗帶領班子始終把發展當作第一要務。為此,做出了“十五”期間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的戰略決策,累計投資10多億元,重點建設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康斯迪電爐煉鋼生產線、國內先進水平的高爐煉鐵生產線、國際先進水平的高速線材生產線及其一系列配套工程。2002年康斯迪電爐、高爐煉鐵生產線建成投產,高速線材生產線2004年8月建成投產,三煉鋼工程2004年底建成投產。“十五”末企業總體規模可實現年產100萬噸鐵、160萬噸鋼、160萬噸材的綜合生產能力,實現銷售收入45至50億元、利稅3億至5億元,搭建起新的快速發展的平台。
企業的快速膨脹發展,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對社會的貢獻也越來越大。2002年特鋼公司向國家和地方財政上繳各種稅費過億元,2003年達到1.5億元,二至三年內,上繳各種稅費將超過2億元。與此同時,還輻射和帶動了地方經濟的迅速發展。石橫鎮經濟園區建設、鋼廠路興建、北石商業園區建設、肥城海興建材公司、西鋪石灰廠以及北高余鋼模板廠的建設等,都是依託特鋼公司建設發展起來的。企業重大技改工程的連續建設和相繼投產,在自我消化安置了本企業大量富餘人員的同時,還向社會招聘安置了400多名大專以上畢業生、1000多名中專生(技校生)和600多名附近農民契約工在企業工作。兼併破產倒閉的原平鞍鋼廠、肥城焦化廠後,他們把先進的經營理念和管理理念引入兩個企業,不僅使兩個企業的2400餘名職工重新有了就業崗位,而且使他們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肥城市、平陰縣區域經濟的龍頭企業。2004年上半年還解決了焦化公司子女就業和肥城市部分退伍軍人的安置工作,為地方政府解除了負擔,為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深化內部改革,創新企業體制和機制
如何解決國有企業體制僵化、產權不明確、機制不活等問題,作為一位善於謀勢的戰略家和遠見卓識的企業家,張武宗多年前就開始探索思考和謀劃企業改制問題。
自1994年開始,他帶領班子堅持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實行多元化投資改造,大膽探討企業體制創新,經過三次改制歷程和資產重組,嫁接出了股份制民營企業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廠兩制、國企民營共同發展”的企業管理模式。幾年來,民營企業作為山東省“三大亮點”之一迅猛發展,省里也出台了“國有資本退出、進一步發展壯大民營經濟”有關政策。張武宗抓住機遇,果斷決策,及時提出了“國有資本退出、把特鋼公司做大做強”的新思路。2003年4月,山東省邀請50名民營企業家和部分專家學者,舉辦“全省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座談會”,有幸參加這次座談會的張武宗發表了“給民營企業國民待遇”的呼籲,並得到與會者的普遍贊同。他兼任泰安市企業聯合會、民營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以後,積極為泰安市民營企業的發展獻計獻策,先後應邀在泰安市、肥城市作企業改制專題講座10餘次。
張武宗改制的做法和經驗,為企業改革探索出了一條可資借鑑的成功之路,得到了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2001年12月19日,《經理日報》刊發了《一廠兩制,國企民營——山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體制、機制創新調查》一文,並以《石鋼模式:一個成功的範例》為題闡述了以下觀點,“‘石鋼模式’是放開搞活國有中小企業的成功範例,因而具有普遍借鑑意義”;“‘石鋼模式’完全符合中央精神”;“特鋼公司資本歸全體持股職工集體所有,是公有制有效實現形式之一,它體現了人力資本與實質資本的結合,是勞動者的勞動與資本的大聯合。這種新的生產關係使舊體制下的‘集體所有’的抽象概念具體化、對象化、數量化,並通過貨幣形態的分紅使投資與收益得到了統一,使職工獲得了按勞、按資分配的雙重權益,使他們的‘主人翁地位’落到了實處,因而能有效調動企業和職工兩個積極性,提高生活水平。”隨後《中國冶金報》、《經濟促進報》及省市電視台等媒體及時做出報導,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1998年11月,山東省委原副書記陳建國在省委政研室調查報告《濟鋼集團石橫特殊鋼廠落實“三改一加強”的調查》呈閱件上做出重要批示:“石橫鋼廠的經驗很好,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班子,特別是要選一個好廠長”;山東省委原副書記、副省長宋法棠也做出重要批示:“轉經委、體改委、管理效益年辦公室閱,他們的經驗值得推廣”。
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張武宗提出了“四個上水平”的總體目標和要求,即經濟技術指標上水平,工藝裝備上水平,管理上水平,服務上水平。他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全方位實施低成本戰略,強化資本運營,生產經營持續、穩定、快速發展,各項經濟技術指標顯著提高,部分經濟技術指標創出了國內同類型企業最好水平。2003年有69項技術經濟指標創歷史最好記錄,其中26項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2003年,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3.6%;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2.1%和0.4%,三項費用合計5.6%,較上年降低0.8個百分點,較全國62家重點鋼鐵企業的平均水平低5.6個百分點,相對節約支出1.4億元。
重視企業文化建設,以實際行動實踐“三個代表”
張武宗以他自己的品格、智慧和謀略,譜寫了一曲非凡的發展樂章,深受職工民眾的支持和擁戴。他博學多才,勤于思考,思維縝密,充滿理性觀點,善於把鄧小平理論套用於實踐之中,以企業快速發展的實際行動踐行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他側重於理念創新,重積累、求通博,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提出和闡述了一系列企業理念。如“以人為本、追求一流”的企業精神;“成本是第一競爭力,質量是第一信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企業理念。“發展是硬道理,本質是提高生產力”;“管理的目標,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以人為本,一流業績是靠職工積極性創造出來的”等,這些精闢闡述為企業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體系奠定了理論基礎。2002年2月,張武宗在科級以上幹部會議上作了《在認識中發展,在發展中認識——關於我們企業理念建設的總結》,全面系統地總結了特鋼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取得的理論成果和發揮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部署了實施企業文化戰略的歷史任務,把企業文化建設推向了新的高度。他深刻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發展的至關重要性,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實施人才戰略,系統地提出了“事業留人、機制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的戰略思想,大力營造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圍,使一大批人才脫穎而出,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奠定了基礎。
張武宗具有堅忍不拔的氣魄和毅力,有一種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從歐洲考察回來後他曾深有感觸地說:“歷史的經驗一再證明,一個民族,一個企業,能否處於領先地位,關鍵不在於它的過去,而在於它的未來如何去做。台灣、韓國、新加坡乃至香港的經驗也證明,只要我們解放思想,堅持改革,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工藝裝備水平,就一定能夠創造美好的未來。”正是這種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精神,鑄就了企業的輝煌。
幾年來,張武宗領導的企業先後榮獲山東省先進民營企業、全省百家誠信納稅企業、AAA級信用等級企業、山東省民營企業質量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花園式單位、泰安市管理創新優秀企業、泰安市納稅大戶、泰安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張武宗個人先後被授予山東省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企業家、山東省優秀民營企業家、新世紀首屆泰安市優秀企業家、泰安市十大文明市民標兵等榮譽稱號。
直掛雲帆濟滄海,鋼水奔流寫春秋。張武宗以其輝煌的業績,堅實的步履,走出了一條無愧於黨、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企業的人生之路!
福布斯排行
2006年3月,著名的關注資本方向的雜誌《新財富》發表了中國個人財富排名,董事長張武宗以8.5億元人民幣的個人資產排名第269位。
《新財富》報導:2005年1月,石橫特鋼正式誕生,由石橫特鋼有限公司為母公司的6個成員組成,集團總註冊資本5.77億元。2004年底實現銷售收入35.64億元,總資產29.37億元,所有者權益9.6億元。2005年預計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以上。
重要哲言
張武宗管理哲言
管理重在創新。創新是靈魂,創新就在身邊;創新是企業生命之源。
管理=控制+消缺。即企業的經營管理始終處於受控狀態,而這種受控狀態是體制、機制、制度及人力控制的有效組合。任何企業的管理總會有缺陷,只有不斷消除各種缺陷,才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我堅信物質排列組合的力量。同樣的碳原子,一種組合形成石墨,一種組合形成金剛石,兩者價值差別巨大。企業經營者的管理責任,就是要不斷地最佳化人與各生產要素的排列組合,追求最大的價值實現。
“沒有藉口才能成功”,就是挑戰條件論,挑戰無所作為,挑戰懶漢懦夫思想,實質是要想成功必須有主動性和創造精神。
張武宗創業感悟
一個人,一個企業,最有意義的事莫過於做一番事業。要創業,必須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必須堅持科學發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界在前進,別人在前進,守業不行,只有不斷創業才能保持企業旺盛的生命力。
成就一番事業是不容易的。幹事業既有順境,也有逆境。順利、成功的時候,從不沾沾自喜;挫折、失敗的時候,從不皺眉頭。
競爭力=創業+創新。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是活力之源,創新就在身邊。人生有限,創新無限,事業無限,前景無限。人類總是有所發明,有所創造,不斷進步。當今的世界,正處於科學、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只有創新才能與時俱進,否則就會被淘汰。
張武宗人生格言
人一生最重要的是做兩件事,即做一點事業和交些朋友。
做人要像水。水的適應性就很強,裝在不同容器里形成不同的形狀;要有水的韌性,有水滴穿石的毅力,永不休止地流向前方;要有水的品質,世界上萬事萬物都離不開水,它不分貴賤服務於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