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張正田,男,台灣政治大學博士,專長唐宋與客家族群歷史,目前為中國大陸高校副高職教師。
著作目錄
壹、 學位論文
1. 張正田,2002.06,《唐代昭義軍研究》,嘉義:台灣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 張正田,2010.07,《從族群關係看清代台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台北:台灣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貳、 專書
1. 張正田,2007.12,《「中原」邊緣:唐代昭義軍研究》,台北:稻鄉出版社.「史學叢書系列71」。(由碩士論文改編出版)
2. 張正田,2013.9,《被遺忘的大清「忠魂」:清代苗栗堡客家義民信仰研究(上)、(下)》,台北:花木蘭出版社.「台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三編.第十三、十四冊」。(由博士論文改編出版)
參、 學術期刊論文.專書中之篇章
(一)、 已出版學術期刊論文
[甲]、 THCI-core 或 TSSCI 台灣「核心級」學術期刊:
張正田,2004.11,〈唐代成德軍節度使之變動:安史亂後初期(781-789)河北中部軍政形勢研究〉,《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台北),頁119-165。(有審稿制度,THCI Core期刊)
張正田,2012.12,〈清光緒新竹苗栗兩縣劃界時中港、苗栗兩保保界釐清之空間關係〉,《師大歷史學報》,48(台北),頁203-228 。(有審稿制度,THCI core 期刊)
張正田,2013.6,〈潮惠兩裔客家人分布比例與新竹枋寮義民祭祀圈之關係〉,《民俗曲藝》,180(台北),頁131-164。(有審稿制度,THCI core;TSSCI 期刊)
張正田,2013.09,〈被遺忘的大清與苗栗「英雄」:程峻、壽同春、鍾瑞生、與苗栗義民軍〉,《思與言》,51: 3(台北),頁1-34。 (有審稿制度,THCI core 期刊)
1.張正田,2004.11,〈唐代成德軍節度使之變動:安史亂後初期(781-789)河北中部軍政形勢研究〉,《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2(台北),頁119-165。(有審稿制度,THCI Core期刊)
2.張正田,2012.12,〈清光緒新竹苗栗兩縣劃界時中港、苗栗兩保保界釐清之空間關係〉,《師大歷史學報》,48(台北),頁203-228 。(有審稿制度,THCI core 期刊)
3.張正田,2013.6,〈潮惠兩裔客家人分布比例與新竹枋寮義民祭祀圈之關係〉,《民俗曲藝》,180(台北),頁131-164。(有審稿制度,THCI core;TSSCI 期刊)
4.張正田,2013.09,〈被遺忘的大清與苗栗「英雄」:程峻、壽同春、鍾瑞生、與苗栗義民軍〉,《思與言》,51: 3(台北),頁1-34。 (有審稿制度,THCI core 期刊)
[乙]、 已出版學術期刊--歷史學類:
張正田,2000.06,〈以「盧從史事件」觀昭義軍節度使對唐代的重要性:並略論昭義地理形勢概況〉,《中正歷史學刊》,3(嘉義),頁305-329;331-337。
張正田, 2002.10,〈唐代昭義軍前期武力系統及其特徵〉,《中正歷史學刊》,5(嘉義),頁95-118。
張正田,2004.6,〈西燕政權結構、戰略目標與其興衰關係:以立國初期(公元三八四:三八六)為研究中心〉,《政大史粹》,6(台北),頁1-60。
張正田,2005.06,〈《新唐書.方鎮表》考誤:澤州還隸昭義軍小考〉,《政大史粹》,8(台北),頁111-120。
張正田,2005.07,〈唐代澤潞區的「從舊貫葬」與「不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台北),頁33-66。
張正田,2005.08,〈唐代昭義軍節度使對內部之控制〉,《人文學報》(台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29,頁35-79。。
張正田,2005.3,〈漢晉之際郡縣變動與地方統治關係:以司州為例(A.D. 189-300)〉,《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新竹),頁290-318。(另加5頁「勘誤表、圖」,但只有台灣的國家圖書館藏版才有標準本)。
張正田(用筆名「信弦」發表),2006.10,〈一個歷史上的分合勢力: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河西與中原〉,《歷史月刊》,225 (台北),頁102-107。
張正田,2006.12,〈漫談中學歷史教學的「唐宋變革」議題〉,《歷史月刊》,227 (台北),頁109-117。
張正田,2007.06,〈西燕國主慕容沖的復仇〉,《歷史月刊》,233(台北),頁107-111。
張正田,2007.07,〈由墓志銘看唐代河北「邢洺區」家族遷徙狀況〉,《東華人文學報》,11(花蓮),頁59-84。
張正田,2007.08,〈略談戰後台灣「泛左派」學者所處環境:從黎湘萍對陳映真的研究談起〉,《人文學報》(台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31,頁45-64。
張正田,2008.06,〈從歷史文化與民族性談台灣地方政區調整為何不能成功?〉,《歷史月刊》,245(台北),頁76-81。
張正田,2009.12,〈從1926年台灣漢人籍貫調查資料看「台灣客家傳統地域」〉,《客家研究》(桃園中壢: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3: 2,頁165-210。
張正田,2011.06,〈光緒初年「淡新分縣」新縣界與枋寮義民祭祀圈東北界之關係〉,《新竹文獻》,45(新竹縣),頁106-118。
張正田,2015.05,〈近10年台灣客家研究出版專書回顧2005-2014:以歷史學類為主〉,《漢學研究通訊》,34: 02(台北),頁10-18。
張正田、陳有福,2015.12,〈從經濟開墾到台灣抗日:以新竹“金廣福”事跡為例〉,《龍巖學院學報》,33:06,頁7-11。(獲評為“優先出版”)
1.張正田,2000.06,〈以「盧從史事件」觀昭義軍節度使對唐代的重要性:並略論昭義地理形勢概況〉,《中正歷史學刊》,3(嘉義),頁305-329;331-337。
2.張正田, 2002.10,〈唐代昭義軍前期武力系統及其特徵〉,《中正歷史學刊》,5(嘉義),頁95-118。
3.張正田,2004.6,〈西燕政權結構、戰略目標與其興衰關係:以立國初期(公元三八四:三八六)為研究中心〉,《政大史粹》,6(台北),頁1-60。
4.張正田,2005.06,〈《新唐書.方鎮表》考誤:澤州還隸昭義軍小考〉,《政大史粹》,8(台北),頁111-120。
5.張正田,2005.07,〈唐代澤潞區的「從舊貫葬」與「不仕」〉,《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37(台北),頁33-66。
6.張正田,2005.08,〈唐代昭義軍節度使對內部之控制〉,《人文學報》(台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29,頁35-79。。
7.張正田,2005.3,〈漢晉之際郡縣變動與地方統治關係:以司州為例(A.D. 189-300)〉,《中華人文社會學報》,2(新竹),頁290-318。(另加5頁「勘誤表、圖」,但只有台灣的國家圖書館藏版才有標準本)。
8.張正田(用筆名「信弦」發表),2006.10,〈一個歷史上的分合勢力:魏晉十六國時期的河西與中原〉,《歷史月刊》,225 (台北),頁102-107。
9.張正田,2006.12,〈漫談中學歷史教學的「唐宋變革」議題〉,《歷史月刊》,227 (台北),頁109-117。
10.張正田,2007.06,〈西燕國主慕容沖的復仇〉,《歷史月刊》,233(台北),頁107-111。
11.張正田,2007.07,〈由墓志銘看唐代河北「邢洺區」家族遷徙狀況〉,《東華人文學報》,11(花蓮),頁59-84。
12.張正田,2007.08,〈略談戰後台灣「泛左派」學者所處環境:從黎湘萍對陳映真的研究談起〉,《人文學報》(台北:中華民國人文科學研究會),31,頁45-64。
13.張正田,2008.06,〈從歷史文化與民族性談台灣地方政區調整為何不能成功?〉,《歷史月刊》,245(台北),頁76-81。
14.張正田,2009.12,〈從1926年台灣漢人籍貫調查資料看「台灣客家傳統地域」〉,《客家研究》(桃園中壢:台灣中央大學客家學院),3: 2,頁165-210。
15.張正田,2011.06,〈光緒初年「淡新分縣」新縣界與枋寮義民祭祀圈東北界之關係〉,《新竹文獻》,45(新竹縣),頁106-118。
16.張正田,2015.05,〈近10年台灣客家研究出版專書回顧2005-2014:以歷史學類為主〉,《漢學研究通訊》,34: 02(台北),頁10-18。
17.張正田、陳有福,2015.12,〈從經濟開墾到台灣抗日:以新竹“金廣福”事跡為例〉,《龍巖學院學報》,33:06,頁7-11。(獲評為“優先出版”)
[丙]、 已出版學術期刊--語言學類:
張正田,2012.01,〈「諱豬舌為豬利」的諧音問題與考本字:以苗栗四縣腔為中心〉,《台灣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1(台北),261-285。
1.張正田,2012.01,〈「諱豬舌為豬利」的諧音問題與考本字:以苗栗四縣腔為中心〉,《台灣台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21(台北),261-285。
(二)、 專書中之篇章
張正田,2011,〈唐代宰相鍾紹京史實考論與台灣《鍾姓大族譜》中對鍾紹京之相關記載〉,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中華僑聯總會(編),《河洛文化與台灣文化》,河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頁547-554。
1.張正田,2011,〈唐代宰相鍾紹京史實考論與台灣《鍾姓大族譜》中對鍾紹京之相關記載〉,中國河洛文化研究會.中華僑聯總會(編),《河洛文化與台灣文化》,河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頁547-554。
(三)、 書評
張正田,2013.02,〈評介森部豐,《ソグド人の東方活動と東ユーラシア世界の歴史的展開》,大阪:関西大學出版部,2010〉,《漢學研究通訊》,32:1(台北),頁50-51。
1.張正田,2013.02,〈評介森部豐,《ソグド人の東方活動と東ユーラシア世界の歴史的展開》,大阪:関西大學出版部,2010〉,《漢學研究通訊》,32:1(台北),頁50-51。
肆、 正式出版之文史散文.雜文
張正田,2008.11,〈後生人對「客家文化史」與「客家學」的一些淺薄看法〉,《客家雜誌》,221 (台北),頁16-17。
張正田,2009.02,〈贛州客家初體驗.見聞滿行囊(上╱下)〉,《客家雜誌》,224(台北),頁66-79;2009.03,225,頁30-32。
張正田,2010.02,〈苗栗牛鬪口的百年故事:兼憶廿年前苗栗牛鬪口美景〉,《客家雜誌》,236(台北),頁51-52。
張正田,2011.01,〈苗栗老家的故鄉味〉,《客家雜誌》,247(台北),頁34。
張正田,2011.03,〈傳統上中國各地都是雙語甚至三語社會:客語、國語,可並行不悖〉,《客家雜誌》,249(台北),頁60-61。
張正田,2011.10,〈淺談宋代江西健訟風氣與客家、江西先民的移民潮〉,《客家雜誌》,256(台北),頁68。
張正田,2014.04,〈客說客話:伯公跌落崩崗下:贊成〉,《新北好客都季刊》,21(2014春季號),2014.04.30,頁38-41。
張正田,〈慎終追遠.凝聚同心:客家人的掛紙〉,《新北好客都季刊》,24(2014冬季號),2014.12.10,頁10-13。
1.張正田,2008.11,〈後生人對「客家文化史」與「客家學」的一些淺薄看法〉,《客家雜誌》,221 (台北),頁16-17。
2.張正田,2009.02,〈贛州客家初體驗.見聞滿行囊(上╱下)〉,《客家雜誌》,224(台北),頁66-79;2009.03,225,頁30-32。
3.張正田,2010.02,〈苗栗牛鬪口的百年故事:兼憶廿年前苗栗牛鬪口美景〉,《客家雜誌》,236(台北),頁51-52。
4.張正田,2011.01,〈苗栗老家的故鄉味〉,《客家雜誌》,247(台北),頁34。
5.張正田,2011.03,〈傳統上中國各地都是雙語甚至三語社會:客語、國語,可並行不悖〉,《客家雜誌》,249(台北),頁60-61。
6.張正田,2011.10,〈淺談宋代江西健訟風氣與客家、江西先民的移民潮〉,《客家雜誌》,256(台北),頁68。
7.張正田,2014.04,〈客說客話:伯公跌落崩崗下:贊成〉,《新北好客都季刊》,21(2014春季號),2014.04.30,頁38-41。
8.張正田,〈慎終追遠.凝聚同心:客家人的掛紙〉,《新北好客都季刊》,24(2014冬季號),2014.12.10,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