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張桂蘭,家住馬鞍山閿家山社區的張桂蘭是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她無法準確解釋慈善的含義,卻一直用樸實的行動默默詮釋愛心。

274雙手套“編織”溫暖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沒有錢,也可以為災區做點事,為老人織毛衣,給孩子織手套。”2009年,一個賑災晚會上,主持人的真情呼喚,深深感動了張桂蘭,她開始了為災區孩子織手套的愛心行動。

“用開司米毛線和細竹針織,這樣織出來的手套暖和。”織了20多年毛衣的張桂蘭回憶,當初特意買了細線和細針。隨後的近兩年時間內,除了買菜燒飯,張桂蘭很少出門,一心織手套。

織一副手套,不難,織十副手套,得花點時間,織了274副手套,還是一位年有七旬的老人織的,背後的愛心和情意不言而喻。

坐著織時間長了,腰疼,張桂蘭開始站著織;白天沒織完,晚上,張桂蘭會“加班”,坐床上織;上了年紀的張桂蘭眼睛已經不好使,為了趕在冬天前織好,她將毛線搭配著混織,這樣既美觀,還不容易脫線。為了讓孩子們的手套戴起來“合手”,張桂蘭特意根據年級人數,將手套分成小小號、中號和大號三個型號……500多天內,張桂蘭一針一線地“編織”溫暖,織了274副手套,用掉了25斤開司米毛。

2009年11月和2010年11月,趕在兩個冬天到來之前,張桂蘭將274雙手套寄去了映秀國小。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戴在手上 暖在心裡

1張賀卡,5張照片,6封感謝信……幾樣普通物品,一個簡單包裹,卻成了張桂蘭69年來收到的最珍貴的新年禮物。“這不是一個普通包裹,這裡面裝著汶川縣映秀國小200多名師生感恩的心。”收到包裹的第二天,張桂蘭就把孩子們的照片拿去塑封了一下。

1張印有“新汶川新希望”的賀卡,寄託了映秀國小師生相信未來更好的願望;5張色彩鮮艷的照片,記錄了孩子戴上張大媽一針一線編織的愛心手套時的開心、幸福模樣;6封感謝信,說出了映秀國小200多名師生對馬鞍山張大媽的感恩之情……

“這一雙雙手套好像暖暖的春風,溫暖無比,戴在手上,暖在心裡。”“知道您花了500多天為我們織手套,謝謝您,但是記得可不要太累了,注意休息!”“我最喜歡康乃馨,因為它象徵著偉大、神聖、慈祥的母愛,您就是這樣的人。”……

“這些都是各個年級的孩子寫給我的信,感謝信,感恩信。”看著一封封手寫的感謝信,讀著一個個情真意切的句子,張桂蘭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除了信,映秀國小師生還給張桂蘭寄來了孩子們戴手套的照片。從孩子們光著手,到班主任老師抱著一堆嶄新的手套,開始發放,再到孩子們高高地舉起戴著五顏六色手套的雙手,5張彩色照片,記錄了12月9日當天,映秀國小發放張大媽織的愛心手套的全過程。

“手裡拿著藍色開司米線團的是金(音)老師,正在給孩子們說我和手套的事。”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張桂蘭開心地說,“毛線是織手套剩下的,我寄過去的,留給孩子們做個紀念。”張桂蘭自己則留下了那副細細的竹針,說要好好保留。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張桂蘭[感動馬鞍山的愛心老人]

“‘5·12’過去兩年多了,您還這樣無時無刻地關注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冷暖操心,我校老師和孩子們深深地為您這樣無私的愛心所感動。”一封蓋有汶川縣映秀國小校章的感謝信上,深情地傳遞著這樣的聲音:在千里之外的映秀,在潮濕的活動板房裡,在200多位師生的心坎里,來自馬鞍山張大媽的愛心手套溫暖著他們的雙手,溫暖著他們的生活,溫暖著他們的心靈。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