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曦[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專職研究人員]

張曦[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專職研究人員]

張曦,男,湖南師範大學倫理學研究所專職研究人員。

研究領域(AOS)

分析風格的道德哲學(規範倫理學、元倫理學、道德心理學);

西方道德哲學史(特別是蘇格蘭啟蒙運動哲學家和平等主義觀念史);

政治哲學(自由諸理論、前後羅爾斯時期的平等主義諸理論和羅爾斯哲學)

能力領域(AOC)


 行動哲學;心靈哲學;社會政策哲學;


套用倫理學中的全球正義問題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哲學系(2009.9-2013.7)

倫理學 哲學博士 導師:徐向東

博士論文:《理解道德約束:有關人類道德的本質、功能和套用的一種理論》

美國密西根大學哲學系(2010.9-2012.9)

倫理學 聯合培養博士生 導師:Peter Railton

Elizabeth Anderson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06.9-2009.7)

政治學 法學碩士

碩士論文:《無支配自由:一種哲學和政治學的分析》

安徽師範大學物理系(2000.9-2004.7)

物理學 理學學士

學術成果

學術論文


[1] 張曦:理解道義論:“犧牲者中心”進路與人的道德地位, 《道德與文明》,2014(1),pp.41-48;


[2] 張曦:“實踐理性與規範性的‘構成性論證’”, 《世界哲學》,2013(6),pp.108-115;

[3] Peter Railton、張曦:“價值、理由與後果——專訪彼得·雷爾頓教授”, 《世界哲學》,2013(3),pp.145-157;


[4] 張曦:“公共理由、公共推理與政治辯護:休謨主義者如何說明 Public Reason”, 《現代哲學》,2013(1),pp.97-103;


[5] 張曦:“伯林式焦慮症與自由的二分法”, 《道德與文明》,2012(3),pp.68-74;


[6] 張曦:“後果主義、全球貧困與真實世界的道德理想”, 《中國分析哲學》(2011),pp.212-229;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2012(4),pp.48-49;


[7] 張曦:“道德假言推理與準實在論的一個困難”, 《世界哲學》,2011(6),pp.5-15;人大 《複印報刊資料》(倫理學)全文轉載,2012(1),pp.3-9;

[8] Philip Pettit、張曦:“免於支配的自由與公民共和主義的理想”,學術訪談, 《中國學術》,商務印書館,第30輯(2011);


[9] 張曦:“自由、能動性的約束與生活的意義”, 《哲學分析》,2011(3),pp.79-102;


[10] 張曦:“第二人稱觀點、規範性與道德可說明性”, 《世界哲學》,2010(2),pp.124-134; 《中國哲學年鑑》“熱點聚焦”(2011),pp.221-22;


[11] 張曦:“最大化合理性、個人觀點與道德理由”, 《哲學分析》,2010(1) (創刊號),pp.32-43;


[12] 張曦:“無支配、自我與榮耀”, 《外國哲學》,商務印書館,第20輯(2009), pp.61-77

譯著


[1] 《全球正義》,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33萬字)


[2] 《人同此心:論心理、社會與政治》,吉林出版集團責任有限公司,2010年,(與應奇、王華平合作,總38.7萬字,承擔該書第三部分(政治學)共16萬字)

獎勵和榮譽


[1] 2013年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北京大學授予


[2] 2012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教育部授予


[3] 2011年北京大學“創新獎”,北京大學授予


[4] 2010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予


[5] 第十五屆(2013年)北京大學“學術精英”,北京大學授予


[6] 2010年聯校教育社科醫學研究論文獎金,“聯校獎勵計畫”授予


[7] 2010-2011年北京大學光華獎學金,北京大學授予


[8] 2009-2013年北京大學一等獎學金,北京大學授予


[9] 2006-2007年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北京大學授予

學術演講與學術報告

[1] 2013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作專題學術報告,題目是:“實踐能力的新老故事”


[2] 2013年10月21日,在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作專題學術報告,題目是:“實踐理性與規範性的康德主義構成論證”

重要學術會議與短期國際訪問


[1] 山東·威海,第十六屆全國科學哲學年會,2013年8月(因個人日常安排衝突未成行)


[2]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第七屆“BESETO”三校哲學會議,2013年1月,

口頭報告論文:Deontological Reasons and Agent Relativity


[3] 北京·美國加爾文學院、北京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Creating Character” Conference,2012年11月


[4] 美國·加爾文學院,“Virtues and Vices”Seminar,2012年6-7月,美國坦普利頓基金會全額資助


[5] 美國·加爾文學院,“Religion and Science”Seminar,2011年6-7月,美國坦普利頓基金會全額資助


[6] 北京·清華大學,“以賽亞·伯林與當代中國”國際研討會,2011年3月,

口頭報告論文:Isaiah Berlin’s Anxiety and the Value of Freedom


[7] 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第四屆“BESETO”三校哲學會議,2010年1月,

口頭報告論文:The Second-Personal Standpoint and Moral Accountability


[8]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東西之際:華人青年哲學會議”,2009年5月,

口頭報告論文:最大化合理性、個人觀點與客觀性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