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張明[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藏名:羅絨戰堆,男。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西藏及藏區的社會經濟研究。

基本信息

藏名:羅絨戰堆,男。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從事西藏及藏區的社會經濟研究。

個人簡歷

1982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數學系,獲數學學士。1982年-1985年在四川省甘孜州民族幹部學校任教。

1985年-1987年就讀於上海機械學院中美合辦的社會經濟系統工程研究生班。

1987年5月至今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社會經濟研究所從事西藏及藏區的社會經濟研究。

1991年-1993年,參與藏研中心與北大社會學所合作的課題“西藏社會發展研究”。

1994年-1996年,主持並參與國家重點課題“青藏高原的環境與發展研究”。

1997年受國務院扶貧辦和“全球環境與發展組織”(NGO)之委託,主持課題,“對西藏的環境狀況和太陽能的開發利用評估”。

1997年至1999年今主持並參與藏學研究中心重點課題“西藏扶貧問題研究”。

1999年,也就是在獲得副研究員任職資格後就主持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重點課題“西藏扶貧攻擊研究”,2001年該課題成果通過中心學術委員的評審。

2001年,接手西藏自治區政府委託藏研中心的重點研究課題“西藏與祖國內地的區域發展成本差異研究”。在主持該課題的過程中,本人大膽聘用外部人才,通過“借腦”的方法聯合攻關。2002年底,該課題與其它眾多課題在接受中心學術委員會的結題評審時,以91分的高分被審定為當年唯一的優秀成果。次年,該成果又接受了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的高規格評審,並順利通過評審。

2003年底,根據西藏自治區政府的要求,本人再度擔任新設立的中心重點課題“區域成本差異對西藏經濟和社會發展影響”的主持工作,與此同時,本人還承擔有國家重點課題“西藏反貧困戰略研究”之子課題的研究工作。

在任期內的5年,在主持和承擔重點研究課題期間,本人長期堅持深入到農戶家中與農牧民同吃、同住,始終關注西藏的重大現實問題。通過深入的調查和科學的研究,本人還發表了一些有影響的文章。

李鐵映主編的《1999年中國人文科學前沿報告》對本人發表在《西藏研究》上的文章“太陽能與西藏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該文代表了這方面(西藏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2002年1月,在美國哈佛大學召開的藏學研討會上所宣讀論文“西藏的人口、資源、勞動力供給與西藏自治區的人口政策”得到與會國外同行的好評。宣讀論文的當天,就有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著名學者邀請我做這些大學的訪問學者。

此外,還將在西藏實地調查期間發現的一些突出問題以研究報告的形式上報國家,得到積極反響。

一篇發表在《藏事探索》2002年第一期的文章“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增加西藏農牧民的收入可從膠鞋做起”被新華社收入《參考清樣》供高層領導參閱後不久,引起國家六個部委的重視,文中所提建立悉數被國家採納,西藏農牧民的穿鞋問題得到解決。該成果獲2002年藏研中心科研成果一等獎。

另一篇根據西藏國民經濟發展資料並結合第一手材料撰寫的名曰《農牧區的相對貧困:西藏強勢發展過程中的一個突出問題》的內參報告,在被藏研中心內部刊物《藏事探索》2002年第二期刊出後,引起中央統戰部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並呈送給了中央高層領導,而後又引起了中央主要領導的重視,胡錦濤總書記和其他多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對該文進行了批示,中央採納了報告中提出的一些建議。其中的部分建議在中央的指示下已轉化為推動西藏農村經濟發展和農牧民民眾增收的重要政策和手段,為西藏的農牧民辦了一件實事。該成果獲2002年藏研中心科研成果一等獎。

著作、論文及重要技術報告

著作類

《西藏的貧困與反貧困研究》,中國藏學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西藏山南地區簡介》,五洲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西藏的民族手工業與工藝品》與扎嘎合著有,藏學出版社1994年出版。

《西部開發與西藏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西部大開發-西藏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青藏高原的環境與發展》與中科院地理所同志合著, 藏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西藏社會發展研究》與馬戎教授等合著有一書,藏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

論文類

“小額信貸扶貧在西藏珠峰自然保護區的實踐與套用”,《西藏研究》1999年第一期。

“西藏扶貧攻堅調研報告”,《中國藏學》1998年第四期,1.7萬字。

“南木林縣反貧困實踐研究”,《中國藏學》2000年第四期。

“正視西藏農牧區的相對貧困,深化扶貧攻擊工作”《西藏研究》,2001年第一期。

“非公經濟與西藏的跨越式發展”,原載拉巴平措、格勒主編《當代藏學研究的幾個理論問題》,中國藏學出版社2002年12 月第一版。

“從個案研究西藏農村的相對貧困和“扶貧攻擊”工作“,《西藏研究》2001年第四期。

“西藏的人口與土地承載力研究”,《人口與經濟》2002年第二期。

An Assessment Report to The ‘Sunlight Plan’ of Tibet Autonomous Region.The population,resource,labor supply and population policy of TAR, 宣讀於2002年1月在美國哈佛大學召開的藏學研討會。

A story about Tibetan nomads,grassland,yaks,foxes and rodents—A case study of Tibetan ecosociety and its effect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astoralism of TAR

宣讀於2000年6月在荷蘭萊頓召開的第9屆國際藏學會。

A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the Tibetan Population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and the Current Han Population in TAR

宣讀於2003年9月在英國牛津召開的第十屆國際藏學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