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援越,男,1965年生,中共黨員。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分局太升路派出所社區民警。自2004年部隊轉業到青羊分局工作以來,因工作成績突出,曾被評為分局優秀社區民警、安全防範先進個人,市局“十佳民警”、十佳民眾工作能手”,市政府“創建精神文明城市先進個人”,省廳“大走訪”開門評警先進個人,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成都全搜尋網十佳“最稀飯(喜歡)警”等榮譽稱號,榮立三等功2次。
人物事跡
老百姓是他心中的天
在繁華之地太升南路,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只有對門不相識的鄰居,沒有不熟悉鐵嘴柔情的張警官。”無論商家,還是居民,聊起張援越,言語間無不流露出深深的親善和崇敬——“喔,張警官嗦,太熟悉了,他特會說話!”“心腸好,處事公道,我們都服他!”
太升南路責任區有太升南路、興隆街、忠烈東街、內姜街四條街道,老式居民院落20個。轄區有西南最大的通訊市場——太升南路、有聞名成都的“會府”舊貨交易市場。分管這個責任段的就是有著“億萬身價”和“最牛串串”稱號的社區民警張援越。說他“億萬身價”是他管轄的通訊市場資產上億,說他“最牛串串”是他每天都穿梭於商家、院落。針對責任區通訊商業發達、社會環境複雜的情況,他確立了“維護治安秩序、服務商家民眾、創建和諧社區”的目標,主動更新理念,把工作重心從事後處置轉移到事前防範上來,以社會治安防範和矛盾糾紛調解為重點,為轄區商家打造“有序競爭、合法經營”的市場氛圍,為民眾創建“平安和諧、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他結合公安機關“守護平安·乾淨社區”主題活動,張援越深入轄區走訪民眾,針對轄區安全隱患和防範問題展開調查走訪,以“社區安全不安全、乾淨不乾淨”,轄區治安穩定不穩定、基礎工作紮實不紮實、治安狀況民眾是否滿意為標準,深入到民眾中去,幫助民眾解決實際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整改治安亂點。經過幾年的辛勤努力,太升南路責任段刑事案件呈現逐年下降趨勢,轄區治安狀況有了顯著好轉。社會和諧、商家安心、民眾滿意、市場繁榮。
恆心在社區——勤勞下段,深入民眾築根基
作為社區民警,熟悉轄區情況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用他自己的話就是“多到社區面上‘轉’”。圍繞社區“轉”的結果就是:將陌生人“轉”成了熟人,將熟人“轉”成了“自家人”。這個“轉”的過程即是有針對性、有目標地開展基礎防範工作:一來能夠“轉”出社區街道的最新信息,掌握情況的發展變化;二來能夠及時發現治安隱患,及早進行防範、化解;三來能夠進行普法宣傳教育,增強民眾的法制意識;四來能夠提高民眾見警率,給社區民眾、商家店鋪以安全感。真正體現:警務跟著社情民意走、警力圍繞民眾工作轉。
誠心在社區——創新方法,多策並舉抓防範
太升南路是成都的商業繁華區,商家最需要的是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經營環境。他把治安防範工作重心從事後被動出警處置轉移到事前防範化解上,探索總結出“三定”、“四講”、“一提前”調處預防矛盾糾紛工作法,在實戰中發揮了良好效果,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初始階段;積極為商家、民眾創建平安社區、乾淨環境。(“三定”:即定期收集單位、商家、居民院落信息;定期組織商家召開聯繫會;定期為商家宣傳法制講課。“四講”:即講法律、講技巧、講觀念、講成本。“一提前”:提前介入矛盾糾紛的化解。)經過多年的工作經驗,張援越化解了多起可能導致群體性事件的治安案件、矛盾糾紛。2011年10月21日,太升南路173號的一家單位找到張援越反映:單位位於太升南路139號的商鋪於2010年3月租給陳某到2012年3月。由於考慮到本單位處於改制期,所以在和承租方簽約時註明“在契約期內,如發生不可抗拒事件或政府行為,出租方提前變更或解除契約,應提前1個月通知承租方”。由於企業改制,2011年9月起,這家單位多次以書面形式通知陳某(陳已簽字),並與陳面談,告知理由。陳以契約未到期為由拒不搬出,這家單位多次欲強行收回公司商鋪均被張援越制止。雙方矛盾有進一步激化的可能。張援越多次對雙方進行調解。通過近三個月的調解,2011年11月25日雙方終於達成一致意見。避免了一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太升南路上的兩大商家因租用一大型商場,雙方調動幾十名保全,圍觀人員眾多,因為張援越當時在市兒童醫院解決一個醫患糾紛,到不了現場,但雙方的問題他是知道的,而且事前對雙方進行過調解。得知情況後,他先後打了4個電話,用時不到5分鐘,雙方人員就撤走了。事後有人問他,雙方的問題解決了?他說解決了。有那么簡單嗎?張警官說:當時只用了5分鐘,可事前、事後用了何止50分鐘、500分鐘?
位於太升南路1號有個二手手機交易市場。市場內的商鋪、二手機櫃檯近400餘家。自2010年6月管理方宣布將對市場進行拆遷,並於2011年7月10日完成拆遷。對於市場的拆遷,張援越考慮最多的是整個通訊市場的穩定、眾商家的安置問題。為了不引起市場的動盪、使“大世界”拆遷平穩過渡,對市場的穩定不造成衝擊,他通過派出所、辦事處、錦廈通訊公司、泰升通訊市場、賽格廣場、與眾商家的溝通、協商、分流、安置等等,做了大量的多方溝通工作,最終使“西南通訊大世界”的拆遷、商家的安置、分流平穩過渡。
張援越創建的“格線化預警”模式,使夜間臨街商鋪的盜竊案件大幅下降,起到保護商家財產、震懾違法犯罪分子、民眾多點求助的社會綜合整治效果。受到商家的廣泛好評。
愛心在社區——熱情服務,做民眾貼心人
只有充分掌握社區治安形勢,體察民意,了解商家急需解決的問題,民眾急需解決的困難,才能更好地創建平安、和諧、乾淨的社區。他了解到轄區內姜街70號一居民葉廷華有一女兒胡葉鳳18年一直未落上戶口,通過近五個多月調查、取證以及向上級領導匯報,終於將胡葉鳳的18年“黑戶”問題解決。
太升南路79號是一個老式居民院落,內有9棟樓房、涉及五家單位及返遷戶,安全隱患較多,張援越先後多次為該院落安裝防盜傘27處。安裝天網探頭兩處,將院內的4個停車棚規範重建,與院委會共同加強管理,使79號大院連續三年未發生入室盜竊案,老百姓真正有了安全感。
在他的轄區,有一位86歲的張光琦老人,愛人已去逝,膝下有一個45歲的殘疾兒子(肢體三級殘疾部分腦功能障礙)張正達。自2007年起,他就一直關心著這對特困父子,他視老人如親人,除了逢年過節看望老人外,他經常到老人家中串門,了解家裡的生活狀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2011年4月14日,經多方奔走,終於將張光琦兒子的“殘疾人特困生活補助”辦了下來。老人激動地說:“張警官恩人啊!與我們無親無故,卻像親人一樣照顧我們這么多年,不知道這是我們哪輩子積的福分”。2012年2月6日(正月十五),忠烈祠東街73號的空巢老人李晴與她的“警察兒子”張警官在醫院裡度過了一個幸福、難忘的元宵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