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慶紅(1968年11月11日-2016年3月5日),英文名ZhangQinghong,出生於重慶市萬州區,1991年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1997年5月取得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2008年8月成為科羅拉多大學安舒茨醫學院皮膚病學系的副教授。她在逆轉癌症治療副作用有重大的發現。2013年3月10日的《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雜誌上,刊發了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證實,遺傳上或局部給予蛋白質Smad7,可預防及治療癌症放療導致的口腔黏膜炎的相關論文。
個人履歷
1986年,畢業於重慶萬州二中,是當年的聯考理科狀元。
1991年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士學位。
1997年5月取得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的生物化學博士學位;
1998年到2008年一直在美國的俄勒岡州波特蘭市(Portland,Oregon)的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OregonHealth&ScienceUniversity)應該是做博士後。
2008年8月move到科羅拉多大學(丹佛)開始了faculty生涯,從Assistantprofessor做到了Associateprofessor。
研究成果
張慶紅在逆轉癌症治療副作用有重大的發現。2013年3月10日的《自然醫學》(NatureMedicine)雜誌上,刊發了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在小鼠模型研究中證實,遺傳上或局部給予蛋白質Smad7,可預防及治療癌症放療導致的口腔黏膜炎的相關論文。
70%以上的惡性腫瘤患者在病情不同階段需要進行化療和(或)放療。然而放射治療在治療腫瘤的同時也帶來一些不良反應。其中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便是腫瘤放療常見且嚴重的不良反應之一。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不僅會加重臨床症狀、影響患者的睡眠及營養的攝入,更會降低患者局部正常組織對放射線照射的耐受性,限制了臨床放射劑量的套用,從而影響了治療效果。
領導這一研究的是科羅拉多大學的兩位華人科學家王曉京(Xiao-JingWang)教授和張慶紅博士。王曉京教授早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
研究小組將一段短肽加入到Smad7中,使得蛋白質能夠穿過細胞膜,在培養細菌中生成了這種組合蛋白質。當他們將這一工程化合物直接套用於小鼠口腔時,證實這一化合物不僅可以防止口腔黏膜炎形成,還可以治癒已有的潰瘍,顯著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表論文
Zhang,Q.,D.W.Piston,andR.H.Goodman.RegulationofcorepressorfunctionbynuclearNADH.Science.2002,295:1895-7.
Zhang,Q.*,Y.Yoshimatsu,J.Hildebrand,S.M.Frisch,andR.H.Goodman.Homeo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2promotesapoptosisbydownregulatingthetranscriptionalcorepressorCtBP.Cell2003115:177-86.*correspondingauthor
GrooteclaesM.,Q.Deveraux,J.Hildebrand,Q.Zhang,R.H.Goodman,andS.M.Frisch.C-terminal-bindingproteincorepressesepithelialandproapoptoticgeneexpressionprograms.Proc.Natl.Acad.Sci.USA.2003,100:4568-73.
Zhang,Q.*,Fjeld,A.C.,Nottke,A.C.,andGoodman,R.H.2005ainCtBPfamilyproteins(Chinnadurai,G.,ed),LandesBioscience,TX*correspondingauthor
Zhang,Q.,A.Nottke,andR.H.Goodman.Homeodomaininteractingproteinkinase2mediatesCtBPphosphorylationanddegradationinUV-triggeredapoptosis.Proc.Natl.Acad.Sci.USA.2005b102:2802-7.
Zhang,Q.*,S.Y.Wang,A.C.Nottke,J.V.Rocheleau,D.W.Piston,andR.H.Goodman*.RedoxsensorCtBPmediateshypoxia-inducedtumorcellmigration.Proc.Natl.Acad.Sci.USA.2006103:9029-33.*correspondingauthor
Wang,S.Y.,M.Iordanov,andQ.Zhang*.C-JunNH2-terminalkinasepromotesapoptosisbydown-regulatingthetranscriptionalco-repressorCtBP.J.Biol.Chem.2006281:34810-5
Zhang,Q.*,S.Y.Wang,C.Fleuriel,D.Leprince,J.V.Rocheleau,D.W.Piston,andR.H.Goodman*.MetabolicregulationofSIRT1transcriptionviaaHIC1:CtBPco-repressorcomplex.Proc.Natl.Acad.Sci.USA.2007.104:829-33*correspondingauthor(BioArt註:已撤稿)
社會評價
2016年3月5日早上,被發現逝世於研究大樓中。
張博士的大部分科研生涯都在研究基因的轉錄調控與疾病發生(主要是癌症)的研究,她十多年的科研生涯大部分時間都是focus在一個轉錄共抑制因子CtBP,這個蛋白隨後被發現在轉錄調控中可以作為一個“氧化還原感受器”(Redoxsensor)。隨後Zhang的課題組進一步在CtBP上鑑定了很多修飾,包括磷酸化、乙醯化和泛素化等。
她在俄勒岡州時候的老闆美國科學院院士RichardH.Goodman算是基因轉錄調控研究領域的大佬,他的實驗室曾經最早鑑定了cAMP-RegulateEnhancer(CRE),而CRE的轉錄依賴於轉錄因子CREB。CREB受很多信號調節,當CREB被磷酸化後就會招募CREB結合蛋白,也就是目前我們熟知的CBP(做乙醯化研究人應該都知道CBP),CBP是最早被鑑定的轉錄共激活因子參與正向的轉錄調控,而這一系列的發現都是Goodman實驗室最先完成的。由此可知,Zhang在俄勒岡州進入了當時一流的實驗室做科研,從她的publicationlist也可以看出她幾乎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在Goodman實驗室完成的,這期間她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了一篇Science,一篇Cell,4篇PNAS,一篇JBC等系列文章,這樣的成績如果放到現在入選“青年千人計畫”毫無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