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勰

總之,張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的一份珍貴的遺產。 儘管如此,賈思勰及其《齊民要術》,在我國和世界農業史、生物學史上的傑出貢獻是永垂青史的。

張思勰(生卒年不詳),今山東青州市人,北魏時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做過高陽(今山東臨淄西北)太守,曾先後到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過農業生產情況,後他回到家鄉,親自參加農牧業生產。由於他刻苦鑽研農業知識,經常向有經驗的老農請教,並親自參加生產實踐,對農業科學有了精深的研究。大約在公元533至544年的十多年時間裡,張思勰將他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認真地加以整理,在總結前人農業經驗的基礎上,完成了一部內容豐富的著名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張思勰生活在北方社會經濟開始恢復的北魏時期。北方黃河流域一帶,自西晉末年以後,長期處於戰亂狀態,農業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北魏孝文帝繼位以後,於公元485年實行均田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北方農業科學技術和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這就為張思勰編撰《齊民要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齊民要術》是我國6世紀一部完整的、系統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一部最早的著作。張思勰在編撰《齊民要術》一書的過程中,堅持“采捃經傳,爰及歌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的原則,參考前人的農學研究成果,收集民間的諺語、歌謠,訪問有經驗的老農,並親自參加生產實踐。為了把材料搞得更全面、更準確、更具有科學性,他非常重視前人的研究成果。他在《齊民要術》中,引證前人著作150多種,包括兩漢時期的《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重要農書。這些珍貴的農書大都早已失傳。因為張思勰寫作而引用,一部分內容才得以保存下來,使人們得以了解古代農業技術發展狀況。
《齊民要術》是一部農業“百科全書”。正如《自序》中所說:“起自農耕,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全書共分10卷,92篇。正文7萬字,注釋4萬字,內容相當豐富。該書前五卷介紹糧食、油料、染料作物、蔬菜、果樹、桑等的栽培技術;第六卷,是關於禽畜和魚類的養殖;第七卷到九卷,是農副產品加工、儲運,包括釀造、酶制儲藏、果品加工、烹飪、製糖等內容;第十卷則介紹有實用價值的熱帶、亞熱帶植物。
在這部農業科學著作中,張思勰在農業上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和帶規律性的認識。他總結耕種時說,“時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就是說,種地要不誤農時,要因地種植;在種地時要精耕細作。他提出“初耕欲深,轉地欲淺,”“秋耕欲深,春、夏欲淺”;恢復土地肥力,提出實行輪作法。他說,穀子連種,“則莠多而收薄矣”。連種麻,則“有破葉夭折之患,不任作布也。”他還提出密植和套作法,重視種籽品種和性能。他還特別提倡種植綠肥,以提高地力。他認為,綠豆的肥效最好,小豆、芝麻次之,肥力同蠶糞、熟糞一樣好,能使穀物增產。在那時候張思勰就能認識到綠肥的作用,把用地和養地結合起來,的確是了不起的事情。當時的歐洲還不懂得輪作和套種,不懂得綠肥的作用,直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才開始實行綠肥輪作制。
在播種技術方面,張思勰強調適時播種,並指出了播種量、播種方法及其同播種期的關係。他介紹的播種方法,選種、曬種、浸種、藥物或肥料拌種等種子處理方法,一直沿用到現在。同時,針對北方多乾旱的氣候特點,他對保墒方法還作了探討。這些都說明,《齊民要術》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為耕作學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在生物學方面,張思勰在當時就已經認識到生物和環境的聯繫,懂得遺傳和變異的關係,介紹了創造新品種的經驗。涉及到人工選擇、人工雜交和定向培育等育種原理,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創立者——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一書中寫到:“我看到一部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清楚記載著選擇原理”。他在《動物和植物在家養下的變異》中,又一次提到這部中國古代百科全書。達爾文這裡所說的中國古代百科全書就是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總之,張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的一份珍貴的遺產。它在我國乃至世界農業科學史和生物史上都占有光輝的地位,它不僅對當時農業生產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而且對於他以後的農業科學家,如元末的王禎,明代的徐光啟等都有過深刻的影響。但是由於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賈思勰在思想上仍未擺脫唯心史觀的影響,他在《齊民要術》中,有“吃棗核仁27個,可以避疾病”,“在東邊栽九棵桃樹,可以多生子孫”等迷信內容,是不可取的。儘管如此,賈思勰及其《齊民要術》,在我國和世界農業史、生物學史上的傑出貢獻是永垂青史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