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張小硯
又稱硯台,祖籍安徽桐城人,現居江西彭澤。
據網友介紹,個人能力極強,飛揚跳脫,思維活躍。2008年5.12大地震後首批赴汶川的志願者之一,災後短短半個月時間,完全憑藉自己的力量拉贊助招募志願者,建起了7個帳篷學校,學生多達數千名,精力與能力匪夷所思。她將自己2009年用83元錢走完川藏路的故事寫成遊記在天涯上發布後,迅速憑藉曲折離奇的經歷、幽默風趣的文筆擁有了眾多冬粉,網友稱其為現實版的“黃蓉”。其帖子點擊已經超過1800萬,蔚為壯觀,已經整理成書,書名為《走吧,張小硯》,新書於2010年11月23日面市,面市之後迅速占領各大暢銷書榜單。
熱心冬粉專門為她建起了數十個QQ群,在新浪微博註冊馬托邦和張小硯兩個微群,用實際行動鼓勵行走和實現彼此的理想。她在遊記中提到的朋友們在發帖的過程中有一再相遇,比如紅飛(殘奧會擊劍冠軍許贊紅),騎行西部,一牧,駱駝(即畜生不如),彪悍上演真情故事,真應了那句老話——相逢的人會再相逢。
張小硯直面自己的夢想,隨性直率,2010年成立馬托邦,成為青年人夢想的互動平台,鼓勵年輕人記錄和實現自己的夢想,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社會,馬托邦成立後,吸引了全國大量網友加入,大多數省區已經設立驛站,各地實體驛站也在籌備之中,馬托邦江寧驛已進入試運行階段。關於馬托邦,相關信息如下(摘自張小硯東方文化周刊專訪):
記者(東方文化周刊):你現在對自己的未來有沒有規劃,是什麼樣的規劃?
張小硯:我想做一件事情,這件事情的名字叫做馬托邦,馬托邦鼓勵所有人從每一件小事上改變自己的生活,改變一些資本和等級社會的潛規則,當有人這樣做並且願意記錄下來自己的生活時,我們將叫他微俠客。當他願意鼓起勇氣實現自己的夢想時,我們將叫他夢行者。當他願意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夢想,同時願意幫助別人實現夢想時,我們將叫他馬托邦。這是我現在在做的一件事情,從每個人的微生活開始,到每個人的夢想,到鼓勵彼此的夢想,無數人的夢想會聯接成為一個社會的理想,不必相同,但都在成長。
記者(東方文化周刊):馬托邦聽起來是個很有意思的東西,未來會不會有一個具體的民間組織?會做什麼事?
張小硯:馬托邦是一種生活方式,那些喜歡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未來或許會在一起玩些別的遊戲。至於它會不會是一個具體的民間組織,取決於社會環境中,圍觀者變成行動者的轉變進程。
張小硯經典語句
她寫作語言時而詼諧調皮恣肆犀利,時而悠遠深情典雅睿智,以其豪放灑脫的性格和真誠質樸的人格得千萬冬粉。
經典語言如下:
忘記時光 ,記住愛。
夢裡出現的人,醒來時就該去見他,生活就是那么簡單。
以夢餵馬,馳騁歲月,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
人間有真仙,天上有鳥人。
俺們用嘻哈的藍調精神來過二胡一樣的生活。
比人生若只如初見更美好的境界,是人生若只如初夜。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囧囧。
那就是繁星似海,所有的空曠冷漠,只是星光的背景。
我猜到故事的開頭是悟空,卻猜不到故事的結尾是悟能。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劍客必有一高,三角戀必有一傷。
風景人事在路上,歡喜觸動在心裡。
I don't bird him.
他問:“你是怎么看這個問題?”
我假裝思索一番,大聲說:“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同的人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吧?jb上面長腦袋的人,會偏重情感。而你這種腦袋上長jb的人,自然以jb的立場來考慮問題,人家過的是生活,你過的是性生活嘛。”
大家被我這番話給雷翻了,靜場好幾秒鐘,突然爆笑起來。阿藏笑得喘不過氣,一邊笑,一邊拍我腦袋,說:“你說你一個女孩子,你咋能說出這樣的話呢……誒呀,你咋都不臉紅呢你……我滴個天啊……”
後來,阿藏悄悄告訴我,阿南(即許贊紅)才是真正的牛人,人是兩屆殘奧會擊劍冠軍。
相關新聞
四川新聞網介紹:
她叫張小硯,在成都待了1年後,她本想去汶川看看去年受災的孩子們。誰知這一走,就走出了長達兩個月、近萬公里、只花了83元錢的長途“驢行”。
一條牛仔褲的獨行記
原本3天的短途探訪計畫變成了一場長途流浪。一路上沒錢買褲子,一條牛仔褲穿了近萬公里,最後破得實在沒法穿了,都還在堅持。
快樂奇女子的“西遊記”
“騎著摩托進墨脫,一路摔了幾十跤,魂飛魄散,肝膽俱裂。嘎龍山上還遭劫、彈盡糧絕。”小硯說,“那一路,我只覺得相當痛快。”
“為了把小硯叫回來更新,我要在這裡等到起,不走了!”連日來,成千上萬的網友對著電腦螢幕,等著一個帖子的實時更新。這篇“小硯MM83塊錢走川藏”的帖子自11月21日在天涯論壇上一經發出,就激起千層浪,很快跟帖轉帖無數。短短20多天時間,帖子訪問量逼近260萬次。
到底是什麼讓“西遊記”吸引了網友如此關注?83元錢是否能完成一段長達2個月、近萬公里的川藏驢行?昨日,記者獨家專訪了帖子主人張小硯,她為我們回顧了一個奇特的驢行經歷。 【對話小硯】
華西都市報:“從正經旅遊人落魄成沿途混飯的流浪漢”,是否曾經有過很大的心理落差或者說不適應期?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你走完的?
張小硯:坦白說,我沒信念。就是走路而已,需要信念么?相反,我覺得挺好玩的。感覺不到落差和不適應。已然習慣了行走,一時間停下來也不習慣,於是走啊走就回成都了。
華西都市報:大多數網友誇你是個有膽識的奇女子,但也有網友不相信你的經歷。為什麼想著把這次經歷在網上發出來?你怎樣看待自己的這次“西遊記”?
張小硯:為了分享,這次旅行是件好玩的事情,寫出來娛人也娛己。華西都市報:很多“後來者”們都表示想學你一樣去旅行,你給他們什麼建議呢?
張小硯:有句話說人各有其道,每個人應對處事的方法都不一樣,喜歡的也不一樣。按自己能承受的方式去旅行,喜歡自己所走的路,所做的事情就好,甘苦自當表埋怨。也不一定非得像我那樣去旅行吧,好像號召大家都去流浪一樣,多不靠譜,給沿途增加多少負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