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季鷹吊顧彥先

張季鷹吊顧彥先

《張季鷹吊顧彥先》出自《世說新語·傷逝》第七篇,記述了魏晉名士張季鷹對死者顧彥先的哀悼和慟哭。

原文

顧彥先①平生好琴,及喪,家人常以②琴置靈床上。張季鷹③往哭之,不勝④其慟,遂徑上床,鼓琴作數曲竟,撫琴曰:" 顧彥先頗復賞此不⑤?" 因又大慟,遂不執⑥孝子手而出。

注釋:

①、顧彥先:顧榮。
②、以:把。
③、張季鷹:張翰。
④、勝:能承擔、能承受。這裡是抑制、控制。
⑤、不(fǒu):相當於否。
⑥、執:持、握。

譯文:

顧彥先(顧榮)生前喜歡彈琴,去世後,家人就把琴放在靈床上。張季鷹來弔唁,抑制不住內心的悲痛,於是徑直走向靈床,彈起琴來,彈罷幾首曲子,他撫摩著琴說道:" 顧彥先還能欣賞這些曲子嗎?" 隨即又大哭起來,哭完連孝子的手都不拉就走了。

相關人物:

顧彥先

《晉書》卷六十八《顧榮傳》
顧榮字彥先,吳國吳人也,為南土著姓。祖雍,吳丞相。父穆,宜都太守。榮機神朗悟,弱冠仕吳,為黃門侍郎、太子輔義都尉。吳平,與陸機兄弟同入洛,時人號為“三俊”。例拜為郎中,歷尚書郎、太子中舍人、廷尉正。恆縱酒酣暢,謂友人張翰曰:“惟酒可以忘憂,但無如作病何耳。”
陸機有詩:
為顧彥先贈婦二首

辭家遠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
修身悼憂苦。感念同懷子。
隆思亂心曲。沉歡滯不起。
歡沉難克興。心亂誰為理。
願假歸鴻翼。翻飛浙江汜。

東南有思婦。長嘆充幽闥
借問嘆何為。佳人眇天末。
遊宦久不歸。山川修且闊。
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
離合非有常。譬彼弦與筈。
願保金石志。慰妾長饑渴。

張季鷹

張季鷹本名叫張翰,是西晉著名的文學家,時人稱之為“江東步兵”,和阮籍齊名。《世說新語》上講張翰為人縱任不拘,用現在話說就是夠酷,夠炫,簡直帥呆了那份的。於是就有人勸他:“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邪?”這時候張季鷹回答了一句話:“使我身後有名,不如即時一杯酒!”絕了!李白夠瀟灑的了吧,“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可唐明皇真要起用他了,他還不得“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一溜小跑地趕去給人家當清客,比起張先生還是差了一大截。第三次華山論劍上黃藥師評我的本家伯通老先生說的好:“老頑童啊老頑童,你當真了不起,我黃老邪對‘名’淡薄,一燈大師視‘名’為虛幻,只有你,卻是心中空空蕩蕩,本來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們高出一籌了。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五絕之中,以你居首!”張季鷹才是真正的酒仙啊!
蓴鱸之思
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蓴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
江南多附庸風雅之士,便是家常菜也要搞出許多希奇古怪的名頭來,油炸素豆腐叫做金鑲白玉板,小菠菜叫做紅嘴綠鸚哥,連稀爛賤的黃豆芽也叫成什麼金頭玉如意,所以這蓴菜羹究竟是什麼味道,我可不敢隨意揣度;由於自幼一直長在海邊,對河魚的土腥味實在難以忍受,這鱸魚也就一回也沒嘗過,到底是怎樣的美味,能勾得張季鷹連官都不做了?想來如果不是人間至味,那就是這位張先生長這么大一直沒吃過細糧,得一烤地瓜就美得找不見北了。

古代習俗

"張季鷹吊顧彥先"中"因又大慟,遂不執孝子手而出"考證出古代習俗:弔孝時,最後禮節上要拉著孝子的手說一些安慰的話才離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