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奇夫

張奇夫

坤沙(Khun Sa),中文名張奇夫,原名張啟福或張祈福,1933年2月17日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著名毒梟,亦是緬甸軍閥,前蒙泰軍(MTA)總指揮,因海洛因而聞名世界。 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 1996年1月5日,坤沙向緬甸政府軍投降,隨後前往仰光,開始了被軟禁的晚年生涯,2007年10月26日,在仰光寓所病亡。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坤沙 坤沙

1933年2月17日,坤沙出生於緬甸撣邦萊莫山弄掌大寨,自 稱祖籍雲南大理。他的父親張秉堯是漢族人,母親是撣族人,坤沙有三個名字,中文名字叫“張奇夫”,緬甸名字為“關約”,“坤沙”則是泰國名字。坤沙幼年時失去了母親,後來由一個名叫崑山的親戚(一說祖母、祖父或叔叔)撫養成人 。坤沙從小就按世襲傳統繼承了其父的萊莫部落土司職位,因為撣邦之間盛行部族仇殺,坤沙年幼時一直在外躲避。期間參加了由李彌創立的“反共抗俄軍政大學”,接受了基礎的軍事訓練。

1949年,在中國解放戰爭中被解放軍擊敗的國民黨軍第8軍、第26軍殘部從雲南潰逃到緬甸,進駐金三角地區,這些潰兵種鴉片以解決給養來源。坤沙從泰國潛回金三角,娶了一位首領的女兒,並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

1961年,國民黨殘軍敗退,坤沙開始自己拉隊伍,返回家鄉繼承了土司職位,並開始建立大型武裝。

張奇夫 張奇夫

1962年,緬甸政府發生人事變動,奈溫將軍通過政變上台。政府宣布,聽從政府號令的各地武裝力量將得到政府的承認,他們將作為國家軍事力量的一個組成部分,從此接受招安。被當局任命為“弄亮地區民眾自衛隊”長官,為他的武裝配發武器裝備。坤沙不斷收留敗軍的散兵游勇。

1967年,坤沙販毒集團與羅興漢大戰一場,得勝後他控制了“金三角”70%的毒品生產和大部分販運業務,因此,他曾得意地自稱為“鴉片大王”。

澳洲記者史蒂芬·萊斯(左)1988年4月 澳洲記者史蒂芬·萊斯(左)1988年4月

1969年,緬甸政府通知坤沙去緬北軍區司令部開會,坤沙當即被逮捕,並被判處死刑,但是緬甸政府怕坤沙的軍隊鬧事,一直沒敢處死他。與此同時,緬軍99師與東北軍區、瓦城軍區抽調了1萬餘人兵力,開展了對坤沙武裝的大圍剿。.

1971年,坤沙舊部利用民族情緒號召撣族革命,豎起“撣邦獨立建國”大旗,將部隊改組成“撣邦聯合軍”(簡稱SUA),迅速成長為緬甸一支強大的反政府武裝 。在當地漢族描述中,撣邦從此成為張奇夫、張蘇泉“二張”的獨立王國,其部隊被稱為“張家軍”。總部設在撣邦東北部泰緬邊境的賀猛(Homong)。

1973年4月16日,緬甸“潑水節”期間,坤沙的參謀長、國民黨軍官張蘇泉設計在撣邦首府東枝綁架了兩名蘇聯醫生貝柯密斯基和維諾格達道夫。

1974年9月7日,緬甸政府在保全了面子的前提下,釋放了坤沙。坤沙被釋放後,起初被要求居留在仰光,不準離開。後來,又遷徙到了瓦城。

坤沙 坤沙

1976年2月7日,在精心策劃安排下,一輛美式吉普車,載著經過化裝的坤沙及張蘇泉的特別行動小組駛出了瓦城。坤沙於泰國北部夜豐頌省邊境設立了基地賀猛。他的軍隊一直為爭奪撣邦的控制權而與緬甸政府對抗。坤沙採取了張蘇泉的建議,將人馬拉到當時泰國軍警無法顧及的北部邊境地區。以坤沙在與泰國有關方面達成反共防共的協定後,坤沙部的駐留得到了一定的“合法性”。

1982年,以滿星疊為基地的坤沙毒品集團勢力過於龐大,遭到了泰國政府鎮壓,坤沙軍主力重新進入緬甸撣邦山地,在多依朗村寨建立了自己的新基地。

1989年,金三角毒品貿易達到最高峰時,坤沙控制了整個金三角地區毒品貿易的80%。

1985年3月,坤沙與撣邦一支由莫亨率領的反政府武裝——“禪族革命委員會革命軍”聯合,正式成立了“撣邦軍”。並在撣邦東枝附近的賀蒙寨成立了“撣邦革命政府”,推舉莫亨為主席,坤沙則自任“禪邦軍總司令”,牢牢控制軍隊。撣邦軍下設6個師。

1993年12月,坤沙公開宣布成立撣邦共和國,自任總統,並在泰國清萊府距美斯樂約30公里的“滿星疊”設立大本營 。但內部開始走向瓦解,後被迫卸下“國家主席”和“軍隊總司令”的頭銜。

坤沙 坤沙

1995年,由於撣族長老發動了“純潔撣邦運動”,部隊出現分裂,近6000名撣邦軍士兵脫離坤沙集團,“撣邦共和國”總理也隨之出走。佤聯軍集結1萬餘人部隊,在泰緬邊境擺開決戰架勢,同時政府軍3個作戰師也做好進攻準備。

1996年,緬甸政府向坤沙提出了特赦。

1996年1月5日,坤沙領導的蒙泰武裝開始向政府投降,到18日,共有9749人向政府繳械,共交出輕重武器6004件,其中包括地對空飛彈。當天,他出席在他總部洪孟舉行的受降儀式。此後,坤沙與4個老婆居住在首都仰光由軍隊保護的豪宅,緬甸政府出於安定北部民族矛盾的考慮,拒絕向美國引渡坤沙。

2007年10月26日,坤沙在仰光逝世。暫不知其死因,也有不具名的緬甸官員透露坤沙是於2007年10月28日逝世,死後被火化。

主要事跡

早年經歷

坤沙 坤沙

20世紀50年代初,坤沙一度混跡於流竄撣邦的國民黨殘部中,學會了一些軍事常識和技術。他已是一個部落的酋長,且擁有一支私人武裝。

30多歲時,坤沙看出毒品生意的“遠大前景”,靠自己的出身和經歷,娶了金三角地區一位首領的女兒,並很快成了岳父的左膀右臂,勸說岳父也從事罌粟種植,親自為岳父組建、訓練了一支私人衛隊 。

坤沙看出當時實力最強的還是國民黨軍殘部,就在本部族與國民黨軍的一次衝突中,親手殺死岳父向“國軍”邀功請賞請求聯合,以後他又運用各種手段,漸漸收編了附近所有的小幫派,在緬北建立起了一支統一的武裝和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盤。

快速崛起

坤沙 坤沙

1976年2月,坤沙將部隊改名為“撣邦革命軍”,由於緬甸政府的軍隊追剿,坤沙節節向南敗退,最後退入泰國境內,選定國民黨軍殘部曾經立足過的泰緬邊境為基地,休養生息,重操舊業。這一帶地區,泰國軍隊鞭長莫及,緬甸軍隊忙於鞏固東部地區以對付其他反政府武裝,一時無暇南顧。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成為坤沙毒品業及軍事勢力的全盛時期。

當時的坤沙利用民族情緒號召撣族獨立,在金三角地區設立了“撣邦議會”,建立了有多個部長的“政府”,1994年更公開宣布成立“撣邦共和國”,他自任“總統”,他用販毒得來的錢不斷更新武器裝備,其武器先進程度一直高於緬甸政府軍。

全盛時期

坤沙 坤沙

20世紀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長達400公里的泰緬邊界線,緬甸撣邦東部與泰國清邁、清萊、夜豐頌三府接壤的狹長地帶都成了他的“獨立王國”。坤沙在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選擇了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作為其“王國”的“都城”。

在大約10年的黃金時代里,他身邊有3000名精兵,總部霍蒙駐兵6000人,撣邦從南至北還有約兩萬人的武裝也由他指揮。他本人住在離霍蒙大營約10公里處一所稱為“白宮”的豪宅里。

坤沙治軍威恩並重。他本人像個白面書生,並不凶神惡煞。雖識字不多,卻頗尊重“讀書人”。據稱他對其同伴講義氣,對撣族人重感情,待人隨和,甚至常噓寒問暖以示關懷,頗有些草莽英雄的氣概。

儘管坤沙販毒無數,卻不準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為表率,並規定任何人發現其部下吸毒均可當場處決。

投降緬甸

坤沙 坤沙

在坤沙宣布“獨立”並自任“總統”後,緬甸政府加緊了對坤沙的圍剿。1994年5月上旬,緬甸政府軍7000餘人,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直搗坤沙的老窩。政府軍採取鐵壁合圍、各個擊破的戰術,逐步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一掃歷次圍剿行動中的頹勢,先後攻占了泰緬邊境坤沙集團的各個戰略要地。坤沙集團元氣大傷,被迫且戰且退。

由於坤沙集團內部華人占據高位,坤沙本人也被撣邦人認為嚴重“漢化”。在總部賀蒙,隨處可見漢文化的影響,只要有撣文與英文必有中文,從國小到中學,首先是學漢語,其次是撣文和英文,部隊的口令是中文,戰鬥動員是中文,致使諸多撣人已能熟練地使用中文。坤沙室里的擺設完全是中式陳列,牆上的條幅字畫,以前的對聯古玩,無不透著民族氣息,他們的飲食更完全是道地的雲南菜,撣族的佳肴只是招待客人而已,坤沙與張蘇泉的左右及重要職位均是具有華人血統的人控制。

很多撣族長老發動了“純潔撣邦運動”,1995年,近6000名撣邦軍士兵脫離坤沙集團,“撣邦共和國”總理也隨之出走,一系列內部的打擊紛紛向坤沙襲來。

在這種形勢下,坤沙忽然宣布,他將向政府軍投降。從1996年1月1日下午起,緬甸政府軍陸續進入位於泰緬邊境的金三角坤沙集團的各個據點。1998年,坤沙退隱居於仰光。

家庭

育有兩男三女。子女現皆居於泰國。

人物評價

坤沙 坤沙

接觸過坤沙的人認為,坤沙本人頗具 個人魅力,他長相斯文,很講義氣,並且很隨和,尤其尊重“讀書人”。

但是世界各地的反毒品人員則稱坤沙為“死亡王子”,他們指責說,坤沙及其組織從事販毒、暴力、謀殺、暗殺及賄賂等活動。上世紀80年代,美國曾經估計,美國本土的海洛因有60%是在坤沙控制的地區進行提煉的,美國曾為坤沙懸賞200萬美元。前美國駐泰國大使威廉·布朗稱他為“全世界最可怕的敵人”。

美國政府2002年宣布的全球12大毒梟,他依然位列其中。美國《時代》周刊報導稱,“他手下的舊部約色部、他的第四個兒子率餘部數千人都躲藏在金三角山高林密地區經營著毒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