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元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士誠(1321年8月23日-1367年10月9日 ),原名張九四。元末位於江浙一帶的義軍領袖與地方割據勢力之一。泰州興化白駒場人。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與弟士德、士信率鹽丁起兵,攻下泰州、興化、高郵等地。次年,在高郵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率軍渡江攻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十六年,定都平江(今江蘇蘇州),次年,降元。後繼續擴占土地,割據範圍南到浙江紹興,北到山東濟寧,西到安徽北部,東到海。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攻安豐,殺紅巾軍領袖劉福通,自稱吳王。後屢為朱元璋所敗,疆土日蹙。二十七年秋,平江城破,被俘至金陵(今江蘇南京), 自縊死。

在元朝末年抗元起義領袖中,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之說。因受不了鹽警欺壓,與其弟張士義、張士德、張士信及李伯升等十八人率鹽丁起兵反元,史稱“十八條扁擔起義”,他為首領。襲據高郵,在高郵自稱誠王,建國號大周,建元天祐。

張士誠是滅元的蓋世功臣,而後期,張士誠的弟弟兵敗被朱元璋俘虜,張士誠在朱元璋、已經投降元朝的方國珍和元軍三方夾擊之下偽降元朝,攻打江南元朝地主武裝,不久再度公開反元,最後亡於朱元璋政權。之後被押解至明朝都城應天府(今南京)時,自縊而死,時年47歲。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七月三十日,張士誠出生於泰州興化白駒場(今鹽城大豐)的一個窮苦的“亭民”之家。隨後,他的三個弟弟張士義、張士德和張士信也相繼降生。 兄弟四人都以撐船運鹽為生。

張士誠出生地遺址高清大圖 張士誠出生地遺址高清大圖

元朝末年,朝政腐敗,財政收入入不敷出。統治者為了填補不斷擴大的政府開銷和軍費支出,大量增發鹽引,不斷提高鹽價,鹽業成為國家財政的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雖然鹽價不斷提高,但東南沿海的鹽民依然生活無著。泰州地處東南沿海,每到盛夏,都會遭遇颱風侵襲,海潮倒灌。海水退去,原本千傾良田都變成鹽鹼地,當地農民苦不堪言。

為了養家餬口,張士誠從十歲開始就跟鄉親們一起,在白駒場的官鹽船上“操舟運鹽”,依靠賣苦力賺來的微薄收入補貼家用。少年時的張士誠“少有膂力,負氣任俠”,不僅身體健壯,而且為人仗義疏財,雖然自己家裡經常窮得揭不開鍋,可是每當鄉親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他總是慷慨解囊,有求必應。漸漸地,張士誠在當地鹽民中樹立起很高的威信。

起義反元

張士誠起義地-大豐市草堰鎮北極殿 張士誠起義地-大豐市草堰鎮北極殿

由於給官家運鹽收入微薄,張士誠和幾個膽大的同鄉一起做起了 販賣私鹽的營生。他們在給官府運鹽的同時,隨身夾帶一部分食鹽,賣給當地的富戶。白駒場的富戶們常常以舉報官府相要挾,不僅不給張士誠鹽錢,而且對他非打即罵。由於身份低微,而且販私鹽是違法行為,張士誠等人只得忍氣吞聲。 白駒場當地有一個鹽警名叫丘義,負責監督鹽民出工、緝拿私鹽販子。這個邱義不但常常剋扣白駒場鹽民的勞動所得,而且鹽民們每月還要向他上貢,一有疏漏,就對鹽民非打即罵。張士誠和鹽民們懾於他的淫威,只能暗氣暗憋。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正月,張士誠秘密聯絡了弟弟三人及壯士李伯升等十七名膽大的鹽 民,積極籌備武裝暴動。事關重大,為了防止秘密泄露,張士誠他們把起義的地點選在了白駒場附近的草堰場。一天夜裡,十八名熱血鹽民在草堰場的北極殿中歃血為盟,抄起挑鹽用的扁擔,在寒風中悄悄摸進鹽警邱義的家中,把這個平日裡為害鄉鄰的惡霸亂棍打死。 隨後,十八個人又衝進當地富戶家中,打開倉庫,把糧食和錢財分發給當地的老百姓,接著一把火把房屋燒了個乾淨。

建立政權

張士誠 張士誠

當時,在鹽場幹活的鹽丁們正嫌工作太苦太累,於是共同推舉張 士誠為首,攻下了泰州。高郵府的知府李齊招降了他們,但是他們不久又叛逃出去,殺掉了行省參政趙璉,同時攻取了興化,在德勝湖(江蘇興化附近)集結,有一萬多人。元朝廷派人拿著“萬戶”的委任狀去招降他們,張士誠嫌官太小,不接受。他用欺騙手段殺死了李齊,偷襲占據了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年號“天佑”。這一年是元順帝至正十三年(1353年)。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1354年),張士誠樹大招風,大元朝的丞相脫脫率百萬大軍來攻,把高郵團團圍住,當時的張士誠,叫天不靈,呼地不應,悔得腸子都青,連扇自己嘴巴怪自己招搖惹事。最慘的是,他想投降都不行,脫脫鐵定了心攻下高郵後要盡屠當地兵民,以在江南樹威示警。人算不如天算,脫脫遭朝中奸臣算計,元順帝一紙詔書把他就地解職押往吐蕃,半路毒酒賜死。至於那“百萬大軍”,一時星散,群龍無首,張士誠乘機擊潰了元軍。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淮東發生饑荒,張士誠便派其弟張士德從通州(南通)渡江進入常熟。

張士誠像 張士誠像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1356年),張士誠攻陷平江(今江蘇蘇州市),接著又攻 陷湖州、松江及常州等路(均屬江蘇)。他把平江(蘇州)改為隆平府,張士誠從高郵遷都到這裡。就以承天寺為辦公場所,盤腿坐在大殿中,在樑上射三箭作為標識。這一年,朱元璋也攻下集慶(今江蘇南京),派遣楊憲向張士誠傳達友好的意思。在給張士誠的信中,朱元璋寫道:“過去(東漢初年),隗囂(yín)(今甘肅天水)稱雄,現在足下也在姑蘇(蘇州)稱王,事勢相等,我十分為足下高興。與鄰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轄境,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我心裡十分仰慕。希望今後我們能夠互通信使,不要被讒言所迷惑,致使產生邊界糾紛。”張士誠收到朱元璋的信,扣住楊憲,也不回信。後來竟然派遣水軍進攻鎮江,結果被徐達在龍潭擊敗。朱元璋隨即派徐達和湯和攻常州。張士誠派兵來援救,大敗,損失了姓張和姓湯的兩員戰將,這才寫信求和,請求每年送給明軍糧食二十萬石,黃金五百兩,白金三百斤。朱元璋回信,限令他放回楊憲,每年只要送五十萬石糧食就行了。張士誠又不搭理了。

早先張士誠攻下平江(蘇州),隨即就派兵攻嘉興(今屬浙江)。結果當地駐軍元朝的守將、苗族大帥楊完者多次打敗張士誠的軍隊。於是他派張士德繞道攻破杭州。楊完者回兵救援,張士德又吃了敗仗,逃了回來。次年,朱元璋派耿炳文攻取長興(屬浙江),徐達攻取常州,吳良等攻取江陰(均屬浙江),張士誠的軍隊西面、南面都被堵住,勢力逐漸衰落。不久,徐達率兵攻下宜興,然後進攻常熟。張士德迎戰失敗,被前鋒趙德勝活捉。張士德,小名叫九六,善於打仗,有謀略,能得將士的喜歡,浙西地區都是他打下來的。張士德被捉住後,張士誠非常鬱悶。朱元璋想留在張士德來招降張士誠。張士德派人偷偷地給張士誠送信,叫他投降元朝。於是張士誠就決定請求向元軍投降。江浙行省右丞相達識帖睦邇將此事報告給朝廷,元朝廷封張士誠為太尉,他手下的文武官員都按級別封了官。張士德押送到金陵(南京)以後,拒絕進食,最後餓死。

張士誠雖然不再稱王,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樣擁有武裝和土地。達識帖睦邇在杭州與楊完者有矛盾,私下裡召來了張士誠的軍隊。張士誠派史文炳偷襲殺掉楊完者,占據了杭州。元順帝派人向張士誠要糧,賜給他龍衣和御酒。張士誠從海上往大都送糧十一萬石,每年都送這么多。這樣,張士誠更加驕橫,讓他的部下歌功頌德,要求元朝廷封他為王,元朝廷沒有答應。

盛極而衰

張士誠 張士誠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張士誠又自立為吳王,尊他的 母親曹氏為王太妃,按照王的身份地位設定屬官,在城裡另外建造了府第。他讓弟弟張士信為浙江行省左丞相,把勾吉他襲擊楊完者的達識帖睦邇囚禁在嘉興。元朝廷再來要糧食就不給了。他手下有個參軍叫俞思齊,字中孚,泰州人,勸諫張士誠說:“過去我們是‘賊’的身份,當然可以不給大都送糧,現在是元朝的臣子,怎么可以不進貢糧食呢?”張士誠大怒,去推桌案,結果撲倒在地。俞思齊看勸不動他,就裝病逃走了。

那時,張士誠占據的地盤,南到紹興,北超過徐州,到達濟寧的金溝,西邊占據汝寧府(河南汝南縣)、潁州(安徽阜陽)、濠州(安徽鳳陽東北)、泗州(江蘇盱眙),東邊直到大海,縱橫兩千餘里,帶甲的將士數十萬。以弟弟張士信和女婿潘元紹為心腹,以左丞徐義、李伯升、呂珍為爪牙,以參軍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等人為智囊團,以元朝的學士陳基、右丞饒介掌管秘書工作。他還喜歡招攬賓客,所贈送的車馬、居室、家具之類很多。那些僑居在杭州和當地貧窮無依靠的人都爭著來投靠他。

張士誠 張士誠

占據吳地(今江蘇南部地區)以後,這一帶很多年都沒有戰事了,因此人口多,經濟也很繁盛,張士誠就逐漸變得奢侈、驕縱起來,不想過問政務。他的弟弟張士信、女婿潘元紹更是貪婪斂財,金玉珍寶和古代的書法名畫,都是堆滿了屋子,天天唱歌跳舞使自己高興。他手下的將帥們也拖拖拉拉不肯服從命令,每當有戰鬥,都在那兒裝病,索要大量的田宅、封賞高官,然後才肯出兵打仗。剛到軍中,就拉來大量的丫環、小妾、樂器,在前線吹拉彈唱,或者就招攬那些能說會道的游談之士,賭博、踢球,都不把軍務放在心上,到打了敗仗、失去了地盤,張士誠也一概不去過問。過後不久,還是讓他們領兵打仗。

敗於朱元璋

朱元璋的地盤就在張士誠的旁邊。張士誠多次派兵進攻常州、江陰、建德、長興、諸全,都沒有取勝,只好退回;而朱元璋派邵榮攻湖州,胡大海攻紹興,常遇春攻杭州,也沒能攻下。廖永安被張士誠俘虜,謝再興叛變投降張士誠,正趕上朱元璋與陳友諒相持不下,也沒有能力管張士誠的事。陳友諒也派人約張士誠夾攻朱元璋,但是張士誠想當個旁觀者,表面上答應了陳友諒,最後還是沒有行動。等到朱元璋攻下武昌,消滅了陳友諒,率領軍隊回到南京,就命令徐達等人謀劃攻取淮東地區,先後打下泰州、通州(江蘇南通),包圍了高郵。張士誠派水軍從長江逆流而上,救援高郵。朱元璋親自率領軍隊擊退了張士誠的水軍。徐達等人於是拿下高郵,奪取淮安,淮北一帶都落入明軍的手中。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達為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率二十萬精兵,集中主力消滅張士誠。朱元璋多計,命二將不要先攻蘇州,反而直擊湖州,“使其疲於奔命,羽翼既疲,然後移兵姑蘇,取之必矣!”有如此偉大戰略家,不勝也難。二將依計,徐達等率諸將發龍江,別遣李文忠趨杭州,華雲龍赴嘉興,以牽制張士誠兵力。諸將苦戰。在湖州周圍,東吳兵大敗,大將呂珍及外號“五太子”的張士誠養子等驍勇大將皆兵敗投降,其屬下六萬精兵皆降。湖州城中的張士誠“司空”李伯升本想自殺“殉國”,為左右抱持不死,不得已也投降。

到了年底,在朱亮祖大軍逼迫下,杭州守將謝五(叛將謝再興之弟)也被迫開城門投降。如此,東吳左右膀臂皆失,平江(蘇州)成為孤城,面臨南西北三面被圍之勢。

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他,信中寫道“:古之豪傑,都以敬畏上天、順從民意為賢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為明智,漢代竇融、宋代錢俶就是如此。你應當三思,不要自取滅亡,為天下人恥笑。”張士誠不予回信,屢次突圍決戰,都被打敗。李伯升知道張士誠已很睏乏,便派與自己交好的食客越過城牆,前去勸說張士誠:“當初你所依賴的湖州、嘉興、杭州,現在都已失去了。你獨守此城,恐怕事變將會在城中發生,到那時你雖想死,卻不能死。還不如順從天命,派使者去金陵,說你之所以歸順是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後打開城門,幅巾待命,應當不會失去萬戶侯之職。況且你的地盤,就好像你在玩一種賭輸贏的遊戲,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對你又有什麼損害呢?”張士誠仰視良久之後說道“:我會考慮這件事的。”於是謝客,卻仍不投降。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七月,張士誠見城中糧余漸盡,他又是厚道好人,乾不出殺人為食的惡事,便率綽號“十條龍”的上萬親軍冒險突圍。出城後,望見城左西吳兵隊陣嚴整,心虛不敢犯,便轉至舟門,向常遇春營壘殺來。這下可是遇到了煞星,常遇春有勇有謀,百戰良將,揮兵直前,與東吳兵激烈廝殺。同時,他又指揮善舞雙刀的猛將王弼從另路繞出,夾擊東吳兵,把張士誠萬餘扈衛精兵皆擠逼於沙盆潭中,殺掉十分之三,溺死十分之七,張士誠本人馬驚墮水,幾乎被淹死。親兵冒死把他救起,以肩輿扛上,復逃回城中。

過了十來天,緩過勁來,張士誠咬咬牙,又親自率兵從胥門突出。出於玩命心理,張士誠軍勇銳不可當,打得正面攔擊的常遇春部招架不住。如此天致良機,本來能突圍,站在城頭上的張士誠弟弟張士信不知是壞了哪根神經,大呼:“軍士打累了,可以歇兵”,馬上鳴金收兵。

張士誠等人愣怔之餘,常遇春復振,掉頭進擊,把東吳兵打得大敗,“自是(張)士誠不敢復出”。

形勢危急如此,張士信這個倒霉蛋絲毫不知愁,總是沒事人一樣大城樓子上張盛宴,遍擺銀椅,與親信左右飲美酒,食佳肴。風度是大將的,計策是無腦的。僕從向他進獻一個大水蜜桃,張士信欣賞久之,剛張嘴要吃,忽然城下發巨炮,恰恰打中張士信,這位爺腦袋被擊爛,與桃汁一起四濺飛迸。

兵敗弟死,張士誠仍舊很頑強,指揮城中兵民抵抗,殺傷不少西吳兵馬。九月間,徐達展開總攻,百道攻城,東吳軍終於不支,城陷。

張士誠在府邸中聞城潰,對其妻劉氏說:“我兵敗且死,你怎么辦?”劉氏良德婦人,冷靜答道:“君勿憂,妾必不負君。”言畢,她懷抱兩個幼子,在齊雲樓下積柴薪,與張士誠諸妾登樓,自縊前令人縱火焚樓。

時值日暮。大英雄張士誠真是日暮途窮,獨自呆坐室中良久,望著齊雲樓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後,他投帶上樑,上吊自殺。張士誠舊將趙世雄忙上前解救下來 ,號哭勸道:“九四英雄,還怕不保一命嗎!”徐達多次派張士誠的舊將李伯升、潘元紹等勸降,張士誠閉目不答 ,便請張士誠上船,由水路送往應天府。其間,張士誠一直堅臥舟中絕食。被押送應天府後當夜,趁人不備,張士誠上吊自殺,終年四十七歲。 昔日擁強兵占勝利時,張士誠內懷懦弱,坐失良機;當其被俘為虜時,辭無撓屈,絕粒自經,也不失為一大丈夫。

為政舉措

政治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三月,張士誠率領主力軍進駐平江,把平江改名為隆平府。接著,張士誠定都隆平府,把承天寺改建成王宮,並設立了省、院、六部等行政機構,任命李行素為丞相,張士德為平章,蔣輝為右丞,潘元明為左丞,史文炳為樞密院同知,周仁為隆平太守。至此,代表廣大下層鹽民利益的大周政權初具規模。 鹽民出身的張士誠,十分了解下層百姓生活的艱辛,因此,在他執政的前期,勵精圖治,致力於革除元朝的弊政。 元朝末年,土地兼併現象嚴重。江南地區的農民除了要向官府繳納各樣賦稅之外,每年還要向田主繳納額外的附加糧和絲綢,甚至要代替田主服徭役。在蒙漢地主的層層盤剝之下,下層百姓貧者愈貧,生活窘迫。

在大周政權初創之時,張士誠就下令廢除元朝施加在農民和鹽民頭上的苛捐雜稅。為了促進農業發展,至正十四年(1354年)三月,張士誠頒布《州縣務農桑令》,詔令上說:“元氏之亂多在民窮,夫獨其君之不仁哉!良以有司,不宣德意,妄立科條,志在肥家,不恤民隱。百姓求生無路,引義不能,遂至崩解。余起兵之意,誠欲出生民於塗炭。予所在,以安全食為民之天,農桑為民事之本,有土有財只在利導,既富且教尤要提撕。令下之日,務曲體余衷,相機度宜,俾處處有生養之具,毋徒以文具相塗飾也。用命慎擇長吏,嗣後以民生登耗為殿最。”

經濟

張士誠記功碑 張士誠記功碑

張士誠派軍隊與當地農民一起,開墾隆平府城外的南園和 北園兩片荒地,全部種植糧食作物,並減免當地農民一年的賦稅;大周政權取消了農民拖欠元政府的所有賦稅,並把當年四成賦稅返還給農民,把地主和富戶的糧食衣物賜給貧民和老年人;在郡和縣兩級行政區分別設立勸農使和勸農慰,帶領當地百姓興修水利,發展農桑;在隆平府,張士誠命人把承天寺的銅佛融化,鑄造“天佑通寶”,取代元順帝發行的至正鈔在江浙地區流通,有效地穩定了江浙地區的物價和市場。張士誠的一系列鼓勵農桑的措施使江浙地區的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各地流民紛紛返鄉,重建家園。

文化教育

為了發展教育,整飭民風,張士誠頒布了《州縣興學校令》,張士誠人為“風化之本系人倫,賢才之興關學校。今者豪傑並起,相與背叛,良由父子、夫婦、兄弟之道失序,故君臣之義不明,廉恥道喪,王綱解紐,實在於斯。凡屬州縣,聿稽前典,務選明博好禮之士,朝夕諷誦以修明倫序,以興起賢能。”定都隆平府後,張士誠在統治區內繼續推行經濟和文教改革。

張士誠在隆平府設立學士員,開辦弘文館,招納“將吏子弟、民間俊秀”,入學者的日常飲食和津貼都由大周政權提供;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二十五年(1365年),張士誠在江浙地區先後兩次舉行鄉試,遴選了一批優秀的讀書人入仕;設立禮賢館,廣徠四方文士,江浙一帶的知識分子紛紛前來投靠,施耐庵、羅貫中、陳基、陳維先等元末名士都曾在張士誠帳下任職,為其出謀劃策。

野史傳說

•酒釀餅

清明前後開始上市的“酒釀餅”就是來自於張士誠。據說,當年張士誠身負命案受官府通緝,只得帶著老母逃到蘇州。身上錢糧用盡後,張士誠的母親又餓又累,奄奄一息。幸虧一位老人將家中僅剩的酒糟做成餅,救回張母一命。

張士誠感念這份恩情,他在蘇州稱王后,就下令每到寒食節(清明),各家都要吃這種酒糟餅,民間又稱“救娘餅”。待張士誠死後,老百姓懾於朱元璋的威壓,不敢再提“救娘餅”,遂改稱“酒釀餅”。

•講張

吳語“講張”一詞,始於明初:朱元璋消滅張士誠建立了大明王朝後,蘇州百姓仍思念並談論著張士誠的恩澤。

明代太倉人陸容的《菽園雜記》記載:“高皇(朱元璋)嘗微行至三山街,見老嫗門有坐榻,假坐移時,問嫗為何許人?嫗以蘇人對。又問:‘張士誠在蘇何如? ’嫗云:‘大明皇帝起手時,張王自知非真命天子,全城歸附。蘇人不受兵戈之苦,至今感德。 ’”

人物評價

總評

他領導的起義軍縱橫江浙一帶,建立了革命政權,控制了中國東南最富庶的地區,切斷了元朝漕糧和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從經濟上沉重的打擊了元朝統治者。

毫無疑問,早期的張士誠是對元作戰的蓋世功臣。當第一階段反元大起義進入低潮的時候。百萬元軍已經打破了紅巾軍長江防線恢復了南北元軍的聯繫。作為非紅軍系統的張軍的頑強抵抗導致脫脫率領的百萬元軍主力崩潰。從此開始了各路反元義軍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羅貫中都曾效力張士誠。紅巾軍起義同時又有張士誠,他所領導的反元鬥爭,牽制了元朝的軍力,壯大了紅巾軍的聲勢。

歷史評價

明史:士誠為人,外遲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實無遠圖。

俞國鑒:十廟鐘山黯夕陽,一龕猶自祀張王。

楊維禎:兵不嗜殺,一也;聞善言則拜,二也;儉於自奉,三也;厚給利祿而奸貪必誅,四也。

葛軍力:張士誠見利忘義、朝秦暮楚。

家族成員

母親

•曹氏

兄弟

•張士義

•張士德

•張士信

妻妾

•劉氏

後世紀念

墓地

張士誠死後葬於金陵,但民間傳說謂有吳民尋得張王骨歸葬於蘇州。民國十八年(1929年),韓國鈞委託蘇州王鴻翱尋找王墓,後竟在蘇州斜塘不遠處金姬湖畔尋得。墓廣20畝,無碑碣,其右有祀城隍神,當地人云,神即張王九四。韓國鈞為立“張吳王墓”碣,並囑費樹蔚君撰《張吳王墓碑》碑文,刻石立於墓前。《吳王張士誠載紀》附錄中收錄歷代詩人題詠百餘首,足見民間對張士誠的懷念。茲選錄俞國鑒《謁張王廟》一首於下:

張士誠之父衣冠冢處高清組圖 張士誠之父衣冠冢處高清組圖

十廟鐘山黯夕陽,一龕猶自祀張王,吳中花草憐焦土,海上風雲憶故鄉;

霸略已銷黃蔡葉,鹽徒曾起白駒場,行人掬取春泉奠,疑帶當年御酒香。

張士誠墓位於斜塘鎮盛墩村,1960年被列為吳縣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因行政區劃調整,改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面積三畝有餘,墓冢封土高出農田1米。墓前原有民國時期吳中保墓會所立張吳王墓碑,墓西原有張王廟,現均已不存。

紀念館

張士誠[元末農民起義領袖] 張士誠[元末農民起義領袖]

作為玉皇宮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德殿道觀的第二主殿,殿 內主祀吳王張士誠。

張士誠紀念館的設計依循傳統的紀念館規劃理念,採用異型幕浮雕成像技術,沿牆布置陳列人像故事資料,並設陳列櫃,陳列張士誠生平介紹、相關遺物、史料記載文獻資料、詩詞歌賦等,參展者可以與之拍照留念。

習俗

•燒久思香

蘇州市中心觀前街南不遠處,有一條叫王府基的小巷,本地人稱作“皇廢基”,這裡曾是張士誠王宮所在地。蘇州至今保留著一個奇怪的風俗,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晚,古城的大街小巷裡就會有星星點點的香燭插在地上,俗稱“燒久思香”,據說那天是地藏王生日,張士誠起兵時自稱是地藏王轉世,而“久思”正是其小名“九四”的諧音,這香便是蘇州百姓燒給他的,明祭“藏王”,暗祭“張王”。是為報答張士誠的功德而設,此俗從明初延續。張士誠,踞蘇十餘年,保境安民,輕徭薄賦,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燒“久思香”,是吳地人民對張士誠的懷念。據說,朱元璋曾因此生疑,命地方官查詢,民間謂之為祭祀“地藏王菩薩”。蘇州人,懷念張士誠的仁德,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為張士誠燒香,託名為“地藏菩薩”燒香,實際上是燒“久思香”(九四香)。

•掛天燈

當年張士誠從常州敗退,沿途百姓怕“子弟兵”迷路,便在路邊樹立起一根根木棒,掛上燈籠,形似現在的路燈,取名“天燈”。後來。“掛天燈”作為一種節慶習俗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葉,可見影響之久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