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碩

張國碩

張國碩,男,漢族,1963年生,河南平頂山(原葉縣)人。兼任中國殷商文化學會副會長、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先秦史學會理事、中國古都學會理事、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常務理事、中華之源與嵩山文明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獲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省科技創新人才、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鄭州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先後主持或參加河南舞陽賈湖、杞縣鹿台崗、鄭州小雙橋、孟津妯娌、輝縣孫村、民權牛牧崗等十幾處遺址的考古實習與發掘工作。其中舞陽賈湖遺址發掘有重大發現,曾被鄭州大學給予重獎。杞縣鹿台崗遺址發掘被評為1990年全國重大考古發現。鄭州小雙橋、孟津妯娌遺址分別被評為1995年、1996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搞好考古發掘實習”項目,獲1989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81~1985年在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1990、2000年分獲鄭州大學歷史學碩士、博士學位。2004~2005年日本九州大學考古學研究室訪問學者。1985年被分配到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工作至今,曾任考古系副主任、主任等職。1994年被國家文物局批准為考古領隊。現為河南省特聘教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授委員會副主任、三代文明研究所所長,九三學社鄭州大學委員會副主委。

主講課程

張國碩 張國碩

從1985年至今,專門從事夏商周考古與先秦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夏商周考古”、“夏商考古研究”、“先秦城市研究”、“三代文明研究”等本科、研究生課程。

主要貢獻

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承擔“先秦時期人口流動、民族遷徙與民族認同研究”、“中原先秦城市防禦文化研究”、“中國早期都邑的形成與都邑形態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6項,其中主持4項,主持重點項目1項。

在夏商都城制度、夏商周三族源流、中國早期城市、夏商文化、岳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創立“夏商時代主輔都制”理論,對解決夏商都城“屢遷”之謎有重大裨益。1993年提出、1996年初發表的鄭州商城與偃師商城“並為亳都”的觀點,與2000年“夏商周斷代工程” 結項成果一致。21世紀來提出的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多支多源說”與“豫陝晉相鄰地區主線說”、夏商周三族源自豫陝晉相鄰地區、夏代早期政治中心位在潁河上游地區、二里頭遺址為太康至桀期間的夏都斟尋、安陽殷都經歷了盤庚之殷(洹北商城)到武丁之殷(小屯殷墟)的變遷等觀點,受到學術界的較大關注和好評。

出版《夏商周三族源流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夏商時代都城制度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文明起源與夏商周文明研究》(線裝書局2006年版)、《鄭州商都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先秦人口流動民族遷徙與民族認同研究》(大象出版社2011年版)、《輝縣孫村遺址》(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民權牛牧崗與豫東考古》(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中原先秦城市防禦文化研究》(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先秦歷史與考古研究》(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等著作13部。

在《考古》、《文物》、《中國史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檔案學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考古與文物》以及其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主要有:《試論華夏集團與東夷集團的文化交流及融合》(《中國史研究》1993年3期)、《河南杞縣鹿台崗遺址發掘簡報》(《考古》1994年8期)、《甲骨文在商代非檔案說》(《檔案學研究》1999年2期)、《夏紀年與夏文化遺存芻議》(《中國文物報》2001年6月20日)、《論夏末早商的商夷聯盟》(《鄭州大學學報》2002年2期)、《盤庚自何地遷殷探索》(《中原文物》2003年4期)、《論夏商時代的主輔都制》(《慶祝鄒衡先生七十五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2003年)、《論殷都的變遷》(《2004年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論二里頭遺址的性質》(《二里頭遺址與二里頭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6年)、《陶寺文化性質與族屬探索》(《考古》2010年6期)、《河南民權縣牛牧崗遺址發掘簡報》(《考古》2012年2期)、《夏代晚期韋、顧、昆吾等方國地望研究》(《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5年2期)、《試析洹北商城之城郭布局》(《考古與文物》2015年4期)等 。

獲獎記錄

科研成果獲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共5項,省社科聯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