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學術成果
學術著作
1、新中國史學五十年,學苑出版社,2003年8月初版,2006年再版;2005年獲保定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2、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合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4、速讀《二十四史》(合編),藍天出版社,2004年2月版;
5、學生古代文化知識詞典(合著),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05年9月版;
6、《地方志人物傳記資料叢書》(華北卷)(合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學術論文
1、馬克思主義史學遺產的價值論說,《學術研究》2009年第1期;
2、童書業史學研究的新境界,《史學史研究》2008年第2期;
3、《新時期歷史認識論的成就》,《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學刊》2007年卷,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8月版;
4、《新時期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成就》,《河北學刊》2007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7年第5期;
5、中國社會史論戰的總結——何乾之的《中國社會史問題論戰》,馬寶珠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名著提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6、重要的史學理論著作——華崗的《中國歷史的翻案》,馬寶珠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名著提要》,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4月版;
7、堅持唯物史觀的理論指導,推進中國歷史學的健康發展,河北省社科聯編《河北省首屆社科論壇論文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論童書業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理論探討》,《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歷史學》2006年第12期;
9、《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命運簡論》,《廊坊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
10、郭沫若的古史分期方法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郭沫若學刊》2003年第1期;中國郭沫若研究會《郭沫若與二十世紀的中國學術》全文收錄,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郭沫若的古史分期學說及其引起的學術爭辯 ,《郭沫若學刊》2003年第3期
12、試論古史分期問題研究的價值 ,《延安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13、理論創新的思考——龔書鐸教授訪談錄 (合作),《吉林師大學報》2003年第1期
14、社會經濟形態與古史分期問題——李根蟠先生訪談錄(合作),《史學理論研究》2002年第4期;
15、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羅爾綱史學研究的影響 ,《學海》2002年第4期,瞿林東總主編《歷史的嬗變——中國近現代史學研究》全文收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16、范文瀾關於歷史研究的方法的論述及其啟示,《史學月刊》2002年第5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02年第9期;
17、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師風采的再現——評介《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第5期
18、略論白壽彝對《史記》的研究 ,《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19、羅爾綱的歷史編撰成就,《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2期
20、范文瀾對馬列主義理論的運用,《淮陰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歷史學》2001年第4期
21、《墨子》經注及其文化意義概說,《固原師專學報》2002年第4期
22、墨學中衰原因探析,《延安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3、范文瀾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價值——兼論新時期太平天國史的研究,《浙江學刊》2001年第6期
承擔課題
1、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陳其泰教授主持,主研人之一)教育部重大課題,立項時間:2001年3月,已結項。
2、 唯物史觀與20世紀中國史學(陳其泰教授主持,主研人)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立項時間:2001年5月,已結項。
3、 唯物史觀與中國歷史學(瞿林東教授主持,主研人,待結項)國家社科重點課題,立項時間:2004年5月
4、 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歷史學研究(周一平教授主持,主研人之一)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立項時間:2005年12月
5、 新中國史學發展路徑研究(主持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時間:2006年5月
參加的主要學術會議
1、2002年10月,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中心舉辦的“新中國史學的成就與未來”學術研討會,提交“新中國建立後‘十七年’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評價問題”論文;
2、2002年11月,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郭沫若與20世紀的中國學術國際論壇”,提交“郭沫若的古史分期方法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論文,並做大會發言;
3、2003年10月,參加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理論中心在北京舉辦的“20世紀中國史學與中外史學的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命運簡論”論文;
4、2004年11月,參加北師大史學理論中心與溫州大學在溫州聯合舉辦的“史學文化與史學遺產”學術研討會,提交了“承繼這份珍貴的史學遺產”的論文;
5、2006年8月,參加北師大史學理論中心與揚州大學在揚州舉辦的“走向世界的中國歷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童書業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論文,主持小組討論;
6、2006年10月,在河北農業大學主持召開了“新中國史學發展路徑研究”學術討論會,邀請龐卓恆、陳其泰、李根蟠、沈長雲等著名學者,以及課題組的鄒兆辰、李金錚、賈俊民、王榮花幾位教授等參加研討;
7、2007年7月,參加中國武則天研究會在洛陽召開的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交了“武則天時代與劉知幾的《史通》略論”論文;
8、2007年11月,參加中國史學理論學會在廈門召開的第十四屆年會,提交了“中國史學家關於馬克思主義與歷史研究關係的認識”論文;
9、2008年9月,參加北師大史學理論中心與大連大學合辦的“史學文化與史學批評”學術討論會,提交了“新中國十七年歷史人物的評價”論文;
10、2008年11月,參加中國郭沫若研究會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向大會提交了“略論郭沫若的歷史劇《武則天》”論文,主持小組討論,當選為研究會理事。